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0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包括水槽,开口向上,水槽的顶部具备能够过滤镁屑的第一过滤板;箱体,设在水槽下方,水槽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具备空隙,箱体内设有第二过滤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水槽的竖向投影在第一过滤区内,水槽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区的水平断面面积;水泵,设置在第二过滤区上方并与第二过滤区连通,水泵的进水端具备伸入第二过滤区内呈桶形的第三过滤板。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混有镁屑的切削液进行三级过滤,各过滤板布置形式不同,在保证过滤流量的同时减少过滤板的堵塞现象,便于切削液的高效回收。

A cutting fluid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镁合金加工行业,切削液过滤一般采用机床自带过滤系统或配备切削传送机。由于镁合金的材料特点,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切削不会像其他材质形成条状带状削,而是形成约2mm以下的颗粒,这种颗粒机床自带的过滤系统往往会被堵塞,而堵塞的过滤网必须用酸液进行清洗,腐蚀掉镁削。而切削传送机也无法将小于2mm的切削碎屑传送出来,同时镁屑极易卡在设备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对混有镁屑的切削液进行三级过滤,各过滤板布置形式不同,在保证过滤流量的同时减少过滤板的堵塞现象,便于切削液的高效回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包括:水槽,开口向上,水槽的顶部具备能够过滤镁屑的第一过滤板;箱体,设在水槽下方,水槽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具备空隙,箱体内设有第二过滤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水槽的竖向投影在第一过滤区内,水槽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区的水平断面面积;水泵,设置在第二过滤区上方并与第二过滤区连通,水泵的进水端具备伸入第二过滤区内呈桶形的第三过滤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使用后的切削液多级过滤,将镁屑过滤出来,同时分级的过滤网对过滤流量的影响小,容易清洗。使用过的切削液伴随着镁屑冲入水槽内,切削液经过水槽中的第一过滤板进入到第一过滤区,流入后再通过第二过滤板进行二次过滤,在被第一过滤板过滤后切削液中可能还会有少量镁屑,通过第二过滤板进一步减少切削液中镁屑含量。接着切削液流入第二过滤区,再通过水泵进水端的第三过滤板过进行第三次过滤,以确保切削中不再含有镁屑,三级过滤,镁屑清除效果好,方便切削液的回收利用,第一过滤板通过重力竖向向下过滤,第二过滤板通过切削液的自由运动水平过滤,第三过滤板竖向向上过滤,桶形的第三过滤板尺寸小,向上的抽液模式也不容易让第三过滤板上堵塞镁屑,杜绝镁屑进入水泵,最后水泵输出洁净的切削液,各过滤板的摆布方式也不一样,优化了过滤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水槽的水平断面轮廓为矩形,箱体外轮廓呈长方体,第一过滤区在水槽的正下方构成下储液区,第一过滤区除下储液区外的区域为侧储液区,水槽的一角与箱体的一角固定,剩下的箱体构成了未被水槽覆盖的L形区域,L形区域为垂直连接的第二过滤区、侧储液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槽、第二过滤区、侧储液区布局合理,方便检视。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侧储液区、第二过滤区上均铰接有可开合的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具备把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打开盖板方便检视,闭合的盖板防止外界污染过滤中的切削液。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水泵固定在第二过滤区的盖板上,第三过滤板位于第二过滤区的盖板下方,第三过滤板具备位于侧面的环形过滤板和位于底部的圆形过滤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泵是悬吊在第二过滤区上的,第三过滤板为顶部与盖板下表面接触的圆柱桶形,对水泵的进水口的保护好,同时此处流量大,便于过滤。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二过滤板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一过滤板的高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使用中切削液液面高度过高,从第一过滤区直接越到第二过滤区的情况。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水槽的内壁四周在同一水平面上具备一圈承托第一过滤板的止口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止口边能够限定第一过滤板的高度,同时提高第一过滤板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大质量的镁屑。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水槽的底部具备纵梁,纵梁与止口边不在同一高度,箱体内壁的一对对面上连接有横梁,横梁承托纵梁并相互呈角度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过滤板与交叉的横梁、纵梁不接触,防止横梁、纵梁与过滤板贴合,引发镁屑堵塞,同时横梁、纵梁的搭配能够承托起整个水槽。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箱体的外壁四周具备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脚轮方便设备的周转。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指向水槽上方的柔性水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水端的切削液也可以选择性得再次涌入水槽,进行二次周期的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也是分级进行,在保证过滤镁屑的同时,保证切削液的流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1-脚轮;2-第二过滤区;3-第二过滤板;4-箱体;5-盖板;6-下储液区;7-第一过滤板;8-水槽;9-第三过滤板;10-水泵;11-侧储液区;12-把手;13-横梁;14-止口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包括:水槽8,开口向上,水槽8的顶部具备能够过滤镁屑的第一过滤板7;箱体4,设在水槽8下方,水槽8底部与箱体4底部之间具备空隙,箱体4内设有第二过滤板3,将箱体4内腔分隔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2,水槽8的竖向投影在第一过滤区内,水槽8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区的水平断面面积;水泵10,设置在第二过滤区2上方并与第二过滤区2连通,水泵10的进水端具备伸入第二过滤区2内呈桶形的第三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3是竖直布置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使用后的切削液多级过滤,将镁屑过滤出来,同时分级的过滤网对过滤流量的影响小,容易清洗。使用过的切削液伴随着镁屑冲入水槽内,切削液经过水槽中的第一过滤板进入到第一过滤区,流入后再通过第二过滤板进行二次过滤,在被第一过滤板过滤后切削液中可能还会有少量镁屑,通过第二过滤板进一步减少切削液中镁屑含量。接着切削液流入第二过滤区,再通过水泵进水端的第三过滤板过进行第三次过滤,以确保切削中不再含有镁屑,三级过滤,镁屑清除效果好,方便切削液的回收利用,第一过滤板通过重力竖向向下过滤,第二过滤板通过切削液的自由运动水平过滤,第三过滤板竖向向上过滤,桶形的第三过滤板尺寸小,向上的抽液模式也不容易让第三过滤板上堵塞镁屑,杜绝镁屑进入水泵,最后水泵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槽,开口向上,所述水槽的顶部具备能够过滤镁屑的第一过滤板;/n箱体,设在水槽下方,所述水槽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具备空隙,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过滤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所述水槽的竖向投影在第一过滤区内,所述水槽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区的水平断面面积;/n水泵,设置在第二过滤区上方并与第二过滤区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具备伸入第二过滤区内呈桶形的第三过滤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液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槽,开口向上,所述水槽的顶部具备能够过滤镁屑的第一过滤板;
箱体,设在水槽下方,所述水槽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具备空隙,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过滤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所述水槽的竖向投影在第一过滤区内,所述水槽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区的水平断面面积;
水泵,设置在第二过滤区上方并与第二过滤区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具备伸入第二过滤区内呈桶形的第三过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液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水平断面轮廓为矩形,所述箱体外轮廓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区在水槽的正下方构成下储液区,所述第一过滤区除下储液区外的区域为侧储液区,所述水槽的一角与箱体的一角固定,剩下的箱体构成了未被水槽覆盖的L形区域,所述L形区域为垂直连接的第二过滤区、侧储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液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储液区、第二过滤区上均铰接有可开合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具备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