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质吸附材料及其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白质吸附材料,并可用于发展固相烷基化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酶解技术,可应用于大规模组织切片样品,微量组织或细胞样本的蛋白质等的高通量分析。
技术介绍
在对蛋白质样品进行质谱分析时,通常会涉及十分重要的蛋白质的前处理过程。常规的分析流程包括蛋白质的变性,还原,烷基化,酶解,除盐,质谱采集,数据分析。样品处理流程较多,步骤繁琐,传统处理时间较长,很难避免浪费。目前所研究的样品蛋白趋于微量且为了得到某些规律研究对象的样品数量较多,因此,亟待发展高通量,高覆盖度,高回收率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于传统的样品处理,为了得到更多的膜蛋白等更多有用的信息,通常在处理过程中引入表面活性剂等对后续酶解和质谱分析有较大影响的物质。因此,要对这些物质进行完全的去除。目前,较常用的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是基于滤膜辅助的样品制备(FASP)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一定截留分子量的滤膜,通过离心的方式实现溶剂的有效替换。能够实现表面活性剂等物质的很好的去除。但是,滤膜对样品有较多的吸附,造成样品的回收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质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氢键与静电相互作用在氧化石墨烯载体表面上引入过量的含有氨基的聚乙烯亚胺(PEI),然后通过氨基与氯金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金颗粒,实现纳米金在材料表面的修饰,然后通过非共价键合方式,使材料包覆于聚合物微球表面,制备成一种含有较多金纳米粒子固定的蛋白质吸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质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氢键与静电相互作用在氧化石墨烯载体表面上引入过量的含有氨基的聚乙烯亚胺(PEI),然后通过氨基与氯金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金颗粒,实现纳米金在材料表面的修饰,然后通过非共价键合方式,使材料包覆于聚合物微球表面,制备成一种含有较多金纳米粒子固定的蛋白质吸附材料。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氢键与静电相互作用在氧化石墨烯载体表面上引入过量的含有氨基的聚乙烯亚胺(PEI),然后通过氨基与氯金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金颗粒,实现纳米金在材料表面的修饰,然后通过非共价键合方式,使材料包覆于聚合物微球表面,制备成一种含有较多金纳米粒子固定的蛋白质吸附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氧化石墨烯(GO)为材料基质,按照质量比1:5-1:20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称取聚乙烯亚胺(PEI),用水超声得到聚乙烯亚胺溶液,然后将两者混合,在10-40℃,800-1500rpm下振荡反应6-20h,离心水洗2-5次,每次6000-14000rpm离心2-10min去除掉过量的PEI,得到在氧化石墨烯上键合聚乙烯亚胺的固体颗粒(GO/PEI);其中氧化石墨烯量为0.1-0.5mg,聚乙烯亚胺加入量为氧化石墨烯量的200-400倍(质量比);
2)氧化石墨烯上键合聚乙酰亚胺的固体颗粒与氯金酸(HAuCl4)混合后,在水溶液中50-80℃下水浴反应0.5-3h制备成石墨烯上键合聚乙酰亚胺连接金的固体颗粒(GO/PEI/Au);
其中氧化石墨烯上键合聚乙酰亚胺(GO/PEI)的固体颗粒加入量为每0.5-5mL水中0.1-0.5mg,氯金酸加入的质量为固体颗粒加入质量的3-5倍左右,反应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2-5次,每次在6000-14000rpm下离心2-10min去除掉未反应在材料上的游离的金纳米粒子;
3)在石墨烯上键合聚乙酰亚胺连接金的固体颗粒(GO/PEI/Au)表面连接氨基聚合球(PM),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氨基聚合球与去离子水质量比1:1-10:1将氨基聚合球超声分散均匀,将GO/PEI/Au分散于水溶液中,并加入到氨基聚合球溶液中,10℃-40℃下搅拌反应4-8h,后在6000-14000rpm离心2-10min的条件下水洗或无水乙醇洗2-5次,即可得到PM@GO/PEI/Au复合纳米材料;
其中,聚合球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华,李一岚,袁辉明,杨开广,张玉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