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和方法,采用储能技术,在末端系统负荷产生由大变小的突变时,迅速从末端系统中提取热量储存起来、并加以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属于供热系统的
技术介绍
根据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783745”、名称为“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和方法”,其中包括了采用相变储能模块的方案,还包括了采用蓄热水箱的方案。实际上,相变储能模块也存在某些弱点,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储能密度高、导热系数低,因此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将相变储能模块中的热量或向相变储能模块中的输入热量储存、即所谓的“快充快放”,就必须要在相变储能模块中设置较大数量的高效率换热器,由此带来了两个问题:1、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的传递,必然存在换热温差、导致热能品位有所降低;2、当“快充快放”对时间要求较高时,例如充放周期小于30分钟,此时换热器不仅造价很高、设计也非常困难,甚至于换热器的造价高达相变储能模块总造价的50%以上。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侧系统(1)、末端系统(2)、蓄水容器(3)和内部循环泵(4);/n当末端系统(2)处于正常供热工况时,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连接,由热源侧系统(1)为末端系统(2)提供热量,此时蓄水容器(3)处于断开状态并储存低温冷水备用;/n当末端系统(2)的负荷发生由大变小的突变时,将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断开,并将末端系统(2)与蓄水容器(3)、内部循环泵(4)相连接,由内部循环泵(4)驱动末端系统(2)中的水进入蓄水容器(3)、使得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低温冷水与末端系统(2)中的高温热水相互置换,将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侧系统(1)、末端系统(2)、蓄水容器(3)和内部循环泵(4);
当末端系统(2)处于正常供热工况时,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连接,由热源侧系统(1)为末端系统(2)提供热量,此时蓄水容器(3)处于断开状态并储存低温冷水备用;
当末端系统(2)的负荷发生由大变小的突变时,将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断开,并将末端系统(2)与蓄水容器(3)、内部循环泵(4)相连接,由内部循环泵(4)驱动末端系统(2)中的水进入蓄水容器(3)、使得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低温冷水与末端系统(2)中的高温热水相互置换,将高温热水存储在蓄水容器(3)中备用,同时使得末端系统(2)中的水的变为低温冷水,从而实现热量快速回收、避免了在末端系统(2)中热量的无效散失,使得末端系统(2)能够更快的切换到适合保温值班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末端系统(2)处于低负荷的保温值班工况时,若末端系统(2)需要热量补给以维持低负荷运行,则由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高温热水做为低负荷运行的热源,为末端系统(2)提供热量补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末端系统(2)的负荷即将发生由小变大的突变时,若此时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水的温度高于末端系统(2)中水的温度,则将末端系统(2)与蓄水容器(3)、内部循环泵(4)相连接,由内部循环泵(4)驱动末端系统(2)中的水进入蓄水容器(3)、使得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高温热水与末端系统(2)中的低温冷水相互置换,将低温冷水存储在蓄水容器(3)中,同时使得末端系统(2)中的循环水的变为高温热水、从而使得末端系统(2)能够更快的切换到适合正常供热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容器(3)外部及与蓄水容器(3)连接的管路均设置具有保温和防冻功能的围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以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高温热水做为低负荷工况的热源时,蓄水容器(3)通过热量缓释结构缓慢的向末端系统(2)输送热量,所述的热量缓释结构是混水装置或在蓄水容器(3)中设置的换热盘管。
6.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包括:热源侧系统(1)、末端系统(2)、蓄水容器(3)和内部循环泵(4);其运行方法是:
S101、正常供热:末端系统(2)持续处于正常供热工况时,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连接,由热源侧系统(1)为末端系统(2)提供热量;蓄水容器(3)处于断开状态,其中存储低温冷水备用;
S102、一次置换:当末端系统(2)的负荷发生由大变小的突变时,将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断开,并将末端系统(2)与蓄水容器(3)、内部循环泵(4)相连接,由内部循环泵(4)驱动末端系统(2)中的水循环将末端系统(2)中的高温热水输送到蓄水容器(3)中储存,同时将蓄水容器(3)中的低温冷水输送到末端系统(2)中;从而使得末端系统(2)中的水温迅速降低,即可以快速转入保温值班运行状态;
S103、保温值班运行:末端系统(2)持续处于低温小负荷运行工况且需要输入热量维持运行,将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保持断开,并将末端系统(2)与蓄水容器(3)、热量缓释结构、内部循环泵(4)相连接,通过内部循环泵(4)保持末端系统(2)的水循环以防止管道冻结,蓄水容器(3)通过热量缓释结构缓慢的向末端系统(2)输送热量;此过程中,室内温度逐渐降低,末端系统(2)中循环水的温度维持为较低的温度,蓄水容器(3)中储存的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成为低温冷水;
S104、正常供热前的过渡期:将热源侧系统(1)与末端系统(2)连接,由热源侧系统(1)为末端系统(2)提供热量、使得末端系统(2)中的水温进一步升高、并逐渐提高室内温度;同时,蓄水容器(3)处于断开状态,其中存储低温冷水备用;
S105,依照上述步骤循环运行。
7.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供热系统的热量回收及缓释系统包括:热源侧系统(1)、末端系统(2)、蓄水容器(3)和内部循环泵(4);其运行方法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