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6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保温层、外围水套、挡煤墙水套、炉排、投煤门、清灰门、贮煤室、清渣门、导烟隔板、烟囱座、主燃炉排、二次风管、水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设置于贮煤室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所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在烟气通道处设有使烟气二次转向180°的导烟隔板,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本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尘污极少。(*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属于常用小型锅炉范畴。现常用的小型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均采用手工投热方式,这样在频繁的开门添煤时不仅司炉人员非常劳累,而且添煤时冷空气的进入会造成炉温的骤降和造成燃烧不充分而形成的黑烟而影响炉子的热效率和烟尘排放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结构的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而成为一种节能、环保性能兼备的新型热水、热风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保温层、外围水套、挡煤墙水套、炉排、投煤门、清灰门、贮煤室、清渣门、导烟隔板、烟囱座、主燃炉排,二次风管、水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设置于贮煤室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所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在烟气通道处设有使烟气二次转向180°的导烟隔板,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上述结构的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其贮煤室8可具有额定耗煤量8-10倍的贮备容积,一次加满煤后。可不必经常地做添煤动作,所以司炉工的劳动负荷大为减轻,并且减少了因加煤开门频繁所造成的炉温骤降使燃烧不充分出黑烟的弊病;本炉设计的贮煤室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因其倾斜角大于一般松散物料的休止角,因此煤室上边的燃料煤始终具有下溜的倾向,这就使得与主燃区最接近处的煤,随着主燃炉排上燃煤的燃烧、耗尽而随时向主燃区供煤,而形成本炉的在燃烧过程中一种自然、平稳进煤的特点,而且本炉的结构又使煤在贮室中得到预热、干燥、干馏而后进入主燃室,它们所析出的可燃气体经主燃区灼热煤层上方被充分烧掉,而避免黑烟的发生;即使些未能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也会在二次风管理补充的氧气中得到充分燃烧而同样消除黑烟;此外本炉的烟气流程通过导烟隔板引导,使烟气流向有两次180°的改变,以借助惯性作用及错列布置交叉排列因此而分离下落至炉内而燃尽,从而再次减少黑烟的排放量。由上述可见,本燃煤热水、热风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排放烟气中尘污极少,是一种节能、环保性能兼备的好性能热水、热风炉;这是本炉的第一特色,而操作时劳动强度小、炉体紧凑、外观整齐美观,炉子箱体上除有必要的门、进出介质管口外别无他物,所以劳动强度低、干净、整齐、清洁是本炉的又一特色。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结构进一步叙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由图1、2可见,本技术的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1)、保温层(2)、外围水套或风套(3)挡煤墙水套或风套(4)炉排、投煤门(6)清灰门(7)贮煤室(8)清渣门(9)导烟隔板(10)烟囱座11、主燃炉排(12)、二次风管理(13)、水管(1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由设置于贮煤室(8)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5)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12)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15)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13),二次风管(13)上开设至少20个进风孔13A,在烟气通道处设有导烟隔板10,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14)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由图1可见,本热水、热风炉为了尽量减轻司炉工人劳动强度和改善燃烧,该炉中的贮煤室(8)容积设计使其贮煤量为额定耗煤量的8-10倍。权利要求1.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1)、保温层(2)、外围水套或风套(3)挡煤墙水套或风套(4)炉排、投煤门(6)清灰门(7)贮煤室(8)清渣门(9)导烟隔板、烟囱座11、主燃炉排(12)、二次风管理(13)、水管(1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由设置于贮煤室(8)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5)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12)的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15)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13),二次风管(13)上开设至少20个进风孔13A,在烟气通道处设有使烟流倒向的导烟隔板10,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14)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其特征在于贮煤量(8)的容积为额定耗煤量的8-10倍。专利摘要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保温层、外围水套、挡煤墙水套、炉排、投煤门、清灰门、贮煤室、清渣门、导烟隔板、烟囱座、主燃炉排、二次风管、水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设置于贮煤室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所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在烟气通道处设有使烟气二次转向180°的导烟隔板,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本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尘污极少。文档编号F24H1/26GK2153742SQ93211540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星照, 金宏才, 周齐, 钱秋星 申请人:北京市双翼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贮煤燃烧的热水、热风炉由炉体(1)、保温层(2)、外围水套或风套(3)挡煤墙水套或风套(4)炉排、投煤门(6)清灰门(7)贮煤室(8)清渣门(9)导烟隔板、烟囱座11、主燃炉排(12)、二次风管理(13)、水管(1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为由设置于贮煤室(8)容腔下底的呈40°左右倾斜角的溜煤炉排(5)及与其相衔接的设置于炉膛底部的主燃炉排(12)的组成,在靠近炉膛入煤口(15)上部处设有二次风管(13),二次风管(13)上开设至少20个进风孔13A,在烟气通道处设有使烟流倒向的导烟隔板10,烟道中水管束的水管(14)为错列布置交叉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照金宏才周齐钱秋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双翼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