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尘盒及扫地机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尘盒及扫地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扫地机、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洁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入自身的尘盒中,从而完成地面清洁工作。目前市场扫地机的尘盒大多数采用扣位固定于扫地机主体上,需通过人工将尘盒于机器上取下,例如内置式需要打开翻盖后方可取出尘盒这一过程繁琐,并且在人工取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灰尘掉落到衣物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尘盒不方便取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尘盒及扫地机。本技术的尘盒,包括: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所述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n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所述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
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所述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还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具有顶部设有凸缘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齿形弹扣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圆柱体内,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凸缘上还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具有底部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第三齿形弹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接触但没有啮合,当所述第二凸起脱离所述滑槽时,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向推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落入所述第三齿形结构并与第三齿形结构相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卡在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所述弹出机构切换到锁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锁死状态并且所述尘盒被按压时,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一端抵住扫地机主体使得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和尘盒主体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另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凸缘,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钦,陈克铭,王立磊,郑卓斌,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