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461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包括接合套、花键毂内圈、花键毂外圈、摩擦片和弹簧组;所述花键毂内圈、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之间配合连接,以使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均与摩擦片贴紧,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弹簧窗口,所述弹簧组位于弹簧窗口中,且所述弹簧组的两端均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抵接,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与花键毂外圈的外花键齿啮合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省去了摩擦锁环等零件,能够削减换挡同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振动。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dapter of gearshift system without friction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挡
,具体涉及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能源汽车上安装自动变速器逐渐被认为是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行之有效的方案。在这其中,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的重要可选对象。AMT中的同步器设置有多个摩擦环来辅助换挡,消除换挡过程中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差,在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同步,而且转速差还会引起一定的冲击振动,影响AMT的稳定性,同时,摩擦环的快速磨损也影响了AMT总成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MT寿命低、冲击振动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包括接合套、花键毂内圈、花键毂外圈、摩擦片和弹簧组;所述花键毂内圈、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花键毂内圈和花键毂外圈之间配合连接,以使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均与摩擦片贴紧,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弹簧窗口,所述弹簧组位于弹簧窗口中,且所述弹簧组的两端均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抵接,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与花键毂外圈的外花键齿啮合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盘和铆钉,所述夹持盘开有与花键毂内圈腹面板相对应的弹簧窗口,所述夹持盘分别设置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外侧,通过夹持盘和铆钉将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配合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花键毂外圈开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接合套的内侧开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定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定位槽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滑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沿花键毂外圈的径向安装于中第一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滑块的一端与限位弹簧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定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定位槽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包括相连通的限位槽和卡接槽;所述限位槽开在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上,所述卡接槽开在花键毂外圈的花毂处,所述定位滑块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块安装于卡接槽中,并与卡接槽的内侧紧密贴合,所述限位弹簧沿花键毂外圈的径向安装于限位槽中,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侧通过第二定位块与限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另一侧通过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一避让部,所述摩擦片开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凹槽。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盘和铆钉,所述夹持盘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避让部以及与花键毂内圈腹面板相对应的弹簧窗口,所述夹持盘分别设置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外侧,所述铆钉依次穿过花键毂内圈外侧的夹持盘、第一避让部、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外侧的夹持盘,以将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上弹簧窗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多个所述弹簧窗口沿花键毂内圈的圆周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沿花键毂外圈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进一步地,还包括换挡拨叉,所述换挡拨叉与接合套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通过在花键毂外圈和花键毂内圈之间设置摩擦片,在花键毂外圈和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上开设弹簧窗口,并安装弹簧组,通过设置摩擦片和弹簧窗口削弱换挡过程中的冲击振动和转速差。本专利技术取消了传统同步器的摩擦锁环,在刚性的花键毂上加装扭转减振装置,整体结构更紧凑、稳定,提高AMT总成的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图1的主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花键毂内圈和花键毂外圈未产生扭转角度差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据本专利技术的花键毂内圈相对花键毂外圈逆时针方向扭转出现转角差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据本专利技术的花键毂内圈相对花键毂外圈顺时针方向扭转出现转角差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应用行星齿轮换挡机构—接合套未结合外部齿圈时刻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1应用于行星齿轮换挡机构——接合套已结合外部齿圈时刻示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2应用于定轴齿轮换挡机构——接合套未结合外部齿圈时刻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2应用于定轴齿轮换挡机构——接合套已结合外部齿圈时刻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2应用于定轴齿轮换挡机构——接合套已结合外部齿圈时刻示意图;图中,1为夹持盘;101为第二避让部;2为花键毂内圈;201为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2为第一避让部;3为定位件;301为第一定位槽;302为限位槽;303为卡接槽;304为定位滑块;305为限位弹簧;306为第一定位块;307为第二定位块;308为定位凸起;4为弹簧组;5为花键毂外圈;501为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2为花键毂外圈的花毂;6为接合套;7为摩擦片;701为凹槽;8为铆钉;9为换挡拨叉;10为弹簧窗口;11为驱动轮;12为差减器;13为扭转减振接合器;14为驱动电机;15为外部接合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包括接合套6、花键毂内圈2、花键毂外圈5、摩擦片7和弹簧组4;所述花键毂内圈2、摩擦片7和花键毂外圈5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1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1之间配合连接,以使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1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1均与摩擦片7贴紧,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1、摩擦片7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1的对应位置处均开有弹簧窗口10,所述弹簧组4位于弹簧窗口10中,且所述弹簧组4的两端均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1、摩擦片7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1抵接,所述接合套6的内花键齿与花键毂外圈5的外花键齿啮合连接。通过设置摩擦片可增加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201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501之间的摩擦力。接合套与外部接合齿圈15因转速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振动,通过摩擦片与弹簧组4配合能够起到缓冲减振、消除转速差的作用,从而削减换挡同步过程中的冲击振动,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合套、花键毂内圈、花键毂外圈、摩擦片和弹簧组;所述花键毂内圈、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花键毂内圈和花键毂外圈之间配合连接,以使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均与摩擦片贴紧,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弹簧窗口,所述弹簧组位于弹簧窗口中,且所述弹簧组的两端均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抵接,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与花键毂外圈的外花键齿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合套、花键毂内圈、花键毂外圈、摩擦片和弹簧组;所述花键毂内圈、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花键毂内圈和花键毂外圈之间配合连接,以使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均与摩擦片贴紧,所述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对应位置均开有弹簧窗口,所述弹簧组位于弹簧窗口中,且所述弹簧组的两端均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摩擦片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抵接,所述接合套的内花键齿与花键毂外圈的外花键齿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盘和铆钉,所述夹持盘开有与花键毂内圈腹面板相对应的弹簧窗口,所述夹持盘分别设置于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的外侧,通过夹持盘和铆钉将花键毂内圈的腹面板和花键毂外圈的腹面板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花键毂外圈开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接合套的内侧开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定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定位槽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滑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沿花键毂外圈的径向安装于中第一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滑块的一端与限位弹簧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定位槽的开口端和第二定位槽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摩擦环的换挡系统扭转减振接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包括相连通的限位槽和卡接槽;所述限位槽开在花键毂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涛程志豪许晓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