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包括基层面料,基层面料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组件,基层面料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编织网格,编织网格由多个横向线条组件和多个纵向线条组件呈十字交叉编织而成,且编织网格的内部设置有柔性组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作为凉席使用,由于此面料通过编织网格缝合在柔性的基层面料上,因此抗弯折性能好,在第一缠绕线体和第二缠绕线体的外侧均缠绕冰丝纤维,且在横向编织条表面套设冰丝套,不仅提升面料与人体接触的凉度,且提升面料的韧性。

A kind of high toughness cross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相关
,具体为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
技术介绍
凉席是人们夏季常用的床上用品,传统的凉席多采用竹条编织而成,条状料竹席铺垫不平或大于床铺,容易折损,且竹席卷起应席面朝外,防止霉变或虫蛀损坏,且切忌清洗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杀菌,这样容易使席草或竹篾发脆,缩短使用寿命;且传统的凉席韧性差,在使用时舒适度欠佳;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包括基层面料,所述基层面料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组件,基层面料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编织网格,编织网格由多个横向线条组件和多个纵向线条组件呈十字交叉编织而成,且编织网格的内部设置有柔性组件。优选的,所述防滑组件为橡胶条,橡胶条呈方形条状结构,橡胶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橡胶条关于基层面料的长边中心对称分布,橡胶条的高度与编织网格的高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编织网格包括纵向编织条和横向编织条,其中横向编织条为横向线条组件,纵向编织条为纵向线条组件,多个纵向编织条沿着基层面料的长边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多个横向编织条沿着基层面料的垂直边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纵向编织条包括第一缠绕线体和第二缠绕线体,第一缠绕线体和第二缠绕线体交错缠绕在一起,且第一缠绕线体与第二缠绕线体的交错缠绕处形成穿线孔,横向编织条插接在穿线孔中,每隔两个穿线孔插接一个横向编织条,且第二缠绕线体的外侧套设有包裹组件,第一缠绕线体和第二缠绕线体的线体上均缠绕有包裹线体。优选的,所述包裹组件为冰丝套,包括线体为冰丝纤维,冰丝套和冰丝纤维均与柔性组件接触。优选的,所述柔性组件为记忆棉垫,记忆棉垫呈方形结构,记忆棉垫的厚度小于冰丝套的端部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作为凉席使用,由于此面料通过编织网格缝合在柔性的基层面料上,因此抗弯折性能好,在第一缠绕线体和第二缠绕线体的外侧均缠绕冰丝纤维,且在横向编织条表面套设冰丝套,不仅提升面料与人体接触的凉度,且提升面料的韧性;2.本技术提出的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作为凉席使用,在基层面料表面加设橡胶条增加凉席与床板之间的摩擦,避免凉席随意滑动,且在编织网格之间加设记忆棉垫,不仅提升凉席的躺卧舒适度,且提升凉席的吸汗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向编织条和冰丝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缠绕线体和冰丝纤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层面料1、橡胶条2、纵向编织条3、第一缠绕线体4、第二缠绕线体5、穿线孔6、横向编织条7、冰丝套8、冰丝纤维9、记忆棉垫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包括基层面料1,基层面料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为橡胶条2,橡胶条2呈方形条状结构,橡胶条2设置有两个,两个橡胶条2关于基层面料1的长边中心对称分布,橡胶条2的高度与编织网格的高度相等,基层面料1表面的橡胶条2与床面接触,增加凉席与床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凉席在床面上随意滑动;基层面料1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编织网格,编织网格由多个横向线条组件和多个纵向线条组件呈十字交叉编织而成,编织网格包括纵向编织条3和横向编织条7,其中横向编织条7为横向线条组件,纵向编织条3为纵向线条组件,多个纵向编织条3沿着基层面料1的长边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多个横向编织条7沿着基层面料1的垂直边排列分布,纵向编织条3包括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交错缠绕在一起,且第一缠绕线体4与第二缠绕线体5的交错缠绕处形成穿线孔6,横向编织条7插接在穿线孔6中,每隔两个穿线孔6插接一个横向编织条7,且第二缠绕线体5的外侧套设有包裹组件,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的线体上均缠绕有包裹线体,包裹组件为冰丝套8,包括线体为冰丝纤维9,冰丝套8和冰丝纤维9均与柔性组件接触,在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的外侧均缠绕一层冰丝纤维9,然后将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交错缠绕成纵向编织条3,并将纵向编织条3缝合在基层面料1上,将套设有冰丝套8的第二缠绕线体5穿在穿线孔6中,穿有第二缠绕线体5的穿线孔6的两侧的线体紧紧缠绕对第二缠绕线体5起到夹持作用;且编织网格的内部设置有柔性组件,柔性组件为记忆棉垫10,记忆棉垫10呈方形结构,记忆棉垫10的厚度小于冰丝套8的端部直径,记忆棉垫10不仅提升凉席的躺卧舒适度,且提升凉席的吸汗性能。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在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的外侧均缠绕一层冰丝纤维9,然后将第一缠绕线体4和第二缠绕线体5交错缠绕成纵向编织条3,并将纵向编织条3缝合在基层面料1上,将套设有冰丝套8的第二缠绕线体5穿在穿线孔6中,穿有第二缠绕线体5的穿线孔6的两侧的线体紧紧缠绕对第二缠绕线体5起到夹持作用,多个第二缠绕线体5和多个纵向编织条3构成网格结构,并在网格结构之间的基层面料1的表面粘接记忆棉垫10,记忆棉垫10不仅提升凉席的躺卧舒适度,且提升凉席的吸汗性能,基层面料1表面的橡胶条2与床面接触,增加凉席与床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凉席在床面上随意滑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包括基层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料(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组件,基层面料(1)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编织网格,编织网格由多个横向线条组件和多个纵向线条组件呈十字交叉编织而成,且编织网格的内部设置有柔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包括基层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料(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组件,基层面料(1)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编织网格,编织网格由多个横向线条组件和多个纵向线条组件呈十字交叉编织而成,且编织网格的内部设置有柔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为橡胶条(2),橡胶条(2)呈方形条状结构,橡胶条(2)设置有两个,两个橡胶条(2)关于基层面料(1)的长边中心对称分布,橡胶条(2)的高度与编织网格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韧性交叉编织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格包括纵向编织条(3)和横向编织条(7),其中横向编织条(7)为横向线条组件,纵向编织条(3)为纵向线条组件,多个纵向编织条(3)沿着基层面料(1)的长边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多个横向编织条(7)沿着基层面料(1)的垂直边排列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田玉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苏谊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