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7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设计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提出的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具有用以连接两个外圈的外套筒和用以连接两个内圈的内套筒;外套筒与两个外圈外径面上的环形缺槽底面过盈配合,且外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内套筒与两个内圈内径面上的环形缺槽底面过盈配合,且内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嵌于轴承套圈的套筒连接结构,无需去除连接套筒,可直接装机,便于轴承安装,提高了效率。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high speed double row bearing 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轴承设计
,主要涉及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双列轴承相较单列轴承具有承载大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加工装配方便,一些双列轴承的内圈(或外圈)采用两个单滚道内圈(或外圈)组合而成,一些双列轴承直接由两套单列轴承组合而成,这时,轴承是可分离的。如果可分离套圈不采取任何连接措施,轴承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存在散套的风险。可分离型轴承运输过程中常采用捆扎的方式进行连接,只能解决运输散套问题,但实际安装时轴承仍为分离型,不便于装机应用。还有一些紧箍在轴承外表面或内径面的连接结构虽然可靠,但由于紧箍件在径向超出了轴承外径表面或内径表面,轴承安装时,需将紧箍件拆除,降低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具有用以连接两个外圈的外套筒和用以连接两个内圈的内套筒;两个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Ⅰ,且两个外圈上所述的缺槽Ⅰ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外套筒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外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两个所述内圈的内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Ⅱ,且两个内圈上所述的缺槽Ⅱ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内套筒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内套筒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内套筒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内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所述的外套筒与所述的内套筒同时使用。所述的外套筒与所述的内套筒择一使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捆扎式连接相比,套筒连接结构更加可靠,轴承内圈、外圈均实现完全对位安装;与紧箍于轴承内(外)表面的连接方式相比,内嵌于轴承套圈的套筒连接结构,无需去除连接套筒,可直接装机,便于轴承安装,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圈,2、外圈,3、缺槽Ⅰ,4、缺槽Ⅱ,5、外套筒,6、内套筒。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具有用以连接两个外圈2的外套筒5和用以连接两个内圈1的内套筒6;两个外圈2的外径面也是圆柱形,外径尺寸相同,连接端设置有缺槽Ⅰ3,缺槽Ⅰ3宽度及直径相同,且两个外圈上所述的缺槽Ⅰ3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外套筒5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外套筒5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2的外径;两个内圈内径面均为圆柱表面,内径尺寸相同,连接端设置有径缺槽Ⅱ4,缺槽Ⅱ4宽度及直径相同,且两个内圈上所述的缺槽Ⅱ4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内套筒6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内套筒6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内套筒6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内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所述的外套筒与所述的内套筒同时使用。所述的外套筒与所述的内套筒择一使用。内、外套筒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外套筒4通过过盈配合的轴向摩擦力及径向支撑作用将轴承的两个外圈连接为一体。实施方式中,若轴承外圈为整体式,则只需内套筒6连接轴承的两个内圈即可;若轴承内圈为整体式,则只需外套筒4连接轴承的两个外圈即可;对于只有外圈为可分离式,内圈为整体式的轴承,不需要内套筒,只需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外套筒连接即可。对于只有内圈为可分离式,外圈为整体式的轴承,不需要外套筒,只需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内套筒连接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具有用以连接两个外圈的外套筒和用以连接两个内圈的内套筒;两个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Ⅰ,且两个外圈上所述的缺槽Ⅰ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外套筒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外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n两个所述内圈的内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Ⅱ,且两个内圈上所述的缺槽Ⅱ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内套筒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内套筒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内套筒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内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高速双列轴承套圈连接结构具有用以连接两个外圈的外套筒和用以连接两个内圈的内套筒;两个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Ⅰ,且两个外圈上所述的缺槽Ⅰ对接为一体形成环形缺槽;所述的外套筒位于所述的环形缺槽内,且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环形缺槽的两侧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的环形缺槽的底面过盈配合,且外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
两个所述内圈的内径面上均具有缺槽Ⅱ,且两个内圈上所述的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隆王金成刘高杰董美娟黄莉胡敏王朋伟丁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