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67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包括钢架,所述钢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移动箱内腔的中间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移动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双头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基座与移动箱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该吹风效果好的风扇,通过设置移动箱,使风扇主体可以左右移动,使风扇主体的吹风范围扩大,通过设置齿条配合两个半齿轮的带动,使连杆可以左右移动,带动风扇主体左右移动,通过设置调节杆配合电动推杆,使风扇主体可以角度调节。

A kind of fan with good blow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为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当电风扇工作起来以后,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所以就能够促进汗液的急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在汽车制造中,由于工人的长时间工作,在夏天的时候车间会比较闷热,需要借助风扇来解暑,但目前市场上的有一些风扇安装方式都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左右移动,使风扇不能移动对更多区域进行吹风,或者需要安装更多风扇,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包括钢架,所述钢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移动箱内腔的中间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移动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双头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基座与移动箱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左侧套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驱动轴的右侧套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移动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基座与移动箱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基座与移动箱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底部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齿条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移动箱的下方,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箱,所述角度调节箱的正面设置有风扇主体,所述角度调节箱右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角度调节箱的一端通过铰座与风扇主体铰接。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与移动箱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轴外侧的下方套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一侧与第一驱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轴外侧的下方套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驱动轮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轴外侧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半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轴外侧的上方套设有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均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与齿条错开啮合。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的右侧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滑轴的一端与风扇主体左侧的上方铰接。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箱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轴的两端通过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吹风效果好的风扇,通过设置移动箱,使风扇主体可以左右移动,使风扇主体的吹风范围扩大,通过设置齿条配合两个半齿轮的带动,使连杆可以左右移动,带动风扇主体左右移动。2、该吹风效果好的风扇,通过设置滑杆配合滑块,使齿条左右移动时稳定,使风扇主体移动时稳定顺畅,通过设置弹簧,使齿条左右移动时减震,防止齿条移动时撞到移动箱内腔的两侧,通过设置双头电机配合两边的驱动轴和两个驱动轮的带动,使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反方向旋转,使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反方向旋转,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通过设置支撑杆,使风扇主体稳定,通过设置调节杆配合电动推杆,使风扇主体可以角度调节,通过设置滑轴配合滑槽,使风扇主体在角度调节时稳定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箱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箱俯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角度调节箱剖视图。图中:1钢架、2移动箱、3滑杆、4滑块、5齿条、6弹簧、7电机支架、8双头电机、9驱动轴、10轴承基座、11第一驱动轮、12第二驱动轮、13第一从动轴、14第一从动轮、15第二从动轴、16第二从动轮、17第一半齿轮、18第二半齿轮、19通孔、20连杆、21角度调节箱、22风扇主体、23支撑杆、24铰座、25滑槽、26电动推杆、27滑轴、28调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如图1-3所示,包括钢架1,钢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箱2,通过设置移动箱2,使风扇主体22可以左右移动,使风扇主体22的吹风范围扩大,移动箱2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3,滑杆3的外侧套设有滑块4,齿条5移动时带动滑块4在滑杆3上滑动,通过设置滑杆3配合滑块4,使齿条5左右移动时稳定,使风扇主体22移动时稳定顺畅,滑块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5,齿条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6,齿条5移动挤压弹簧6,弹簧6远离齿条5的一端与移动箱2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6,使齿条5左右移动时减震,防止齿条5移动时撞到移动箱2内腔的两侧,移动箱2内腔的中间设置有双头电机8,双头电机8通过电机支架7与移动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双头电机8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轴9,通过设置双头电机8配合两边的驱动轴9和两个驱动轮的带动,使第一从动轴13与第二从动轴15反方向旋转,使第一半齿轮17与第二半齿轮18反方向旋转,带动齿条5左右移动,驱动轴9远离双头电机8的一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驱动轴9的左侧套设有第一驱动轮11,驱动轴9的右侧套设有第二驱动轮12,驱动轴9同时带动第一驱动轮11和第二驱动轮12转动,移动箱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轴13,第一从动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移动箱2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轴15,第二从动轴15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第一从动轴13外侧的下方套设有第一从动轮14,第一从动轮14的一侧与第一驱动轮11啮合,第一驱动轮11带动第一从动轮14转动,第一从动轮14带动第一从动轴13转动,第二从动轴15外侧的下方套设有第二从动轮16,第二从动轮16与第二驱动轮12啮合,第二驱动轮12带动第二从动轮16转动,第二从动轮16带动第二从动轴15转动,第一从动轴13外侧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半齿轮17,第一从动轴13带动第一半齿轮17转动,第二从动轴15外侧的上方套设有第二半齿轮18,第二从动轴15带动第二半齿轮18转动,第一半齿轮17和第二半齿轮18均与齿条5啮合,第一半齿轮17带动齿条5向左侧移动,第二半齿轮18带动齿条5向右侧移动,第一半齿轮17与第二半齿轮18与齿条5错开啮合,通过设置齿条5配合两个半齿轮的带动,使连杆20可以左右移动,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包括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箱(2),所述移动箱(2)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外侧套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5),所述移动箱(2)内腔的中间设置有双头电机(8),所述双头电机(8)通过电机支架(7)与移动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8)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远离双头电机(8)的一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轴(9)的左侧套设有第一驱动轮(11),所述驱动轴(9)的右侧套设有第二驱动轮(12),所述移动箱(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轴(13),所述第一从动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2)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轴(15),所述第二从动轴(15)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n所述移动箱(2)底部的中间开设有通孔(19),所述齿条(5)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贯穿通孔(19)并延伸至移动箱(2)的下方,所述连杆(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箱(21),所述角度调节箱(21)的正面设置有风扇主体(22),所述角度调节箱(21)右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远离角度调节箱(21)的一端通过铰座(24)与风扇主体(22)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效果好的风扇,包括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箱(2),所述移动箱(2)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外侧套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5),所述移动箱(2)内腔的中间设置有双头电机(8),所述双头电机(8)通过电机支架(7)与移动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8)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远离双头电机(8)的一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轴(9)的左侧套设有第一驱动轮(11),所述驱动轴(9)的右侧套设有第二驱动轮(12),所述移动箱(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轴(13),所述第一从动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2)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轴(15),所述第二从动轴(15)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基座(10)与移动箱(2)内腔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
所述移动箱(2)底部的中间开设有通孔(19),所述齿条(5)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贯穿通孔(19)并延伸至移动箱(2)的下方,所述连杆(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箱(21),所述角度调节箱(21)的正面设置有风扇主体(22),所述角度调节箱(21)右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远离角度调节箱(21)的一端通过铰座(24)与风扇主体(22)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伟刘安策王志安程彦军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