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组件和具有其的空压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0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组件和具有其的空压机组,油箱组件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连通管路和液位监测装置,第二油箱位于第一油箱的外部,且第二油箱的容积小于第一油箱的容积,连通管路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第二油箱通过进口管和出口管与第一油箱构成连通器连通,进口管低于出口管设置且用于从第一油箱向第二油箱引油,液位监测装置设于第二油箱且监测第二油箱的液位。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箱组件,便于作业人员获取第一油箱的液位,保证人身安全。

Oil tank assembly and air compressor unit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组件和具有其的空压机组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箱组件和具有其的空压机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压机组在标准设计(STD设计)时,空压机组的主油箱上安装了油量指示装置,作业人员需要进入空压机组的外壳箱体内观察主油箱内的油量,使得作业过程繁琐,且对于具有氮气泄漏风险的防爆空压机组,进入外壳箱体内观察主油箱油量时,存在缺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油箱组件,所述油箱组件便于作业人员获取第一油箱的液位,保证人身安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油箱组件的空压机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油箱组件,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位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外部,且所述第二油箱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容积;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油箱构成连通器连通,所述进口管低于所述出口管设置且用于从所述第一油箱向所述第二油箱引油;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油箱且监测所述第二油箱的液位。根据本技术的油箱机组,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液位监测装置方便、实时获取第一油箱的液位,方便了作业人员的操作、管理,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位监测装置为液位变送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油箱。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油箱。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油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的下部设有排油管路,所述进口管通过所述排油管路与所述第一油箱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的下部具有排油口,所述排油管路为三通管且具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接通至所述排油口,所述第二管口接通至所述进口管,所述第三管口设有排油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软管段和硬管段,所述软管段和所述硬管段通过接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上具有齿轮安装部。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压机组,包括:外壳箱体和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的油箱组件,所述第一油箱设在所述外壳箱体内,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设在所述外壳箱体外或外壳箱体内。根据本技术的空压机组,通过采用上述的油箱组件,提升了空压机组的使用安全性,便于操作、管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位监测装置与所述空压机组的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所述空压机组具有报警功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油箱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D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油箱组件的爆炸图。附图标记:油箱组件100、第一油箱1、第一空腔10、排油管路11、排油口12、排油阀13、齿轮安装部14、安装部15、三通管110、第一管口110a、第二管口110b、第三管口110c、连接件111、第二油箱2、第二空腔20、连通管路3、进口管31、出口管32、软管段311、硬管段312、接头313、液位监测装置4、液位变送器41、支撑结构5、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2、连接板53、第一连接孔510、弯折部511、第二连接孔520、第一连接结构6、第一螺纹连接件61、第二连接结构7、第二螺纹连接件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组件100。如图1所示,油箱组件100包括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第一油箱1内可以限定出第一空腔10,第一空腔10内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油;第二油箱2位于第一油箱1的外部,第二油箱2内可以限定出第二空腔20,第二空腔20内也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油,且第二油箱2的容积小于第一油箱1的容积,则第二空腔20的体积小于第一空腔10的体积。油箱组件100还包括连通管路3,连通管路3包括进口管31和出口管32,第二油箱2通过进口管31和出口管32与第一油箱1构成连通器连通,则进口管31的一端与第一空腔10连通、进口管31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20连通,出口管32的一端与第一空腔10连通、出口管32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20连通,进口管31低于出口管32设置,且进口管31用于从第一油箱1向第二油箱2引油,即在竖直方向(例如,图1和图2中的CC’方向)上、进口管31位于出口管32的下方。由于第二油箱2与第一油箱1构成连通器,则在第一油箱1和/或第二油箱2内注入一种液体例如油,在油不流动时,第一油箱1的液面和第二油箱2的液面可以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如果第一油箱1内的油减少,第二油箱2内的油可以通过进口管31流入第一油箱1内,如果第一油箱1内的油增多,第一油箱1内的油可以通过进口管31流入第二油箱2内,则可以通过获取第二油箱2的液位以及时获取第一油箱1的液位。可以理解的是,进口管31的上述一端可以连通在第一油箱1的底部,进口管31的上述另一端可以连通在第二油箱2的底部,使得第一油箱1的底部与第二油箱2的底部连通,保证通过第二油箱2获取第一油箱1内液位的准确性、稳定性,避免第一油箱1内液位过低例如第一油箱1内液位低于进口管31时、无法通过第二油箱2的液位获取第一油箱1的液位。当然,进口管31的上述一端还可以连通在第一油箱1的其他位置、而非连通在第一油箱1的底部,例如进口管31的上述一端可以连通在第一油箱1的中部与底部之间的位置;进口管31的上述另一端还可以连通在第二油箱2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第二油箱2的底部。此外,出口管32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制,只需保证出口管32位于第一油箱1内液位的上方即可,使得第一油箱1内的压强与第二油箱2内的压强相等,即第一油箱1内液面上的压强与第二油箱2内液面上的压强相等,保证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形成连通器连通。例如,出口管32的上述一端可以连通在第一油箱1的上部,出口管32的上述另一端可以连通在第二油箱2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上部”可以理解为中部以上的部分,例如“第一油箱1的上部”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一油箱1的中部以上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油箱;/n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位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外部,且所述第二油箱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容积;/n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油箱构成连通器连通,所述进口管低于所述出口管设置且用于从所述第一油箱向所述第二油箱引油;/n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油箱且监测所述第二油箱的液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油箱;
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位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外部,且所述第二油箱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箱的容积;
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油箱构成连通器连通,所述进口管低于所述出口管设置且用于从所述第一油箱向所述第二油箱引油;
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油箱且监测所述第二油箱的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装置为液位变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油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油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斌汤莉群刘正瑞臧楠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