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芷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30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包括气泵本体及设于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该装置还包括一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为由若干盖板围合成的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降噪箱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用于盖合降噪箱内腔的箱门、右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源线的引线孔;所述降噪箱内腔的腔壁及箱门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所述气泵本体固定在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降噪箱的内腔底面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减震弹簧相连;所述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均从降噪箱的后侧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降低气泵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便于推广应用。

A noise reducing air pump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无论是建筑施工或者建筑使用阶段,作为空气净化系统重要部分的气泵装置都是不可或缺的,气泵装置可驱动空气沿过滤装置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实现空气的过滤净化;气泵装置一般包括气泵本体及设于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气泵本体设有电动机及活塞组件,通电后电动机驱动活塞组件,从而通过进气口吸入空气并将空气从出气口排出。气泵本体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强烈的震动,产生声音分贝过高的噪音污染,使得工作环境中噪音强大;目前,使用时一般在气泵本体与地面之间设置橡胶垫,但这种措施也只是减少了其与地面刚性接触造成的噪音,气泵本体内部产生的噪音依旧很大,而通过改造其内部结构来改善这一状况则需要较大成本及时间,在应用推广上具有难度。因此,就需要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有利于降低气泵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有利于降低气泵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便于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包括气泵本体及设于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该装置还包括一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为由若干盖板围合成的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降噪箱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用于盖合降噪箱内腔的箱门、右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源线的引线孔;所述降噪箱内腔的腔壁及箱门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所述气泵本体固定在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降噪箱的内腔底面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减震弹簧相连;所述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均从降噪箱的后侧穿出。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均为柔性波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电源线上套接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与引线孔相适应并可嵌入引线孔中。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设于降噪箱内腔的滑板;所述降噪箱的内腔底面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延伸至降噪箱的前侧开口处;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分别与两滑槽配合滑动的滑块;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固定于安装板、底部固定于滑板。优选地,所述滑槽的纵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滑板顶部靠近降噪箱的前侧开口处设有拉环。优选地,所述箱门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优选地,所述箱门的内侧壁设有凸向降噪箱内腔且与滑板正对的定位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通过增设降噪箱,使用时将气泵本体固定于降噪箱内腔中,通过箱门盖合降噪箱内腔,由于降噪箱内腔的腔壁及箱门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可阻隔、吸收大部分气泵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气泵本体与降噪箱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可消减气泵本体工作时的振动,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由于无需对气泵本体的结构进行改造,本技术更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降噪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包括气泵本体1及设于气泵本体1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和出气口(图中未示出),该装置还包括一降噪箱2;所述降噪箱2为由若干盖板围合成的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降噪箱2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用于盖合降噪箱2内腔的箱门3、右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源线4的引线孔5;所述降噪箱2内腔的腔壁及箱门3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6;所述气泵本体1固定在一安装板7上,所述安装板7与降噪箱2的内腔底面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减震弹簧8相连;所述气泵本体1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输气管9及第二输气管10,所述第一输气管9与第二输气管10均从降噪箱2的后侧穿出。气泵本体1的结构及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降噪箱2及箱门3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者硬质树脂材料制成;箱门3铰接于降噪箱2,可通过现有的锁具使箱门3盖合降噪箱2内腔;消音棉6可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降噪箱2内腔的腔壁及箱门3的内侧壁,消音棉6除了避让降噪箱2、箱门3上的相应结构外,其大部分覆盖地设置,以达到最大的消音效果;消音棉6例如可为聚氨酯泡沫结构,厚度可在12mm-18mm之间;气泵本体1可通过紧固螺栓与安装板7相连;减震弹簧8为压簧结构,可均匀设置12-24根,以满足减震需求;气泵本体1工作时,其从第一输气管9输入空气,并从第二输气管10输出空气,第一输气管9及第二输气管10均优选为柔性波纹管结构,便于控制其伸缩长度,同时也比硬质管道具有更优的降噪性。箱门3上可开设若干透气孔3a,以用于气泵本体1的散热。所述电源线4上套接有柔性环11,所述柔性环11与引线孔5相适应并可嵌入引线孔5中,可稳定电源线4的布置,同时避免噪音从引线孔5传出。通过增设降噪箱2,使用时将气泵本体1固定于降噪箱2内腔中,通过箱门3盖合降噪箱2内腔,由于降噪箱2内腔的腔壁及箱门3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6,可阻隔、吸收大部分气泵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气泵本体1与降噪箱2之间设有减震弹簧8,可消减气泵本体1工作时的振动,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由于无需对气泵本体1的结构进行改造,本装置更便于推广应用。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该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设于降噪箱2内腔的滑板12;所述降噪箱2的内腔底面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13,所述滑槽13延伸至降噪箱2的前侧开口处;所述滑板12的底部设有分别与两滑槽13配合滑动的滑块14;所述减震弹簧8的顶部固定于安装板7、底部固定于滑板12。滑槽13与降噪箱2的侧板平行;滑板12的长度及宽度均小于降噪箱2的底板;滑板12便于气泵本体1的固定及安装,可以先将滑板12与安装板7组装好,然后将组件推入降噪箱2内腔。为了防止滑块14沿纵向脱离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纵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此时滑块14形状与滑槽13相适应。为了便于控制滑板12移动,所述滑板12顶部靠近降噪箱2的前侧开口处设有拉环15。所述箱门3的内侧壁设有凸向降噪箱2内腔且与滑板12正对的定位板16,当关上箱门3后,定位板16退压并定位滑板12,从而防止滑板12发生不当位移,也减少了震动的产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包括气泵本体及设于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一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为由若干盖板围合成的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降噪箱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用于盖合降噪箱内腔的箱门、右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源线的引线孔;所述降噪箱内腔的腔壁及箱门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n所述气泵本体固定在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降噪箱的内腔底面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减震弹簧相连;所述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均从降噪箱的后侧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包括气泵本体及设于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一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为由若干盖板围合成的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降噪箱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用于盖合降噪箱内腔的箱门、右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源线的引线孔;所述降噪箱内腔的腔壁及箱门的内侧壁均设有消音棉;
所述气泵本体固定在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降噪箱的内腔底面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减震弹簧相连;所述气泵本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均从降噪箱的后侧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输气管及第二输气管均为柔性波纹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降噪型气泵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电源线上套接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与引线孔相适应并可嵌入引线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芷淳
申请(专利权)人:王芷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