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座及设有该滤座的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7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座及设有该滤座的滤清器,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滤座,包括滤座本体,所述滤座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显示阀,所述压力差显示阀用于检测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滤座及设有该滤座的滤清器解决了无法适时更换滤清器的问题,避免了因滤芯阻塞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Filter base and filter provided with the filter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座及设有该滤座的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滤清器
,具体涉及一种滤座及设有该滤座的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在发动机工作中,当燃油滤清器内的滤芯阻塞时,发动机或动力不足,或停止工作;当机油滤清器内的滤芯阻塞时,未过滤的机油不经过滤芯而直接通过机油滤清器内的旁通阀进入发动机,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寿命。滤芯阻塞后要及时更换滤清器,一般由生产厂家根据经验,规定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或者汽车行驶一定公里数后即行更换,但这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在发动机磨合期或油料污染程度大的情况下,发动机往往未工作到规定时间或者汽车未行驶到规定公里数之前,就使得滤清器内的滤芯阻塞,这时,使用者往往还不知情;另外,有时滤芯还未阻塞,滤清器就被提前更换,造成较大的浪费。综上所述,广大使用者根本无从准确地知道何时该更换滤清器,难以做到适时更换滤清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座,该滤座解决了无法适时更换滤清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滤座,包括滤座本体,所述滤座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显示阀,所述压力差显示阀用于检测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化。其中,所述压力差显示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连杆活塞,以及用于给所述连杆活塞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连杆活塞包括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杆两端的活塞块,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油口的所述活塞块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压力差显示阀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压力差变化的压力差显示结构。其中,所述压力差显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上的位置显示标,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观察所述位置显示标的观察窗。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连杆上的弹簧,所述壳体的内侧径向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活塞块之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滤座,由于在滤座本体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置压力差显示阀,在发动机工作中,通过检测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化,准确判断滤芯的阻塞状况,在滤芯阻塞时,使用者可以及时更换滤清器,无需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或者汽车的行驶公里数来更换滤清器,这样,可做到适时更换滤清器,避免因滤芯阻塞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该滤清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适时更换滤清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滤清器,包括滤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滤座上的筒体和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滤座为第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滤座。其中,所述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以及机油滤清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滤清器,由于设置有第一个技术方案中的滤座,因此,能够准确判断滤芯的阻塞状况,做到适时更换滤清器,避免因滤芯阻塞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压力差显示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压力差显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滤座,b-筒体,1-滤座本体,10-进油口,11-出油口,2-压力差显示阀,20-壳体,200-限位凸台,201-观察窗,21-连杆,211-绿色部分,212-红色部分,22-第一活塞块,23-第二活塞块,24-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滤座a,包括滤座本体1,滤座本体1上设置有进油口10和出油口11,还包括设置在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显示阀2,压力差显示阀2用于检测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变化。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压力差显示阀2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20,滑动设置在壳体20内的连杆活塞,以及用于给连杆活塞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24,连杆活塞包括连杆21以及设置在连杆21两端的活塞块,弹性件24设置在靠近进油口10的活塞块与壳体20之间;压力差显示阀2还包括用于显示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压力差变化的压力差显示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活塞块分别为第一活塞块22和第二活塞块23,其中,第一活塞块22设置在连杆21靠近进油口10的端部,弹性件24设置在第一活塞块22与壳体20之间;压力差显示阀2靠近第一活塞块22的一端通过油管(图中未示出)及球形接头(图中未示出)连接至滤座本体1的进油口10,压力差显示阀2靠近第二活塞块23的一端通过油管及球形接头连接至滤座本体1的出油口11。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压力差显示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杆21上的位置显示标,以及设置在壳体20上的用于观察位置显示标的观察窗201。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显示标为红绿界限标贴,其中,标贴的红色部分212靠近第一活塞块22,标贴的绿色部分211靠近第二活塞块23,当从观察窗201内观察到标贴的绿色部分211时,说明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在正常的压力差范围内,滤芯没有阻塞,滤清器可以正常使用;当从观察窗201内观察到标贴的红色部分212时,说明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正常的压力差范围,滤芯阻塞,需要更换滤清器。实际应用中,位置显示标也可以为设置在连杆21上的指示线,该指示线以连杆21的轴线为中心轴周向延伸,观察窗201的侧部的壳体20上设置有标识压力差范围的压力差标识线,当指示线在压力差标识线范围内时,说明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油压力差在正常的压力差范围内,滤芯没有阻塞,滤清器可以正常使用;当指示线在压力差标识线范围外时,说明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正常的压力差范围,滤芯阻塞,需要更换滤清器。如图2所示,弹性件24为套设在连杆21上的弹簧,壳体20的内部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台200,弹簧位于限位凸台200与第一活塞块22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滤座a,在发动机工作中,通过检测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压力差变化,能够准确判断滤芯的阻塞状况,在滤芯阻塞时,使用者可以及时更换滤清器,做到适时更换滤清器,避免因滤芯阻塞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且压力差显示阀2采用机械结构,与电器件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安装更换简单便捷,有助于用户长时间使用。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滤清器,包括滤座a和设置在滤座a上的筒体b和滤芯(图中未示出),滤芯位于筒体b内,滤座a为实施例一中的滤座a。本技术提供的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以及机油滤清器,由于设置有实施例一中的滤座a,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滤座,包括滤座本体,所述滤座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显示阀,所述压力差显示阀用于检测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滤座,包括滤座本体,所述滤座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显示阀,所述压力差显示阀用于检测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差显示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连杆活塞,以及用于给所述连杆活塞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连杆活塞包括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杆两端的活塞块,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油口的所述活塞块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压力差显示阀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压力差变化的压力差显示结构。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祎孙杨靳良真杨金锋郭仁祥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