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86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连通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和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发动机内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测量发动机内循环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水泵和测量水泵的出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辅助设备上设置有测量辅助设备介质的第五温度传感器。该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调节,自动调整进入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流量和进入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流量,使发动机和辅助设备运行在最佳的状态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发动机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1、船舶工作时,发动机以及船舶上的辅助设备(齿轮箱、液压设备等)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发动机及辅助设备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发动机过热烧毁、辅助设备因高温工作异常,需要对发动机及辅助设备进行冷却,采用的冷却手段主要是通过水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以带走发动机及辅助设备上多余的热量,从而对发动机及辅助设备进行保护。

2、由于辅助设备冷却时需求的外循环水流量不大,没有必要单独设计一个冷却水泵,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上已有的外循环水泵,由于外循环水泵设计有多余流量,可以合理的给发动机及辅助设备分水冷却,使各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3、现在主要是通过在需要分水冷却的辅助设备的分水管路上设计机械式手动旋阀,在发动机调试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人工调节并固定阀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再根据发动机和辅助设备的状态,调整机械式手动旋阀,保证发动机和辅助设备的状态工作在正常状态。上述手动调整机械式手动旋阀是靠经验保证发动机和辅助设备在一个工况下的分水合理性,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可能需要多次调节,外部进水、出水状态等发生变化时还需要人工不断的调节,相同的发动机搭配不同的辅助设备或者不同的发动机搭配相同的辅助设备等都需要人工重新调整,多次确认,调整时费事费力,精确度低,智能化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能实现智能化调节,自动调整进入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水流量和进入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的水流量,使发动机和辅助设备运行在最佳的状态下。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4、包括: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冷却辅助设备的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和发动机内循环水路,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水与所述发动机内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连通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和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

5、所述发动机内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测量发动机内循环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6、所述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水泵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从所述总进水管路进入所述水泵的进水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测量水泵的出水压力,

7、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控制测量进入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进水流量,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位于发动机下游的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水的温度,

8、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的水与所述辅助设备进行热交换,所述辅助设备上设置有测量所述辅助设备介质的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测量位于所述辅助设备下游的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水的温度。

9、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所述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船舶的海底门处。

11、优选的,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12、优选的,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13、优选的,发动机驱动所述水泵,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热换器,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热换器。

15、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中冷器,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连通所述中冷器。

16、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过滤网。

17、优选的,所述辅助设备包括齿轮箱、液压泵和尾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包括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冷却辅助设备的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和发动机内循环水路,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发动机内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连通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和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发动机内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测量发动机内循环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水泵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从总进水管路进入水泵的进水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水泵的出水压力,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控制测量进入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进水流量,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位于发动机下游的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水的温度,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安装有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的水与辅助设备进行热交换,辅助设备上设置有测量辅助设备介质的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测量位于辅助设备下游的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水的温度。

20、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调节,当发动机或辅助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单元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的参数综合判断,并发送命令调节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进而调整进入发动机外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流量和进入辅助设备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流量,以对发动机和辅助设备进行冷却,使发动机和辅助设备运行在最佳的状态下。

21、并且,由于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调节,能自动控制分水,精确度高,避免了传统机械式手动旋阀人为判断带来的不准确性、判断错误以及频繁调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所述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船舶的海底门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驱动所述水泵,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热换器,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热换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中冷器,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连通所述中冷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过滤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包括齿轮箱、液压泵和尾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和所述第二电动流量控制测量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水总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船舶的海底门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分水的船用发动机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船舷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运中孙辰龙孙鹏董孟浩靳良真李荣玖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