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21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沿隧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隧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连接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水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喷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底部连接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除尘范围大、除尘效率高的效果。

A water mist dust control device using high pressure water pipe in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钻孔、爆破和出碴等过程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粉尘,加之出碴设备排出的尾气、油烟及其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岩尘、水泥尘和烟尘等粉尘,严重影响了隧道内的施工环境,需要及时通风和降尘,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提高工效。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6397538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降尘装置,包括隧道纵向设置的高压水管,环向水管,连接高压水管和环向水管的阀门,以及环向水管上的喷头,且在隧道纵向的高压水管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在高压水管上焊接一个阀门。这样将隧道的纵向高压水管作为水雾的供给来源,无需另外设置水源供给系统,并结合隧道的通风系统,能快速降低隧道内的粉尘含量,改善隧道内作业环境。但为了在整个隧道内形成有效的降尘系统,需要每间隔一端距离,就在高压水管上连接一个阀门和环形水管,该专利申请中优选的间距是20m,这样就需要在隧道内安装大量的水管和喷头,施工人员的安装效率低。公告号为CN208456624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混凝土养护及降尘台车,包括门型承重架、多组搁架、多个行走轮、多台雾炮装置以及两个供水装置,由两个供水装置给多个雾炮装置供水,整个承重架通过行走轮在隧道内移动,实现对隧道内较大范围的养护、除尘效果。但该降尘台车在同一时间,仅能对较小范围进行除尘,只有通过推动降尘台车移动,才能对隧道内的不同区域进行降尘,降尘效率低下,降尘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向供水装置中加水,以供应多台雾炮装置的消耗,操作过程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具有安装方便、除尘范围大、除尘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沿隧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隧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连接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水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喷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底部连接有移动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设置有多个喷头的喷水管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并利用驱动机构使连接件沿隧道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隧道中较大范围内的降尘。移动架上连接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连接件上喷水管数量取决于喷水管上喷头的喷射范围,当一组喷头的喷射范围足以覆盖隧道宽度时,可以仅在连接件的中部连接一个喷水管,当喷头的喷射范围较小时,可在连接件上均匀设置多个喷水管,以实现对隧道内较大范围的降尘。且喷水管通过软管与高压水管连通,当隧道内局部区域完成降尘后,可推动移动架,对隧道内的其他区域进行降尘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在移动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喷水管在两个所述连接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两个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喷水管交错设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喷水管覆盖的降尘面积极大,但喷水管上连接的第一软管长度就需要极长,因此,将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在移动架的两侧来回移动。在移动架上设置两个连接件,可以使本技术的降尘装置由较大覆盖面积,又不会使第一软管的长度过长而影响连接件的移动。连接件可以与喷水管的端部或中部连接,两个连接件上的喷水管交错设置,两个连接件上的喷水管的喷射范围可以有部分交错,有利于增强局部的降尘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连接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喷水管的端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相向或相背离的运动,这样可以通过同一驱动机构实现对两个连接件的驱动,有利于简化降尘装置的结构。同时,喷水管的端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其降尘的有效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件,多个所述加固件分别与喷水管固定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水管的端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喷水管远离连接件的端部极易向下倾斜,为了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喷水管与连接件之间加设有加固件,使喷水管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件上固定连接有稳固套,所述稳固套的内径大于第一软管的外径。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稳固套用于容纳第一软管,使第一软管从稳固套内穿过,从而使第一软管与喷水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以提高本技术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移动架上的双向螺杆,所述连接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于双向螺杆两端的螺纹部上,所述移动架上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平行的导向杆,所述连接件远离螺母的一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由驱动源驱动转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双向螺杆在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连接件在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无法发生转动,使连接件端部的螺母沿双向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本技术采用的驱动源为能够正反转动的驱动源,驱动双向螺杆正反交替转动,使连接件在双向螺杆和导向杆上来回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软管与高压水管之间设置有延伸水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喷水管的一端与延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水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延伸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管固定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喷水管通过第一软管与延伸水管连通,延伸水管再通过第二软管与高压水管连通,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第一软管的长度,第一软管的长度仅需满足喷水管相对移动架移动的长度即可。而移动架在隧道内移动的范围由第二软管的长度决定,这样有利于避免因第一软管的长度过长、分布杂乱而影响连接件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水管与连接件平行,且所述延伸水管固定连接于移动架远离移动轮的顶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各个喷水管通过第一软管与延伸水管连通,将延伸水管位于移动架顶部的中央,第一软管的分布更加整齐、均匀。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在移动架上设置连接件,并将安装有喷头的喷水管安装在连接件上,在对隧道内进行水雾降尘时,喷水管随连接件移动,使本技术的水雾降尘装置由较大的降尘范围,能够同时对较大范围进行降尘处理。二、在移动架上设置有延伸水管,延伸水管通过第二软管与高压水管连通,为水雾降尘提供水源,各个喷水管分别通过第一软管与延伸水管连通,这样第一软管的长度根据喷水管的移动范围设置,第二软管的长度根据移动架的移动范围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软管的长度、简化装置结构,使软管的排布更加整齐、规律,不影响连接件与移动架的相对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1),所述移动架(1)上沿隧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沿隧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连接件(2)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件(2)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22),所述喷水管(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3),所述第一软管(23)远离喷水管(21)的一端与高压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1)底部连接有移动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1),所述移动架(1)上沿隧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沿隧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连接件(2)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件(2)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22),所述喷水管(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3),所述第一软管(23)远离喷水管(21)的一端与高压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1)底部连接有移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在移动架(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喷水管(21)在两个所述连接件(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两个所述连接件(2)上的所述喷水管(2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2)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连接件(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喷水管(21)的端部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隧道高压水管的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件(24),多个所述加固件(24)分别与喷水管(2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