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其包括:下框框体,所述下框框体设有第一挡边、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所述下框框体设有第一挡边、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分隔件,所述中间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分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挡边扣盖设有第二挡边;其中,所述第一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门扇的密封区域,第二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挡边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使所述第二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门扇的密封区域。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推拉窗下框结构,可提高门窗的密封性,易清洗且安装更方便。
Push pull window lower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拉窗下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推拉窗市场推拉窗下轨安装结构单一,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大多数为下框型材的室外开放,扇型材下部分可见,这类设计密封性和防水性能不好。第二类为扇包框结构,扇型材可视面全暴露,可视面过大,且不易清洁打扫,窗强度不够。第三类为框包扇结构,这类设计,下轨与扇的搭接量小,密封性和水密性达不到门窗设计要求或为安装扇简易,加大扇的可视面宽度,整体让人感觉臃肿。上述三类门窗的安装过程均较为复杂繁琐,当工人安装错误时,重新安装难度较大,且存在难以清理和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快捷,容易清理打扫的新型框包扇的推拉窗下框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其包括:下框框体,所述下框框体设有第一挡边、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中间扣盖,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分隔件,所述中间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分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挡边扣盖,所述挡边扣盖设有第二挡边;其中,所述第一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门扇的密封区域,第二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挡边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使所述第二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门扇的密封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的第一轨道槽以及钢轨,所述钢轨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槽中以组成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的第二轨道槽以及钢轨,所述钢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槽中以组成所述第二轨道。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卡扣,所述中间扣盖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下框框体可拆卸安装。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扣盖还设有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所述中间扣盖通过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与所述下框框体弹性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挡边扣盖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挡边扣盖设有卡扣以及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所述挡边扣盖通过所述卡扣以及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与所述下框框体弹性安装。进一步地,所述胶条为圆棒胶条。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上设有两安装有毛条的毛条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上均设有安装有毛条的毛条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扇为室内扇,所述第二门扇为室外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中间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到下框框体上以将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隔,第一轨道安装第一门扇,第二轨道安装第二门扇,下框框体的第一挡边与中间扣盖的分隔件形成第一门扇的密封区域,再通过挡边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框框体上,从而使挡边扣盖的第二挡边与中间扣盖的分隔件形成第二门扇的密封区域,门窗的安装更加便捷,易清洗,提高安装效率和维护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展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下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展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下框结构的中间扣盖的示意图;图3展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窗下框结构的挡边扣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参照图1,其展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包括:下框框体10、中间扣盖20以及挡边扣盖30,所述下框框体10设有第一挡边11、第一轨道12以及第二轨道13;所述中间扣盖20设有分隔件21,所述中间扣盖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10上以分隔所述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13;所述挡边扣盖30设有第二挡边31;其中,所述第一门扇40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12上,所述第一挡边11与所述分隔件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门扇40的密封区域,第二门扇50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13上,所述挡边扣盖3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10上,以使所述第二挡边31与所述分隔件2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门扇50的密封区域。现有的下框结构的扣盖是没有挡边的,两侧的挡边通常是与下框框体一体成型的,因此现有的下框结构需要先安装扣盖再安装门扇。而本技术通过设计挡边扣盖,以及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使得第一门扇40和第二门扇50可先安装,挡边扣盖30后安装,门扇的安装和五金调试更加方便省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12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10的第一轨道槽12a以及钢轨12b,所述钢轨12b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槽12a中以组成所述第一轨道12;所述第二轨道13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10的第二轨道槽13a以及钢轨13b,所述钢轨13b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槽13a中以组成所述第二轨道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扣盖20设有卡扣22,所述中间扣盖20通过所述卡扣22与所述下框框体10可拆卸安装。参照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扣盖20设有卡扣22,所述中间扣盖20还设有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23,所述中间扣盖20通过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23与所述下框框体10弹性安装。具体地,所述第一轨道槽12a和所述第二轨道槽13a上均设有凸点,所述卡扣22与所述第二轨道槽13a上的凸点卡合,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23与所述第一轨道槽12a上的凸点相抵,以使所述中间扣盖20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下框框体10上。上述的所述中间扣盖20的可拆卸安装方式为较优的一种安装方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间扣盖20还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地安装方式。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边扣盖30设有卡扣32以及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33,所述挡边扣盖30通过所述卡扣32以及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33与所述下框框体10弹性安装。具体地,所述第二轨道槽13a以及所述下框框体10上均设有凸点,所述卡扣32与所述下框框体10的凸点卡合,所述安装有胶条的胶条槽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框框体,所述下框框体设有第一挡边、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n中间扣盖,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分隔件,所述中间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分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n挡边扣盖,所述挡边扣盖设有第二挡边;/n其中,第一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门扇的密封区域,第二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挡边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使所述第二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门扇的密封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窗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框框体,所述下框框体设有第一挡边、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
中间扣盖,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分隔件,所述中间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分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挡边扣盖,所述挡边扣盖设有第二挡边;
其中,第一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门扇的密封区域,第二门扇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挡边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框框体上,以使所述第二挡边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门扇的密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窗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的第一轨道槽以及钢轨,所述钢轨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槽中以组成所述第一轨道;
所述第二轨道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框体的第二轨道槽以及钢轨,所述钢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槽中以组成所述第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窗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扣盖设有卡扣,所述中间扣盖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下框框体可拆卸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红,谢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