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99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包括一号框架、二号框架和一号斜撑板,所述一号框架一侧设置有所述二号框架,所述一号框架上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斜撑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透明隔布、透明塑料门、拉链、一号框架、二号框架、密封箱、换气扇和排气管,使得装修时产生的粉尘可以被有效隔离在一定空间内,并通过排气管将粉尘排放到粉尘收集装置中,避免粉尘污染室内的环境和空气,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A dust isol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of hot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修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
技术介绍
酒店在进行室内装修时,需要在室内加工各种材料,会产生许多粉尘,不仅对施工人员产生伤害,而且会污染室内环境,因此,需要粉尘隔离结构将粉尘进行隔离。现有的粉尘隔离措施多通过喷洒水雾进行降尘,隔离效果差,依然会有大量粉尘污染室内的环境,污染室内的空气,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粉尘隔离措施多通过喷洒水雾进行降尘,隔离效果差,依然会有大量粉尘污染室内的环境,污染室内的空气,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包括一号框架、二号框架和一号斜撑板,所述一号框架一侧设置有所述二号框架,所述一号框架上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斜撑板,所述一号斜撑板一侧设置有二号斜撑板,所述二号斜撑板上侧设置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上侧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上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换气扇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换气扇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设置有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扇叶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一号框架上设置有开关,所述一号框架和所述二号框架外侧设置有透明隔布,所述透明隔布与所述一号框架及所述二号框架搭接,所述透明隔布两侧设置有透明塑料门,所述透明塑料门周边设置有拉链,所述透明塑料门两侧设置有进气网,所述进气网有四个,所述进气网与所述透明隔布胶接。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框架与所述二号框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号框架与所述一号斜撑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二号框架与所述二号斜撑板通过卡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框架和所述二号框架可以为所述透明隔布提供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斜撑板与所述二号斜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箱与所述一号斜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箱与所述换气扇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斜撑板和所述二号斜撑板可以为所述密封箱提供支撑点。进一步的,所述换气扇与所述排气管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换气扇可以将所述透明隔布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管抽出。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塑料门有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透明塑料门可以进入到所述透明隔布内。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隔布与所述透明塑料门通过所述拉链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拉链可以将所述透明塑料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为所述电机提供稳定支撑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粉尘隔离措施多通过喷洒水雾进行降尘,隔离效果差,依然会有大量粉尘污染室内的环境,污染室内的空气,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透明隔布、透明塑料门、拉链、一号框架、二号框架、密封箱、换气扇和排气管,使得装修时产生的粉尘可以被有效隔离在一定空间内,并通过排气管将粉尘排放到粉尘收集装置中,避免粉尘污染室内的环境和空气,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中密封箱和换气扇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一号框架;2、二号框架;3、一号斜撑板;4、二号斜撑板;5、密封箱;6、换气扇;7、排气管;8、透明塑料门;9、拉链;10、透明隔布;11、开关;12、扇叶;13、电机;14、进气网;15、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包括一号框架1、二号框架2和一号斜撑板3,一号框架1一侧设置有二号框架2,一号框架1上侧设置有一号斜撑板3,一号斜撑板3一侧设置有二号斜撑板4,二号斜撑板4上侧设置有密封箱5,密封箱5上侧设置有换气扇6,换气扇6上侧设置有排气管7,换气扇6内设置有支撑杆15,换气扇6与支撑杆15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杆15上端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上侧设置有扇叶12,电机13与扇叶12通过花键连接,一号框架1上设置有开关11,一号框架1和二号框架2外侧设置有透明隔布10,透明隔布10与一号框架1及二号框架2搭接,透明隔布10两侧设置有透明塑料门8,透明塑料门8周边设置有拉链9,透明塑料门8两侧设置有进气网14,进气网14有四个,进气网14与透明隔布10胶接。如图1所示,一号框架1与二号框架2通过螺栓连接,一号框架1与一号斜撑板3通过卡槽连接,二号框架2与二号斜撑板4通过卡槽连接,一号框架1和二号框架2可以为透明隔布10提供支撑作用。如图1-图2所示,一号斜撑板3与二号斜撑板4通过螺栓连接,密封箱5与一号斜撑板3通过螺栓连接,密封箱5与换气扇6通过螺栓连接,密封箱5可以将换气扇6下部进行密封,避免透明隔布10与换气扇6的连接处出现漏气。如图1-图2所示,换气扇6与排气管7通过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透明塑料门8有四个,通过透明塑料门8可以进入到透明隔布10中。如图1所示,透明隔布10与透明塑料门8通过拉链9连接,通过拉链9可以将透明塑料门8打开。如图2所示,支撑杆15与电机13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杆15可以将电机13提供支撑点。本技术提到的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一号框架1和二号框架2进行固定连接,再将一号斜撑板3和二号斜撑板4分别安装在一号框架1和二号框架2上,安装好之后,将透明隔布10罩在一号框架1和二号框架2外侧,透明隔布10靠近密封箱5位置处设置有洞口,再将密封箱5盖在一号斜撑板3和二号斜撑板4上侧,将换气扇6安装在密封5上,再将换气扇6和排气管7进行连接,并将排气管7连接到外部粉尘收集装置,工人通过拉链9将透明塑料门8打开,并进入到透明隔布10内,工人带上呼吸罩进行施工材料的加工,通过开关11将电机13打开,产生的粉尘通过换气扇6排出,避免污染室内环境和空气,保证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框架(1)、二号框架(2)和一号斜撑板(3),所述一号框架(1)一侧设置有所述二号框架(2),所述一号框架(1)上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斜撑板(3),所述一号斜撑板(3)一侧设置有二号斜撑板(4),所述二号斜撑板(4)上侧设置有密封箱(5),所述密封箱(5)上侧设置有换气扇(6),所述换气扇(6)上侧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换气扇(6)内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换气扇(6)与所述支撑杆(1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15)上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上侧设置有扇叶(12),所述电机(13)与所述扇叶(12)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一号框架(1)上设置有开关(11),所述一号框架(1)和所述二号框架(2)外侧设置有透明隔布(10),所述透明隔布(10)与所述一号框架(1)及所述二号框架(2)搭接,所述透明隔布(10)两侧设置有透明塑料门(8),所述透明塑料门(8)周边设置有拉链(9),所述透明塑料门(8)两侧设置有进气网(14),所述进气网(14)有四个,所述进气网(14)与所述透明隔布(10)胶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店室内装修粉尘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框架(1)、二号框架(2)和一号斜撑板(3),所述一号框架(1)一侧设置有所述二号框架(2),所述一号框架(1)上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斜撑板(3),所述一号斜撑板(3)一侧设置有二号斜撑板(4),所述二号斜撑板(4)上侧设置有密封箱(5),所述密封箱(5)上侧设置有换气扇(6),所述换气扇(6)上侧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换气扇(6)内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换气扇(6)与所述支撑杆(1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15)上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上侧设置有扇叶(12),所述电机(13)与所述扇叶(12)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一号框架(1)上设置有开关(11),所述一号框架(1)和所述二号框架(2)外侧设置有透明隔布(10),所述透明隔布(10)与所述一号框架(1)及所述二号框架(2)搭接,所述透明隔布(10)两侧设置有透明塑料门(8),所述透明塑料门(8)周边设置有拉链(9),所述透明塑料门(8)两侧设置有进气网(14),所述进气网(14)有四个,所述进气网(14)与所述透明隔布(10)胶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