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海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9975 阅读:5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涉及可移动厢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厢房的折叠和打开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完全打开后支撑不够稳固的技术问题,所述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包括底盘和厢房,所述厢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厢房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相连且能带动所述顶板升降,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折叠侧翼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折叠侧翼板与所述顶板的两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够实现折叠,而且折叠过程较为方便,同时在完全打开时,支撑稳固,安全系数高。

A foldable lifting type mobile wing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
本技术涉及可移动厢房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厢房作为一种可以移动的房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公厕、环卫设施、现场施工以及户外旅行等领域被广泛使用,而现有市场上出现的移动厢房为了提高空间压缩率,虽然能够折叠,但是该类移动厢房往往在打开后支撑不够稳固,并且需要吊挂顶板才能实现打开和折叠,较为繁琐。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移动厢房,该移动厢房包括底板、顶板、左右上侧板、左右下侧板、前板和后板,各板之间均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顶板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吊钩,打开时,通过四个吊钩吊起顶板,使两旁的所有侧板完全打开,之后进行固定,完成移动厢房的完全展开,折叠时,吊挂顶板,拆下各固定件缓慢落下顶板,并使两旁侧板连接的边部向内侧移动,最终实现移动厢房的折叠。申请人对比现有技术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该移动厢房,在打开和折叠的过程中,均需要其他设备辅助顶板吊挂,过程较为繁琐,不便操作。2.该移动厢房在完全打开后,顶板依靠左右侧板进行支撑,而左、右侧板,顶板,底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不够稳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厢房折叠和打开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完全打开后支撑不够稳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翻转顶板和翻转底板的设置,在保证便于折叠和打开的基础上,能够增大移动厢房打开后的室内空间;第一折叠侧翼板、第二折叠侧翼板、翻转顶板和翻转底板在升降立柱的配合下能够实现折叠;连接板和滑块相互配合,使翻转顶板和第一折叠侧翼板仅能沿指定反向折叠,使翻转顶板和第一折叠侧翼板的折叠过程更加平稳;翻转油缸配合升降立柱,使厢房能够实现自动打开和自动折叠;连接臂的七字形连接端与翻转底板输出端相连,便于折叠和打开;限位装置能够限制第二折叠侧翼板和翻转底板的折叠方向,使翻转底板和第二折叠侧翼板的折叠过程更加平稳;底盘设置为桁架结构,支撑稳固的基础上,减少负重;升降立柱可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可作为厢房的门、窗;底盘底部设置有轮子,使厢房能够实现移动;底盘上设置有容纳仓,容纳仓内设置有抽拉式牵引架,配合轮子,移动过程更加便捷;底盘上设置有平开支撑臂,用于翻转底板的支撑,进一步使厢房完全打开时,支撑更加的稳固等);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升降性移动厢房,包括底盘和厢房,所述厢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其中:所述厢房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相连且能带动所述顶板升降,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折叠侧翼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折叠侧翼板与所述顶板的两侧相连。优选地,所述顶板包括固定顶板,所述固定顶板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设置有翻转顶板,所述底板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设置有翻转底板,其中:所述折叠侧翼板的顶端与对应翻转顶板可转动连接;所述折叠侧翼板的底端与对应翻转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立柱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升降立柱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顶板相连且能带动所述固定顶板升降。优选地,所述折叠侧翼板包括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折叠侧翼板和第二折叠侧翼板,其中:所述第一折叠侧翼板的顶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所述翻转顶板可折叠相连;所述第二折叠侧翼板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翻转底板上。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滑块,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翻转顶板的底面上靠近边部的位置,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侧翼板顶端的边部位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沿所述滑槽滑动。优选地,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翻转油缸,所述翻转底板上设置有连接臂,其中: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七字形连接端,所述翻转油缸的伸缩端连接在所述七字形连接端上。优选地,所述厢房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齿轮、限位安装架和限位齿条,其中:所述限位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侧翼板底端的边部位置,所述限位安装架连接设置在所述翻转底板的边部位置,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齿条相连,所述限位齿条穿过所述限位安装架且能在所述限位安装架内滑动,所述限位齿条能与所述限位齿轮相啮合。优选地,所述升降立柱上可转动连接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其中:所述上侧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下侧板内部且能相对于所述下侧板伸缩;所述上侧板与所述升降立柱伸缩端的侧面可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升降立柱的伸缩端同步升降;所述下侧板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下部区段上。优选地,所述底盘整体设置为桁架结构,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底盘形成移动底盘,所述固定底板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置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设置有抽拉式牵引架,所述抽拉式牵引架相对于所述容纳仓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底盘的两侧可折叠设置有平开式支撑臂,所述平开式支撑臂设置在所述翻转底板的下方,所述平开式支撑臂用于支撑完全打开的翻转底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包括底盘和厢房,所述厢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底盘用于支撑厢房,支撑稳固,厢房用于居住、娱乐、盛放物品等;所述厢房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相连且能带动所述顶板升降,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折叠侧翼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折叠侧翼板与所述底板的两侧相连,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折叠侧翼板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作用下勿需额外吊挂顶板便可实现打开和折叠,并且在所述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完全打开后,所述底盘支撑整个厢房,所述升降立柱支撑顶板,支撑稳固;本技术不但能够实现折叠,而且折叠过程较为方便,同时在完全打开时,支撑稳固,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完全折叠的厢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半折叠的厢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完全打开的厢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限位装置、连接臂和翻转油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限位装置、连接臂和翻转油缸的另一实施方式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底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盘;11-平开式支撑臂;2-厢房;21-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厢房(2),所述厢房(2)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其中:/n所述厢房(2)包括底板(21)和顶板(24),所述底板(21)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升降立柱(23),所述升降立柱(23)的顶端与所述顶板(24)相连且能带动所述顶板(24)升降,所述底板(21)的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折叠侧翼板(22),所述底板(21)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折叠侧翼板(22)与所述顶板(24)的两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厢房(2),所述厢房(2)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其中:
所述厢房(2)包括底板(21)和顶板(24),所述底板(21)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升降立柱(23),所述升降立柱(23)的顶端与所述顶板(24)相连且能带动所述顶板(24)升降,所述底板(21)的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折叠侧翼板(22),所述底板(21)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折叠侧翼板(22)与所述顶板(24)的两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4)包括固定顶板(241),所述固定顶板(241)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设置有翻转顶板(242),所述底板(21)包括固定底板(211),所述固定底板(211)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设置有翻转底板(212),其中:
所述折叠侧翼板(22)的顶端与对应翻转顶板(242)可转动连接;
所述折叠侧翼板(22)的底端与对应翻转底板(212)可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立柱(23)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211)上,所述升降立柱(23)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顶板(241)相连且能带动所述固定顶板(241)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侧翼板(22)包括可转动相连的第一折叠侧翼板(221)和第二折叠侧翼板(222),其中:
所述第一折叠侧翼板(221)的顶端通过连接件(3)与对应所述翻转顶板(242)可折叠相连;
所述第二折叠侧翼板(222)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翻转底板(2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升降型移动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板(31)和滑块(32),其中:
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所述翻转顶板(242)的底面上靠近边部的位置,所述滑块(32)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侧翼板(221)顶端的边部位置,所述连接板(31)上设置有滑槽(311),所述滑块(32)置于所述滑槽(311)内且能沿所述滑槽(31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唐海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