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99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涉及建筑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顶棚,顶棚上设置有立柱,立柱垂直且可拆卸连接至顶棚上,顶棚上且相邻于立柱所在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榫头,顶棚上且相对于榫头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与榫头相配合的卯眼,相邻顶棚之间通过榫头和卯眼拼接而成。当需要使用顶棚时,将榫头插接至卯眼中,榫头和卯眼咬合在一起,进而将相邻的顶棚固定在一起,此时可根据实况调整拼接的顶棚数量,提高对顶棚的利用率。可拆卸连接的立柱便于立柱于顶棚上的拆装,将立柱于顶棚上拆下,将相邻顶棚之间的榫头于卯眼内脱离,即可将相邻的顶棚进行拆解,其操作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

A temporary ceiling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各类工程施工加快步伐,在工地上往往需要临时存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砖瓦等等,以便有效的管理材料。因此为了便于在工地上现场管理相关的建筑材料,往往需要在工地上搭建临时顶棚。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80985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可移动式钢架顶棚,包括两层钢架顶棚,钢架顶棚分别用立柱支撑在轨道上,轨道为三角形的角钢,并且将轨道铺设在埋在地表面的基础部件上;钢架顶棚包括上层钢架顶棚和下层钢架顶棚两层,这两层顶棚通过各自对应的立柱支撑,每根立柱都通过下端设有的滑轮在轨道上移动,其中在每道基础部件上铺设两条轨道。本技术具有施工简单、轻巧适用、外形美观、经济耐用、安全环保等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更换施工场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钢架顶棚在搬运过程中占用空间大,运输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包括顶棚,顶棚靠近地面的面上设置有立柱,立柱垂直且可拆卸连接至顶棚上,顶棚上且相邻于立柱所在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榫头,顶棚上且相对于榫头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与榫头相配合的卯眼,相邻顶棚之间通过榫头和卯眼拼接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顶棚时,将榫头插接至卯眼中,榫头和卯眼咬合在一起,进而将相邻的顶棚固定在一起。此时可根据建筑材料的堆放情况增加或减小相应的拼接的顶棚数量,提高对顶棚的利用率。可拆卸连接的立柱便于立柱于顶棚上的拆装,当需要将顶棚运送至其他施工场地时,将立柱于顶棚上拆下,将相邻顶棚之间的榫头于卯眼内脱离,即可将相邻的顶棚进行拆解,其操作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顶棚朝向立柱的面上平行且相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平行于立柱高度方向设置,立柱朝向顶棚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固定板插接的插槽,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板锁定至插槽内的锁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插接于插槽内,锁定件便于将固定板锁定至插槽内,提高固定板于插槽内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立柱与顶棚之间的固定效果。插接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锁定件包括设置滑动连接于立柱内且位于两固定板之间的两锁定块,两锁定块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且滑动方向垂直于固定板,固定板朝向锁定块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定块卡接的卡槽,立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锁定块相对移动并卡接至卡槽内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带动驱动组件驱使锁定块于滑槽内移动,两锁定块沿相反的方向移动,朝向靠近各自相对应的卡槽方向移动,直至锁定块卡接至对应的卡槽内,锁定块可防止固定板于插槽内脱落,进一步提高固定板于插槽内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内的齿轮和与齿轮啮合设置的两齿条,立柱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齿轮和两齿条的槽体,齿条抵接至槽体内壁上且与槽体滑动配合,齿条靠近立柱的端部与锁定块固定连接,滑槽与槽体连通设置,齿条长度方向与固定板垂直设置,立柱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与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立柱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两齿条沿相反的方向运动,齿条运动进而驱动锁定块移动并卡接至卡槽内,以实现同步驱动两锁定块卡接于相对应的卡槽内,整个驱动组件具有良好的自驱动性,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于立柱外的端部设置有便于调节转动轴的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手柄以驱动转动轴转动,以达到提高操作便捷性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槽朝向锁定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锁定块吸附的磁铁块,锁定块设置为被磁铁块吸附的金属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块吸附锁定块,将其更好的卡接至卡槽内,进一步提高对固定板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立柱靠近地面的端部设置有承重脚轮,承重脚轮通过螺栓固定至立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脚轮可承受顶棚和立柱的重力,也便于顶棚的移动,尤其是顶棚内放置有大型建材时,可直接将顶棚通过承重脚轮移动,方便吊车对大型建材进行吊运。承重脚轮在使用时配备有刹车器具,可在顶棚使用时固定至所需位置,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顶棚背离立柱的面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槽,排水槽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天气时,倾斜设置的排水槽便于将雨水顺利排下,防止雨水沉积在顶棚上,增强顶棚的排水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需要使用顶棚时,将榫头插接至卯眼中,榫头和卯眼咬合在一起,进而将相邻的顶棚固定在一起,此时可根据建材的堆放情况增加或减小相应的拼接的顶棚数量,提高对顶棚的利用率。可拆卸连接的立柱便于立柱于顶棚上的拆装,当需要将顶棚运送至其他施工场地时,将立柱于顶棚上拆下,将相邻顶棚之间的榫头于卯眼内脱离,即可将相邻的顶棚进行拆解,其操作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展示固定板与插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展示立柱内的剖视图;图4时本技术用于展示固定板与驱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棚;2、立柱;3、榫头;4、卯眼;5、固定板;6、插槽;7、锁定块;8、卡槽;9、齿轮;10、齿条;11、转动轴;12、手柄;13、磁铁块;14、承重脚轮;15、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如图1所示,包括顶棚1,顶棚1为平整式顶棚1,顶棚1靠近地面的面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2,立柱2的一端垂直且可拆卸连接至顶棚1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顶棚1上且相邻于立柱2所在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榫头3,榫头3为长条状,顶棚1上且相对于榫头3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与榫头3相配合的卯眼4,相邻顶棚1之间通过榫头3和卯眼4拼接而成。当需要使用顶棚1时,将榫头3插接至卯眼4中,榫头3和卯眼4咬合在一起,进而将相邻的顶棚1固定在一起,此时可根据建材的堆放情况增加或减小相应的拼接的顶棚1数量,提高对顶棚1的利用率。可拆卸连接的立柱2便于立柱2于顶棚1上的拆装,当需要将顶棚1运送至其他施工场地时,将立柱2于顶棚1上拆下,将相邻顶棚1之间的榫头3于卯眼4内脱离,即可将相邻的顶棚1进行拆解,其操作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如图1所示,为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况移动顶棚1,立柱2靠近地面的端部设置有承重脚轮14,承重脚轮14通过螺栓固定至立柱2上。承重脚轮14可承受顶棚1和立柱2的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包括顶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靠近地面的面上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垂直且可拆卸连接至顶棚(1)上,所述顶棚(1)上且相邻于立柱(2)所在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榫头(3),所述顶棚(1)上且相对于榫头(3)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与榫头(3)相配合的卯眼(4),相邻所述顶棚(1)之间通过榫头(3)和卯眼(4)拼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包括顶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靠近地面的面上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垂直且可拆卸连接至顶棚(1)上,所述顶棚(1)上且相邻于立柱(2)所在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榫头(3),所述顶棚(1)上且相对于榫头(3)所在的面上设置有与榫头(3)相配合的卯眼(4),相邻所述顶棚(1)之间通过榫头(3)和卯眼(4)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朝向立柱(2)的面上平行且相对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平行于立柱(2)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立柱(2)朝向顶棚(1)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固定板(5)插接的插槽(6),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板(5)锁定至插槽(6)内的锁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滑动连接于立柱(2)内且位于两固定板(5)之间的两锁定块(7),两所述锁定块(7)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且滑动方向垂直于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朝向锁定块(7)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定块(7)卡接的卡槽(8),所述立柱(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锁定块(7)相对移动并卡接至卡槽(8)内的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临时用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