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8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包括:a、配合料:按配方原料准确称量,将称好的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乙烯着色母料依次加入混合机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合;b、加料、塑化:将配好的料加入注吹机料斗内,通过多段加热和螺杆的转动输送、搅拌作用完成塑化;c、注射:熔融的塑化料通过大喷嘴注入分料器内,再经过分料器注入注射模型中的芯棒上,制成型坯,经适度冷却使型坯表面固化,此时瓶颈已完成成型;d、吹塑:打开压机,升起中心塔台及相连的模芯棒,芯棒夹持着型坯转入吹塑模,然后关闭吹塑模;从芯棒通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将型坯吹涨并紧贴吹塑模型腔内壁,经短暂冷却定型成塑料瓶型;e、脱瓶;f、包装。

A processing method of medical plastic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药用塑料瓶是吹塑加工成型的塑料瓶,用来包装药品,药液,溶剂,化学试剂的塑料容器。药用塑料瓶一般采用PE、PP、PET等材质,具有不易破损、密封性能好、防潮、卫生,符合药品包装的特殊要求等优点,可不经清洗、烘干既可直接用于药品包装,是一种优良的药用包装容器,广泛用于口服固体药品(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和口服液体药品(如糖浆剂、酊水剂等)的包装,与其他塑料中空包装容器相比药用塑料瓶有许多特殊的地方;塑料瓶在生产时需要进行注塑,为提升注塑的准确性,融化后的塑料需要先加入到分料器内后注入到模具内,分料器工作时其出口处开启指定时间,以将塑料滴出,由于分料器的内壁直径相同,从分料器内排出的塑料量为定值,只能往一种规格的模具内注塑,适用范围狭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包括:a、配合料:按配方原料准确称量,将称好的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乙烯着色母料依次加入混合机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合;b、加料、塑化:将配好的料加入注吹机料斗内,通过多段加热和螺杆的转动输送、搅拌作用完成塑化;c、注射:熔融的塑化料通过大喷嘴注入分料器内,再经过分料器注入注射模型中的芯棒上,制成型坯,经适度冷却使型坯表面固化,此时瓶颈已完成成型;d、吹塑:打开压机,升起中心塔台及相连的模芯棒,芯棒夹持着型坯转入吹塑模,然后关闭吹塑模;从芯棒通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将型坯吹涨并紧贴吹塑模型腔内壁,经短暂冷却定型成塑料瓶型;e、脱瓶:吹制结束,塔台升起,塔台及相连的芯棒又夹持着瓶子转入脱瓶工位,由一组对应的脱瓶板卡住瓶颈,将瓶子从芯棒上脱离,输送至传送带上;f、包装:在传送带上目测合格的塑料瓶,经适当冷却后,逐个通过自动计数器,落入清洁、干燥、无污染、具有规定厚度和足够强度的塑料袋内包装;塑料袋内放入合格证后扎口,随后通过物料通道送出洁净车间,用清洁、干燥、不受污染、具有一定强度编的织袋外包;其中,所述步骤c中的分料器包括储料桶、设于所述储料桶底部的安装块及设于所述安装块底部的输料管,所述安装块内设有通腔,所述储料桶与所述输料管通过所述通腔与相连通,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凹槽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挡板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可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往所述第一活动腔外侧运动;在分料器使用时,根据模具的实际大小,转动转盘,使转盘推动第二连接杆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二连接杆推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挡板移动,使第一挡板往上翻转,第一挡板将通腔部分面积遮挡,缩小通腔面积,控制空腔内的流量;熔融的塑化料进入到储料桶内后,沿储料桶内壁往下滑落,使塑化料通过通腔从输料管内排出,将塑化料加在模具内,完成塑料瓶的初步定型。在第一挡板作用下,对空腔的直径进行调整,使输料管在开启相同时间内有不同的流量,提升分料器的适用范围,使分料器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模具;通过翻转第一挡板的方式对通腔直径进行调整,使第一挡板在通腔内处于倾斜状态,使塑化料从第一挡板顶面滑落,使塑化料更为顺畅的流下;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第一挡板的相互配合下,实现挡板0-90°之间的角度翻转,较多的增加通腔直径的选择,使分料器适应更多种模具;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对第一挡板的角度进行控制,使第一挡板根据需要转动至适宜位置上,以便对通腔的内径做调整,使分料器的使用更为方便。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温度为185-245℃,加热时长为30min。所述步骤d中的吹风压力为0.9-1.25MPa,吹气时长为1-2s。所述步骤d中合模时长为1-2s,保压时间为2-4s。所述步骤d中的冷却时长为1-2s。所述转盘顶部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顶部设有弧面;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设有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伸缩杆组件;在对第一挡板角度进行调整时,推动转盘使转盘在第一活动槽内转动,转盘转动时带动第二限位块转动,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相接触,第一限位块将第二限位块推入至第二活动槽内,使转盘顺溜转动,依靠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碰撞产生的阻力感对转盘转动的角度进行控制;当转盘转动至合适角度后,伸缩杆组件将第二限位块支撑,使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接触,将转盘固定;滑槽对滑块移动的最大距离做限定,防止转盘过度移动,对转盘和连接杆起保护作用;通过在第一限位块顶部设置弧面的方式,使第二限位块在与第一限位块相接触后更易推动第二限位块往第二活动槽内运动,从而使转盘转动指定角度推动第一挡板往上翻转指定角度;在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使推动转盘转动时感受到明显的阻力感,使每次第二限位块从第一限位块上经过后给使用者提供信号,从而根据第二限位块运动的行程对第一挡板的翻转角度进行控制,提升第一挡板对通腔内径的控制效果;在伸缩杆组件的相互配合下,使第二限位块根据需要进入到第二活动槽内,以便在转盘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转盘固定,为第一挡板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所述输料管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第二挡板,所述输料管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接料盒,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挡板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一推杆;模具经过输料管下方时,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带动第一推杆与第三连接杆相接触,第三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使第二挡板从开口处移出,输料管处于开启状态,使塑化料从输料管内流出,塑化料掉落在模具上,当第一推杆与第三连接杆脱出接触后,在扭簧弹力下带动第三连接杆往回转动,使第二挡板重新进入到开口内,将输料管封闭,实现输料管的间歇性开关;通过第一推杆与第三连接杆的相互配合,使传动板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时即可完成输料管的开启动作,同时在传动板与第一推杆的相互配合下,使输料管每间隔相同的时间开启,使出料管开启时间与模具移动间隔时间相对,以便将塑化料加入到模具内;通过接料盒对第二挡板开启时甩出的塑化料进行收集,避免塑化料直接掉落在地面或传送带上,以便对第二挡板上掉落的塑化料进行收集;在扭簧与第一推杆的相互配合下,实现第二挡板的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防止模具未运动至输料管下方时塑化料从输料管内掉出,减少塑化料的浪费,降低后期清理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a、配合料:按配方原料准确称量,将称好的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乙烯着色母料依次加入混合机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合;/nb、加料、塑化:将配好的料加入注吹机料斗内,通过多段加热和螺杆的转动输送、搅拌作用完成塑化;/nc、注射:熔融的塑化料通过大喷嘴注入分料器内,再经过分料器注入注射模型中的芯棒上,制成型坯,经适度冷却使型坯表面固化,此时瓶颈已完成成型;/nd、吹塑:打开压机,升起中心塔台及相连的模芯棒,芯棒夹持着型坯转入吹塑模,然后关闭吹塑模;从芯棒通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将型坯吹涨并紧贴吹塑模型腔内壁,经短暂冷却定型成塑料瓶型;/ne、脱瓶:吹制结束,塔台升起,塔台及相连的芯棒又夹持着瓶子转入脱瓶工位,由一组对应的脱瓶板卡住瓶颈,将瓶子从芯棒上脱离,输送至传送带上;/nf、包装:在传送带上目测合格的塑料瓶,经适当冷却后,逐个通过自动计数器,落入清洁、干燥、无污染、具有规定厚度和足够强度的塑料袋内包装;塑料袋内放入合格证后扎口,随后通过物料通道送出洁净车间,用清洁、干燥、不受污染、具有一定强度编的织袋外包;/n其中,所述步骤c中的分料器包括储料桶(1)、设于所述储料桶(1)底部的安装块(2)及设于所述安装块(2)底部的输料管(3),所述安装块(2)内设有通腔,所述储料桶(1)与所述输料管(3)通过所述通腔与相连通,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1),所述凹槽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挡板(2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4)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接杆(24)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3)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安装块(2)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可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23)往所述第一活动腔外侧运动;在分料器使用时,根据模具的实际大小,转动转盘(4),使转盘(4)推动第二连接杆(23)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二连接杆(23)推动第一连接杆(24)和第一挡板(21)移动,使第一挡板(21)往上翻转,第一挡板(21)将通腔部分面积遮挡,缩小通腔面积,控制空腔内的流量;熔融的塑化料进入到储料桶(1)内后,沿储料桶(1)内壁往下滑落,使塑化料通过通腔从输料管(3)内排出,将塑化料加在模具内,完成塑料瓶的初步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配合料:按配方原料准确称量,将称好的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乙烯着色母料依次加入混合机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合;
b、加料、塑化:将配好的料加入注吹机料斗内,通过多段加热和螺杆的转动输送、搅拌作用完成塑化;
c、注射:熔融的塑化料通过大喷嘴注入分料器内,再经过分料器注入注射模型中的芯棒上,制成型坯,经适度冷却使型坯表面固化,此时瓶颈已完成成型;
d、吹塑:打开压机,升起中心塔台及相连的模芯棒,芯棒夹持着型坯转入吹塑模,然后关闭吹塑模;从芯棒通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将型坯吹涨并紧贴吹塑模型腔内壁,经短暂冷却定型成塑料瓶型;
e、脱瓶:吹制结束,塔台升起,塔台及相连的芯棒又夹持着瓶子转入脱瓶工位,由一组对应的脱瓶板卡住瓶颈,将瓶子从芯棒上脱离,输送至传送带上;
f、包装:在传送带上目测合格的塑料瓶,经适当冷却后,逐个通过自动计数器,落入清洁、干燥、无污染、具有规定厚度和足够强度的塑料袋内包装;塑料袋内放入合格证后扎口,随后通过物料通道送出洁净车间,用清洁、干燥、不受污染、具有一定强度编的织袋外包;
其中,所述步骤c中的分料器包括储料桶(1)、设于所述储料桶(1)底部的安装块(2)及设于所述安装块(2)底部的输料管(3),所述安装块(2)内设有通腔,所述储料桶(1)与所述输料管(3)通过所述通腔与相连通,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1),所述凹槽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挡板(2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4)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接杆(24)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3)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安装块(2)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可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23)往所述第一活动腔外侧运动;在分料器使用时,根据模具的实际大小,转动转盘(4),使转盘(4)推动第二连接杆(23)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二连接杆(23)推动第一连接杆(24)和第一挡板(21)移动,使第一挡板(21)往上翻转,第一挡板(21)将通腔部分面积遮挡,缩小通腔面积,控制空腔内的流量;熔融的塑化料进入到储料桶(1)内后,沿储料桶(1)内壁往下滑落,使塑化料通过通腔从输料管(3)内排出,将塑化料加在模具内,完成塑料瓶的初步定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温度为185-245℃,加热时长为30min。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吹风压力为0.9-1.25MPa,吹气时长为1-2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进陈岳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诺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