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体对接焊对中自动调节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筒体对接焊对中自动调节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起重机高扬程卷筒、风力发电机塔节等筒体部分长度通常都比较长,一张钢板直接卷制成筒体长度一般都不够,往往需要经多节筒体进行对接焊而成。筒体对接焊前需要由铆工拼装成一体,再交由筒体焊接机焊接成形,筒体拼装的重点是将两个筒体中心对正后,采用点焊方式固定。如何高效、精确地将两个筒体联接起来是困扰筒体制造过程的难题。在现有技术情况下,筒体拼前拼装只能采用机械+人工方式,横向拼装对中操作极困难,精度极差,因此,目前筒体对接多采用竖拼方式,即先将一节筒体剖口端向上竖放、固定于地面或工装平台上,再用吊车将另一节筒体剖口端朝下吊起,对上下节筒体,通过移动吊车或人工推动方式调整,并在靠尺检测对中精度,确定调整对中偏差与筒间间隙达要求后,在接缝外圆四周均布焊接多个定位块,将上、下节筒体焊接固定成一体,最后将筒体放倒并吊上筒体滚焊台车实施焊接,完成焊接后,经火焰切割去除定位块,并打磨清除焊疤。该方式应用于尺寸小、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对接焊对中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筒体安装步骤,将两个位置相对设置的对中自动调节装置复位,将待对接焊的筒体分别放置在两个对中自动调节装置上,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托轮(2.2)与筒体外表面接触,且筒体的中心线与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纵移联动调节螺杆(8)方向一致,分别将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放置在两个对中自动调节装置上的筒体末端上方,且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发射模块(9.1)分别朝向对方的激光接收模块(9.2)、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发射模块(9.1)激光光束与各自所在筒体的中轴线平行;/n激光对准偏差检测步骤,分别标定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与各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对接焊对中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筒体安装步骤,将两个位置相对设置的对中自动调节装置复位,将待对接焊的筒体分别放置在两个对中自动调节装置上,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托轮(2.2)与筒体外表面接触,且筒体的中心线与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纵移联动调节螺杆(8)方向一致,分别将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放置在两个对中自动调节装置上的筒体末端上方,且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发射模块(9.1)分别朝向对方的激光接收模块(9.2)、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发射模块(9.1)激光光束与各自所在筒体的中轴线平行;
激光对准偏差检测步骤,分别标定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与各自所在筒体的待焊接剖口端面的距离,开启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发射模块(9.1),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的激光接收模块(9.2)接收到对方发射的激光光束检测到两筒体轴线在水平、竖直方向的错位与角度偏差值,以及对接剖口面间隙偏差值;
对准调节步骤,根据所述激光对准偏差检测步骤得到的两筒体轴线在水平、竖直方向的错位与角度偏差值,以及对接剖口面间隙偏差值,对应启动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纵向调节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和筒体转动驱动机构调整两筒体轴线在水平、竖直方向的错位与角度偏差值,以及对接剖口面间隙偏差值,使两筒体的待焊接剖口端面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对接焊对中自动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两个激光对中仪装置信号相连、且与所述对中自动调节装置的纵移联动调节螺杆(8)、横移联动调节螺杆、托轮(2.2)回转装置以及托轮(2.2),所述激光对准偏差检测步骤检测到的两筒体轴线在水平、竖向的错位与角度偏差值,以及对接剖口面间隙偏差值输入至所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纵向调节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和筒体转动驱动机构启动调整两筒体位置,使两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健炜,李泽军,何琼,罗永川,李健,马世昶,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