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
,具体为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包括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检测、汽车整车装配和汽车整车检测等,通常汽车零部件的制造需要用模具来加工,然后再用各种加工设备,对其进行打孔、打磨、去毛刺、修边等精细加工,其中由于孔是用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连接的,故打孔时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打孔工作主要是通过钻头的高速旋转来完成,故打孔质量将直接受到钻头的影响。现在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孔时,多是依靠于手动上下料或用机械臂上下料,而无法实现流水线式的连续化打孔加工,这种方式在打孔作业中,势必会被淘汰,人工上下料或者用机械臂上下料,在卸料取料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间隙,故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包括移动箱体、行走机构、承托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移动箱体的上方开设有滑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包括移动箱体(1)、行走机构(5)、承托机构(26)和压紧机构(4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体(1)的上方开设有滑动槽(2),且滑动槽(2)的内侧槽壁均设置有齿槽(3),所述齿槽(3)的槽内安装有行走机构(5),所述移动箱体(1)的一侧下方固定有第一底板(22),且第一底板(22)的另一侧下方固定有第二底板(23),所述移动箱体(1)的下方内侧滑动安装有滑移板(24),且滑移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5),所述第二底板(23)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底板(2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槽(41),且第二底板(23)的上表面远离第一底板(22)的一侧设置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包括移动箱体(1)、行走机构(5)、承托机构(26)和压紧机构(4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体(1)的上方开设有滑动槽(2),且滑动槽(2)的内侧槽壁均设置有齿槽(3),所述齿槽(3)的槽内安装有行走机构(5),所述移动箱体(1)的一侧下方固定有第一底板(22),且第一底板(22)的另一侧下方固定有第二底板(23),所述移动箱体(1)的下方内侧滑动安装有滑移板(24),且滑移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5),所述第二底板(23)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底板(2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槽(41),且第二底板(23)的上表面远离第一底板(22)的一侧设置有切槽(42),所述承托机构(26)分别通过滑槽(25)和移动槽(41)安装在滑移板(24)和第二底板(23)上,所述承托机构(26)包括第一液压座(27)、第一液压控制杆(28)、第一抬板(29)、第二液压座(30)、第二液压控制杆(31)、第二抬板(32)和承托板(33),所述第一液压座(27)的底部滑动配合在滑槽(25)中,且第一液压座(27)的上方等距离安装有第一液压控制杆(28),所述第一液压控制杆(28)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抬板(29),且第一抬板(29)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承托板(33),所述第二液压座(30)的底部滑动配合在移动槽(41)中,且第二液压座(30)的上方等距离安装有第二液压控制杆(31),所述第二液压控制杆(3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抬板(32),所述承托板(33)的板内等距离开设有轮槽(34),且轮槽(34)的槽内安装有移位轮组(35),所述切槽(42)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压紧机构(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5)包括支撑板(6)、旋转电机(7)、旋转轴(8)和齿轮(9),所述支撑板(6)安置在滑动槽(2)中,且支撑板(6)的上表面安装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8),且旋转轴(8)从支撑板(6)的板内贯穿,所述旋转轴(8)的底部固定有齿轮(9),且齿轮(9)与齿槽(3)之间尺寸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前端上方固定有打孔电机(10),且打孔电机(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轴套(11),所述打孔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打孔带动轴(12),且打孔带动轴(12)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