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68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安装有一号流量计,一号流量计上方循环水管上通过安装机构连接有储药机构,储药机构下端连接有加药机构,储药机构下方一侧设置有备用搅拌动力结构,备用搅拌动力结构设置在储药机构内部的部分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储药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弧形焊接板,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有一号流量计,能够实时监控循环水管内部水的流量,根据水流量的多少判断循环水是否出现水中硬的情况,通过动力机构上连接管道连接的外设增压设备,对药液箱内部增压,从而推动推板下移,使得药液在推板的压力作用下从药液管输送至循环水管。

An automatic dosing device for circulating water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央空调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生活中,中央空调循环水是以自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流速、浓度)改变时,水质多表现为不稳定的状态,就会发生结垢、腐蚀、生物粘泥等现象,如不进行适当的水处理,势必会引起管道堵塞、腐蚀泄漏、换热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根据空调水管道内部堵塞情况定期添加药液,使得空调循环水得以处理,避免上述情况,其中,传统的加药装置的进液口等大多采用旋转钮盖螺纹连接,此种设计,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旋转扭盖容易出现松动,从而导致进液口不具有密封性,且空调管道不是频繁堵塞,因此无需频繁加液,故而进液口采用更稳固定的密封方式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此外现有的空调循环水加药系统中例如专利文献CN201250149Y,CN207259244U中均需要设置电驱动搅拌系统防止药液沉淀以防止影响清除效果,还设置不仅在加药前需要摇匀等待不能立即实施清洗,而且还需要配备电机,成本较高,此外还需要在循环水系统中加入额外的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来作为评判药液加注量的反馈,但是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测量容易受到瞬时循环水系统冲击产生不稳定数值,因此有可能在循环水系统工作不稳定的特定时间段内其测量数值并不可靠,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管,该循环水管选取为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垂直于地面段,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上安装有一号流量计,所述一号流量计上方循环水管上通过安装机构连接有储药机构,所述储药机构下端连接有加药机构,所述储药机构下方一侧设置有备用搅拌动力结构,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设置在储药机构内部的部分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储药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弧形焊接板,所述弧形焊接板设置在循环水管的外部且与循环水管之间焊接,所述弧形焊接板上远离循环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四角上均开凿有安装孔;所述储药机构包括药液箱,所述药液箱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药液箱的进液口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所述药液箱上靠近安装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上均插设有螺纹柱,所述安装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纹柱与安装孔可拆式连接,在循环水管中对应弧形焊接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波轮,在上述两者的连接处以及安装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贯穿开设有一波轮转轴通孔,该通孔贯穿弧形焊接板与连接板以及安装板,波轮转轴贯穿该通孔中并深入到药液箱的底部,该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叶片,波轮转轴轴体上远离循环水管的端部设置有一转速传感器;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液管,所述药液管与药液箱之间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上安装有二号流量计,所述二号流量计上方药液管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所述药液管上远离药液箱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环与循环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上靠近循环水管的部分上安装有一号单向阀;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包括隔音外壳,所述隔音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机外壳,所述隔音外壳与电机外壳均与药液箱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外壳与电机外壳上远离药液箱的一侧之间连接有若干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与电机外壳之间内外连通,所述电机外壳与隔音外壳之间设置有若干消音棉,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设置有两块,所述传动板分别设置在药液箱的侧壁上且与药液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上靠近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传动板与限位板的长度均与药液箱的长度相同,所述限位板上方传动板上均开凿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均通过导向块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穿插设置有若干恒压管,所述恒压管与推板连接处均通过密封环连接,所述恒压管的两端均连接有防护套环;将动力机构中的连接管道等替换成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上下移动,此种设计,无需增加其他外设设备,能够减少成本,且在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上移的过程中,开启二号电磁阀同样可以将推板上方药液箱内部的压力排出,所述连接管道一侧防护外壳上穿插设置有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一端药液箱内部连通,所述泄压管道上设置有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流量计、二号流量计、搅拌电机、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转速传感器均与空调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穿插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与增压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上靠近药液箱的一端通过焊接管道与药液箱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设置在药液箱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三号单向阀。优选的是所述恒压管上靠近搅拌轴的部分上均安装有二号单向阀。优选的是所述搅拌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部分设置在药液箱内部。优选的是所述波轮转轴在通孔的两个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循环水中设置波轮配合贯穿入药液箱中的转轴叶片和转速传感器,使得循环水流速判断可靠性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电力,并增加传感器更换的便利性。2、本装置恒压管道以及恒压管道上二号单向阀的设计,能够在推板回复原位的过程中使得推板下方的药液箱内部压力恒定,备用搅拌动力结构中的搅拌电机则能够时刻带动搅拌轴转动,防止药液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在动力机构上设置有泄压管道以及二号电磁阀,能够在每次加药之后减小推板上方药液箱的内部压力,防止出现压力过大导致爆炸的情况;3、进液口通过环氧树脂胶进行密封,相比较传统的采用旋转扭盖螺纹连接,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松动,从而使得进液口不具有密封性,且本申请中无需频繁加药,因此通过环氧树脂胶进行密封之后,无需去担心在使用过程中进液口出现不密封的问题,因此此种设计更加具有密封性,且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板与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板的局部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循环水管;2、一号流量计;3、安装机构;31、弧形焊接板;32、连接板;33、安装孔;4、储药机构;41、药液箱;42、安装板;43、螺纹柱;5、加药机构;51、药液管;52、二号流量计;53、一号电磁阀;54、一号单向阀;55、连接套环;6、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1、隔音外壳;62、电机外壳;63、通风管道;64、搅拌电机;65、搅拌轴;7、传动机构;71、传动板;72、限位板;73、导向槽;74、导向块;75、推板;76、恒压管;77、防护套环;78、密封环;79、二号单向阀;8、动力机构;81、防护外壳;82、连接管道;83、焊接管道;84、三号单向阀;85、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管(1),该循环水管(1)选取为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垂直于地面段,循环水管(1),所述循环水管(1)上安装有一号流量计(2),所述一号流量计(2)上方循环水管(1)上通过安装机构(3)连接有储药机构(4),所述储药机构(4)下端连接有加药机构(5),所述储药机构(4)下方一侧设置有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设置在储药机构(4)内部的部分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7),所述储药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8);/n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弧形焊接板(31),所述弧形焊接板(31)设置在循环水管(1)的外部且与循环水管(1)之间焊接,所述弧形焊接板(31)上远离循环水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四角上均开凿有安装孔(33);/n所述储药机构(4)包括药液箱(41),所述药液箱(41)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药液箱(41)的进液口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所述药液箱(41)上靠近安装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四角上均插设有螺纹柱(43),所述安装板(42)与连接板(32)之间通过螺纹柱(43)与安装孔(33)可拆式连接,在循环水管(1)中对应弧形焊接板(31)与连接板(3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波轮,在上述两者的连接处以及安装板(42)与连接板(32)的连接处贯穿开设有一波轮转轴通孔,该通孔贯穿弧形焊接板(31)与连接板(32)以及安装板(42),波轮转轴贯穿该通孔中并深入到药液箱(41)的底部,该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叶片,波轮转轴轴体上远离循环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一转速传感器;/n所述加药机构(5)包括药液管(51),所述药液管(51)与药液箱(41)之间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51)上安装有二号流量计(52),所述二号流量计(52)上方药液管(51)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53),所述药液管(51)上远离药液箱(4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环(55)与循环水管(1)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51)上靠近循环水管(1)的部分上安装有一号单向阀(54);/n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包括隔音外壳(61),所述隔音外壳(61)内部设置有电机外壳(62),所述隔音外壳(61)与电机外壳(62)均与药液箱(4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外壳(61)与电机外壳(62)上远离药液箱(41)的一侧之间连接有若干通风管道(63),所述通风管道(63)与电机外壳(62)之间内外连通,所述电机外壳(62)与隔音外壳(61)之间设置有若干消音棉,所述电机外壳(6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64);/n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传动板(71),所述传动板(71)设置有两块,所述传动板(71)分别设置在药液箱(41)的侧壁上且与药液箱(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71)上靠近搅拌轴(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2),所述传动板(71)与限位板(72)的长度均与药液箱(41)的长度相同,所述限位板(72)上方传动板(71)上均开凿有若干导向槽(73),所述导向槽(73)上均通过导向块(74)滑动连接有推板(75),所述推板(75)上穿插设置有若干恒压管(76),所述恒压管(76)与推板(75)连接处均通过密封环(78)连接,所述恒压管(76)的两端均连接有防护套环(77);/n将动力机构(8)中的连接管道(82)等替换成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推板(75)固定连接,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75)上下移动,此种设计,无需增加其他外设设备,能够减少成本,且在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75)上移的过程中,开启二号电磁阀(85)同样可以将推板(75)上方药液箱(41)内部的压力排出,所述连接管道(82)一侧防护外壳(81)上穿插设置有泄压管道(85),所述泄压管道(85)一端药液箱(41)内部连通,所述泄压管道(85)上设置有二号电磁阀(86),所述一号流量计(2)、二号流量计(52)、搅拌电机(64)、一号电磁阀(53)和二号电磁阀(86)、转速传感器均与空调控制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管(1),该循环水管(1)选取为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垂直于地面段,循环水管(1),所述循环水管(1)上安装有一号流量计(2),所述一号流量计(2)上方循环水管(1)上通过安装机构(3)连接有储药机构(4),所述储药机构(4)下端连接有加药机构(5),所述储药机构(4)下方一侧设置有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设置在储药机构(4)内部的部分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7),所述储药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8);
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弧形焊接板(31),所述弧形焊接板(31)设置在循环水管(1)的外部且与循环水管(1)之间焊接,所述弧形焊接板(31)上远离循环水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四角上均开凿有安装孔(33);
所述储药机构(4)包括药液箱(41),所述药液箱(41)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药液箱(41)的进液口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所述药液箱(41)上靠近安装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四角上均插设有螺纹柱(43),所述安装板(42)与连接板(32)之间通过螺纹柱(43)与安装孔(33)可拆式连接,在循环水管(1)中对应弧形焊接板(31)与连接板(3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波轮,在上述两者的连接处以及安装板(42)与连接板(32)的连接处贯穿开设有一波轮转轴通孔,该通孔贯穿弧形焊接板(31)与连接板(32)以及安装板(42),波轮转轴贯穿该通孔中并深入到药液箱(41)的底部,该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叶片,波轮转轴轴体上远离循环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一转速传感器;
所述加药机构(5)包括药液管(51),所述药液管(51)与药液箱(41)之间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51)上安装有二号流量计(52),所述二号流量计(52)上方药液管(51)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53),所述药液管(51)上远离药液箱(4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环(55)与循环水管(1)相互连通,所述药液管(51)上靠近循环水管(1)的部分上安装有一号单向阀(54);
所述备用搅拌动力结构(6)包括隔音外壳(61),所述隔音外壳(61)内部设置有电机外壳(62),所述隔音外壳(61)与电机外壳(62)均与药液箱(4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外壳(61)与电机外壳(62)上远离药液箱(41)的一侧之间连接有若干通风管道(63),所述通风管道(63)与电机外壳(62)之间内外连通,所述电机外壳(62)与隔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晨霞美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