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8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膜组件,通过设置管式膜结构包括管式膜元件和与该管式膜元件插接的封头和管式连接件,并于插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胶,且采用喷涂/涂抹和烘烤工艺于管式膜元件与封头、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均形成有密封层,从而实现了管式膜元件与封头、管式连接件的密封连接;并通过将管式连接件设置于第一花盘开孔中并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从而使得每根管式膜结构均可以独立安装或拆卸,进而能单独检修每一根管式膜元件;通过于第一花盘和管式连接件设置有相配合的台阶部,并将密封圈压设在台阶的配合面上,从而使得该管式膜结构和第一花盘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A tubular membran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式膜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品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半导体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对使用的有机溶剂品质要求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蒸馏脱水已不能满足客户含水率小于100ppm的要求,分子筛膜的脱水技术将会被不断推广和普及。管式膜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工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由于膜分离技术需保持膜两侧的压力差或浓度差,分离过程涉及到浓度很高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腐蚀性较高,因此对密封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密封材料要求更高。常见的分子筛膜的密封是,膜管的两端密封在膜组件的两端花盘上,花盘上开有开孔,孔中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由卡环压紧,卡环由压板压紧,压板通过螺栓与花盘固定,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装有几十根或几百根膜管的条件下使每一根膜管都能维持好的均匀的密封性能将非常困难,安装要求较高,且还不能单独检查每一根膜管的是否破损容易发生泄露,从而给分离过程带来不便,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期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膜组件,其中,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管式膜结构;所述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花盘和第二花盘,且所述管式膜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盘和所述第二花盘连接;所述管式膜结构包括管式膜元件、封头和管式连接件,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管式膜元件的两端,且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均与所述管式膜元件插接,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插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胶,且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第一花盘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花盘正对所述开孔设置有插槽,所述封头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管式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开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花盘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封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的最小直径。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形成所述密封层的工艺具体为:步骤S1,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喷涂预定厚度的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步骤S2,在160~180°的温度条件下对所述管式膜结构进行烘烤以使得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产生交联。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形成所述密封层的工艺具体为:步骤S1,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涂抹预定厚度的密封乳;其中,所述密封乳由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加入到有机溶剂和粘结剂中搅拌均匀制成;步骤S2,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在160~180°的温度条件下对所述管式膜结构进行烘烤以使得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产生交联。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为PTFE、PFA和FEP三者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预定厚度为0.1~0.5mm。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对所述管式膜结构进行烘烤的时间为5~10分钟。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花盘在所述开孔内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管式连接件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配合的第二台阶部,且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压设有密封圈。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开孔包括位于第一花盘内侧的较小通孔以及与该较小通孔外侧相通的较大通孔;所述管式连接件包括直管段和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螺纹管段,且所述直管段与所述较小通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螺纹管段与所述较大通孔相适配,所述螺纹管段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花盘在所述较大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管式连接件通过所述螺纹管段与所述第一花盘螺纹密封连接,且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设置有氟塑带。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封头的插接端具有与所述管式膜元件相适配的第一企口结构,所述管式连接件的插接端具有与所述管式膜元件相适配的第二企口结构。上述的管式膜组件,其中,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和抽真空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液口,且所述抽真空口和所述排液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花盘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之间。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管式膜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筒体两侧的第一花盘和第二花盘连接,并设置管式膜结构包括管式膜元件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管式膜元件的两端并与该管式膜元件插接的封头和管式连接件,且该管式膜元件与封头、管式连接件的插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胶,管式膜元件与封头、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从而实现了管式膜元件与封头、管式连接件的密封连接。二、本专利技术通过于第一花盘上设置有开孔,于第二花盘上设置有供封头插入的插槽,且将管式连接件设置于开孔中并与第一花盘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且设置封头的直径小于开孔的最小直径,从而只需要将该管式膜结构的封头穿过第一花盘的开孔并插入插槽,并将该管式连接件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一花盘上即可,从而使得每根管式膜结构均可以独立安装或拆卸,进而能单独检查每一根膜管的是否破损容易发生泄露。三、通过采用喷涂/涂抹和烘烤工艺形成管式膜结构外壁上的密封层,从而使得该管式膜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四、通过于第一花盘在开孔内形成有第一台阶部,并于管式连接件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配合的第二台阶部,且于该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之间压设有密封圈,从而使得该管式膜结构和第一花盘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五、该管式膜组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承受高温高压工况以及密封圈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式膜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管式膜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封头和管式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管式膜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封头和管式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管式膜组件,具体的,该管式膜组件包括筒体1和设置于筒体1内的管式膜结构2(该管式膜管组件的筒体1内可设置1-1000个该管式膜结构2);该筒体1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花盘3和第二花盘4,且该管式膜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花盘3和第二花盘4连接,该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21和抽真空口22,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23和排液口24,且抽真空口22和排液口24均设置于第一花盘3与筒体1的开口端之间,以利于抽真空和排液;该管式膜结构2包括管式膜元件21、封头2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管式膜结构;/n所述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花盘和第二花盘,且所述管式膜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盘和所述第二花盘连接;/n所述管式膜结构包括管式膜元件、封头和管式连接件,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管式膜元件的两端,且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均与所述管式膜元件插接,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插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胶,且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n所述第一花盘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花盘正对所述开孔设置有插槽,所述封头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管式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开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花盘通过螺纹密封连接;/n所述封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的最小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管式膜结构;
所述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花盘和第二花盘,且所述管式膜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盘和所述第二花盘连接;
所述管式膜结构包括管式膜元件、封头和管式连接件,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管式膜元件的两端,且所述封头和所述管式连接件均与所述管式膜元件插接,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插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胶,且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第一花盘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花盘正对所述开孔设置有插槽,所述封头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管式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开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花盘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所述封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的最小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形成所述密封层的工艺具体为:
步骤S1,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喷涂预定厚度的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
步骤S2,在160~180°的温度条件下对所述管式膜结构进行烘烤以使得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产生交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形成所述密封层的工艺具体为:
步骤S1,于所述管式膜元件与所述封头、所述管式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壁上涂抹预定厚度的密封乳;
其中,所述密封乳由聚四氟乙烯粉末或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粉末加入到有机溶剂和粘结剂中搅拌均匀制成;
步骤S2,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在160~180°的温度条件下对所述管式膜结构进行烘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伟李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鼎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