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滤膜组件,包括管型的膜壳,膜壳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膜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中心管和膜芯,膜壳、中心管、膜芯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从密封盖中穿出,密封盖上设有供中心管穿出的通孔,中心管与通孔密封配合,膜芯套在中心管上,膜芯的外径小于膜壳的内径,膜芯包括膜管和滤环,滤环设有两个,两个滤环分别设置在膜管的两端,滤环为圆环形,滤环的外侧壁与膜管密封连接,滤环的内侧壁与中心管密封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两个滤环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膜壳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有密封塞;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还连接有球阀,所述的中心管的一端还设有注气口,所述的注气口位于球阀的内侧。
A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滤膜组件
本技术水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超滤膜组件。
技术介绍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的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最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目前,超滤膜多采用一体式设计,一旦外膜壳包裹的膜丝纤维束发生破裂,或者长时间过滤导致膜丝壁上的细孔被大面积堵塞,那整个超滤膜即会失效,无法继续进行净水作业,整体更换的成本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废旧滤芯更换且净水能力强的超滤膜组件,且能对滤芯进行反向的冲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滤膜组件,包括管型的膜壳,膜壳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膜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中心管和膜芯,膜壳、中心管、膜芯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从密封盖中穿出,密封盖上设有供中心管穿出的通孔,中心管与通孔密封配合,膜芯套在中心管上,膜芯的外径小于膜壳的内径,膜芯包括膜管和滤环,滤环设有两个,两个滤环分别设置在膜管的两端,滤环为圆环形,滤环的外侧壁与膜管密封连接,滤环的内侧壁与中心管密封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两个滤环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膜壳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有密封塞;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还连接有球阀,所述的中心管的一端还设有注气口,所述的注气口位于球阀的内侧。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盖与膜壳螺纹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盖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中心管的螺母,中心管两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母与密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垫。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滤环与中心管和膜管一体浇筑成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超滤膜组件,其过滤膜芯一体设置在中心管上,这样在整个超滤膜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只更换掉过滤的膜芯和中心管,而膜壳则无需更换,同时中心管上还设有注气口,在中心管两端的球阀都关闭的情况下,通过注气口向中心管内注入气体,配合水的作用气体可反向对膜芯进行冲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超滤膜组件,包括管型的膜壳1,膜壳1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膜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与膜壳形成密封配合。还包括中心管3和膜芯,膜壳1、中心管3、膜芯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3的两端分别从密封盖2中穿出,密封盖2上设有供中心管3穿出的通孔4,中心管3与通孔4密封配合。膜芯套在中心管3上,膜芯的外径小于膜壳1的内径。膜芯包括膜管5和滤环6,滤环6设有两个,两个滤环6分别设置在膜管5的两端,滤环6为圆环形,滤环6的外侧壁与膜管5密封连接,滤环6的内侧壁与中心管3密封连接。所述的中心管3上设有出水口7,所述的出水口7位于两个滤环6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膜壳1上还设有进水口14和排污口8,所述的排污口8上设有密封塞9。进水口14为自来水的进水端。所述的中心管3的两端还连接有球阀10,球阀用于对中心管的流通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的中心管3的一端还设有注气口11,所述的注气口11位于球阀10的内侧。通过注气口可向中心管内通入空气。其中,所述的密封盖2与膜壳1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的密封盖2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中心管3的螺母12,中心管3两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母12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母12与密封盖2之间设有密封垫13。其中,所述的滤环6与中心管3和膜管5一体浇筑成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超滤膜组件,其过滤膜芯一体设置在中心管3上,这样在整个超滤膜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只更换掉过滤的膜芯和中心管3,而膜壳1则无需更换,同时中心管3上还设有注气口11,在中心管3两端的球阀10都关闭的情况下,通过注气口11向中心管3内注入气体,配合水的作用气体可反向对膜芯进行冲洗。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型的膜壳,膜壳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膜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中心管和膜芯,膜壳、中心管、膜芯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从密封盖中穿出,密封盖上设有供中心管穿出的通孔,中心管与通孔密封配合,膜芯套在中心管上,膜芯的外径小于膜壳的内径,膜芯包括膜管和滤环,滤环设有两个,两个滤环分别设置在膜管的两端,滤环为圆环形,滤环的外侧壁与膜管密封连接,滤环的内侧壁与中心管密封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两个滤环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膜壳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有密封塞;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还连接有球阀,所述的中心管的一端还设有注气口,所述的注气口位于球阀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型的膜壳,膜壳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膜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中心管和膜芯,膜壳、中心管、膜芯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从密封盖中穿出,密封盖上设有供中心管穿出的通孔,中心管与通孔密封配合,膜芯套在中心管上,膜芯的外径小于膜壳的内径,膜芯包括膜管和滤环,滤环设有两个,两个滤环分别设置在膜管的两端,滤环为圆环形,滤环的外侧壁与膜管密封连接,滤环的内侧壁与中心管密封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两个滤环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膜壳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风,秦少祥,郑文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奔流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