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芳春专利>正文

独立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4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其主要特点是由釜筒和散热器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上下带通孔的汽包补芯联接,并由此构成散热器内腔与釜筒内腔相通,电加热器置于釜筒内腔下部。其优点是使用灵活方便,特别适用于独立小型住宅,其釜筒可与现有多种型号的散热器组装使用,故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易维修,其循环介质可采用多种,以水为易。(*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由电加热器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属于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采暖装置。已有的一种小型自然循环采暖设备,也叫土暖气,由于它需要加热炉,管道等较复杂的设备,因此有使用不方便等缺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电暖气,但也存在价格贵、维修难度大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灵活、使用方便、易维修、价格便宜的采用电加热器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它特别适用于较小的单独住宅、单独房间采暖。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由电加热器(8)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釜筒(1)和散热器(3)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上下带通孔的汽包补芯(5)联接,并由此构成散热器(3)内腔与釜筒(1)内腔相通,电加热器(8)置于釜筒(1)内腔的下部。其特殊之处的另一点是所说的釜筒(1)上端面可以高于散热器(3)的上端面,釜筒(1)的内腔上部可设有托板(7),其上装有带透水孔(A)的压水板(6),釜筒(1)的下部设有安装电加热器(8)的安装孔(H)和水嘴孔(B),顶端装有釜筒盖(2),下端设有泄水阀(C)。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一个实施例详述本方案及实施过程附图为独立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釜筒,(2)为釜筒盖,釜筒(1)与散热器(3)采用带通孔的汽包补芯(5)联接,汽包补芯(5)中心为通孔以构成釜筒(1)内腔和散热器(3)内腔相通,汽包补芯(5)采用上下两组,以构成釜筒(1)内腔和散热器(3)内腔的流体在被加热时形成自然对流循环,电加热器(8)置于釜筒(1)的下部,釜筒(1)上的安装孔(H)为安装电加热器(8)而设。采用上述结构是为了当釜筒(1)内腔的流体被电加热器(8)加热后形成自然对流,流体沿K1方向上升并通过上部的汽包补芯(5)的通孔(D)(F)沿K2流向散热器(3),而散热器(3)内的冷流体又通过汽包补芯(5)的通孔(E)(G)沿K3流向釜筒(1)的内腔,再由加热器(8)加热以构成流体的不断循环加热,同时由于流体的流动也促使散热器(3)与房间空气的热交换。釜筒(1)上端面应高于散热器(3)上端面,为了增加釜筒(1)上段的水压,在釜筒高出段设压水板(6),并由托板(7)支撑,为了给釜筒(1)加入水及排出蒸汽,在压水板上设有透水孔(A),为了使用热水方便,在釜筒上设水嘴孔(B),为了清选釜筒(1)方便,在其底端设有泄水孔(C),为了防尘、安全、美观,釜筒(1)上端装有釜筒盖(2)。散热器(3)可选用蛇形管式、排管式、圆翼形、长翼形、四柱式、五柱式等,若采用已有的散热器形式,可用汽包丝堵(4)将不用的螺丝孔堵上。本技术提供的独立式换热器的优点是明显的,它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特别适用于独立的小型住宅及单独房间,还由于其釜筒(1)能同多种型号的散热器(3)组装使用,所以它适用范围广,造价便宜,易维修,特别当选用以水为循环介质时,其优点更易发挥。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加热器(8)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釜筒(1)和散热器(3)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上下带通孔的汽包补芯(5)联接,并由此构成散热器(3)内腔与釜筒(1)内腔相通,电加热器(8)置于釜筒(1)内腔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电加热器(8)加热独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釜筒(1)上端面高于散热器(3)的上端面,釜筒(1)的内腔上部设有托板(7),其上装有带透水孔(A)的压水板(6),釜筒(1)的下部设有安装电加热器(8)的安装孔(H)和水嘴孔(B),顶端装有釜筒盖(2),下端设有泄水阀孔(C)。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其主要特点是由釜筒和散热器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上下带通孔的汽包补芯联接,并由此构成散热器内腔与釜筒内腔相通,电加热器置于釜筒内腔下部。其优点是使用灵活方便,特别适用于独立小型住宅,其釜筒可与现有多种型号的散热器组装使用,故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易维修,其循环介质可采用多种,以水为易。文档编号F24H1/22GK2090948SQ9120799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孙芳春, 石唯光 申请人:孙芳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加热器(8)加热的独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釜筒(1)和散热器(3)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上下带通孔的汽包补芯(5)联接,并由此构成散热器(3)内腔与釜筒(1)内腔相通,电加热器(8)置于釜筒(1)内腔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芳春石唯光
申请(专利权)人:孙芳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