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铲板正面嵌锌式微量元素锌铁锅铲:纯铁锅铲板正面等宽等深且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直线型凹槽,凹槽内填充以锌元素(合金)层。通过锅铲的磨损和酸蚀可实现在做饭及炒菜时将微量元素锌铁补入到食物中,继而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需的两大微量元素;锅铲的弧形锋口能使用铁锅炒菜时盛汤或使用铁锅做饭时铲锅巴更方便有效;铲坯灌锌时用于合金化的温控区间设置,可以大大地增加锅铲铲板中锌铁结合的牢固度和整体强度;握把处的热缩套管包覆,不仅可以让厨师避免铲把因高温烫手,还可以使手的操握感更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铲板正面嵌锌式微量元素锌铁锅铲
本专利技术涉炊具
,即铲板正面嵌锌式微量元素锌铁锅铲。
技术介绍
目前烹调主要用三类锅铲:铝锅铲、塑胶锅铲和铁锅铲。铝锅铲富含“铝”,人久吃极易患“铝中毒”,引起骨质疏松、小脑萎缩及痴呆症等多种疾病;塑胶锅铲对人体也有部分危害;铁锅铲富含铁,铁对人体有益,但也仅能补铁而已。而且由于人们健康理念不到位以及炊具使用混乱等原因,微量元素尤其锌铁——两种最大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已很普遍。本专利技术就是在纯铁铲坯的基础上,添加微量元素锌,从而使该种锅铲不仅能补铁,还能按一定的比例补充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实现锌铁双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微量元素营养锅铲,实现人们在做饭炒菜时将微量元素补入到食物中,继而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实现锌铁双补。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量元素营养锅铲,纯铁锅铲铲坯的底部上侧设有等宽等深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直线型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锌(合金)元素。接上技术方案,多个凹槽皆平行于锅铲中心线,并以锅铲中心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凹槽深度约为铲坯厚度的80%。接上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方案需制作特型锅铲坯,可用常规方法和略加改进的设备制造平口“长舌型”铲坯:可分为型材铲坯和锻铁铲坯,铲坯厚度≥1.0mm,凹槽深度≥0.8mm;“舌”长L≥10mm(注:″舌″是为方便灌锌和铣槽而加长、后在修锋时又去掉的部分)。接上技术方案,对锻铁铲坯,凹槽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皆呈准竖直状(含脱模角)。接上技术方案,锌(合金)元素通过高温汤镀熔凝于凹槽内。接上技术方案,对长“舌”部铲口进行弧形倒锋处理。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炒菜或做饭时,通过锅铲上的微量元素(合金)层与锅体和食物的不停摩擦,通过锅铲铲板的磨损和酸蚀,使棱部的铁和凹槽内的锌等微量元素补入到食物中,进而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2.多个凹槽等高等宽并以锅铲面中心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等距离分布,使锅铲在铲板纵向全有效长度和全使用周期内随着铲板的损耗而均匀添加到食物中,让微量元素以更加精准的比例更加均匀地析出并被人体吸收。3.通过锅体的配合——锅铲与锅体上元素合金层之间及食物之间不停摩擦,通过做饭或炒菜中锅铲和锅体的磨损和酸蚀使微量元素更加均匀地添加到食物中,及时补充人体每日必需的微量元素。附图说明:下面主要以型材锅铲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锌铁锅铲(最终成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锅铲沿中心线纵向剖视图,其中大圆圈内是铲尖局部放大图;图2是俯视(锅铲正面)图;图3是锅铲铲板横向剖视图。图中,1-锅铲坯铁基及凸棱部,2-凹槽填锌元素(合金)部,3-热缩套管,R-铲口圆弧半径——为方便锅铲铲口与锅面贴合而特设。图4,4′是锅铲坯高温汤镀锌元素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1-搪(陶)瓷模具;2-铲坯;3-灌满铲坯凹槽的高温锌液;4-温控恒温保温灶;4′-保温灶的加热丝;4″-灶口金属保护网;5-高温锌液滴;6-铲把支承座。图5是用于给铲板坯铣槽的高速排铣刀示意图。图6,7,7′:分别为铲板坯所铣排槽的正,侧,俯视三维图。图8,8′分别为铲板坯所锻槽(局部)剖面正视和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的营养锅铲,纯铁铲板的偏上位置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等宽等深的直线型凹槽,凹槽内填充锌元素(合金)层;多个凹槽以锅铲中心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型材(板材)铲坯:方形口,坯厚为1.0~1.2mm,槽深为0.8~1.0mm;锻锅铲坯:方形口,坯厚为1.0mm,槽深约为0.8mm;铣造或锻造我们所需要的具有凸凹线型的方形口铲坯,需要预先做出具有与本铲坯凸凹线型凸凹部分相对应的凹凸轮廓共轭线型的工具和模具。因模具行业高度专业化,可预先定制;对型材(板材)铲坯:纯铁铲坯凹槽用片状小直径(≤20mm)高速排铣刀(如图5)——由直径、厚度相等且间距相等的铣刀排组成——加工成型(如图6,7,7′:为铲板所铣排槽三维图)。图5中,1-排铣刀,2-格挡环,3-固定键及键槽,4-传动及(铣刀)固定轴(,5-锅铲坯,6-所铣凹槽——图6,7中);“舌”长L≥10mm;对铲“舌”部铣加工不能出现豁口,留ΔL≈1mm(如图7,7′);对锻锅铲坯:凹槽和凸棱一起锻造成型(如剖面图8,8′),铲板正面朝上,“舌”部无豁口(留ΔL≈1~2mm);让锌元素层将凹槽填平,需用高温汤镀。锌元素层通过高温汤镀而熔凝于凹槽内(如图1,2,3);锅坯在高温汤镀锌之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先是碱洗除油;后酸洗除锈;再水洗烘干并以氮气保护备用;凹槽镀锌的汤镀,先将该铣加工好的铲坯和搪(陶)瓷模具放入充满氮气的高温烤箱烤至600℃,同时将纯锌放入熔炉加热至600℃;取出烤箱中的锅铲坯以铲板面位于水平方向正面朝上,铲口朝外置于带加热装置的温控恒温保温——控制温度设置在550-560℃——灶上底朝下口朝上(铲把在外如图4,4′)再取适量——以浇满凹槽稍有盈余——的锌液(600℃)平缓均匀地注入该锅铲上表面的凹槽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锌液面会略高于铲板上表面。再速取出烤箱中高温模具(若以手取,须戴耐高温防护手套!),以凸面朝下弧面靠贴铲把,手(戴防护手套)握模具手把,以此法缓缓放入已注入高温锌液的铲板中:以靠近铲把的一端先紧贴靠下从里到外向着铲口方向挤压——以挤走多余的锌液顺着铲口方向流下(图4′中,5为高温锌液滴)——铲口出沿于保温灶(小型:灶口面积稍小于铲口面积)口之外——以模具边缘弧面紧贴锅铲外檐稍用力往下按,直至锅铲平面与模具平面重合——保温10秒以上——使锌铁界面充分合金化以增加强度后,再取下整套带模具的锅铲平放,让其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待冷至419℃以下锌即凝固。即用敲击震动法等将搪(陶)瓷模具与锅铲分开;再适当打磨灌锌锅铲上表面光洁至刚露出棱部铁为止;对锻铁锅铲:如图8,8′,将锅铲背面新锻出的凸棱3,即虚线以下(即打“×”线以内)部分铣掉,至与基准面——锅铲未锻之前的铲板下表面——平齐(当然是在凹槽灌锌并固化——图中未画出——之后);图8,8′中,1-铲坯基体,2-凹槽部,3-新锻出的凸棱。将锅铲铲口“长舌部”两面倒出弧形锋——下锋面倒出弧形半径为R、削掉约0.2mm薄层铁至刚露出凹槽锌部止,上锋面同步倒出弧形半径为R、锋角α约为20°~25°角的锋口(如图1);再将锅铲握把处紧密包覆一段深色热缩套管(用电吹风等加热);最后将锅铲金属全表面涂以食用植物油适量并包装封存起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烹调手段和炊具——锅铲和锅,实现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之思想。型材锅铲:其铲板厚度1.0~1.2mm,凹槽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过锅铲及烹调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思想和一种营养锅铲,其特征在于,纯铁锅铲坯的铲板上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等宽等深且相互平行的直线型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锌元素(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锅铲及烹调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思想和一种营养锅铲,其特征在于,纯铁锅铲坯的铲板上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等宽等深且相互平行的直线型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锌元素(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锅铲,其特征在于,多个凹槽呈等距离分布;所锻凹槽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皆呈准竖直状(含脱模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锅铲,其特征在于,依材质和加工工具的不同,所造加长方(平)口锅铲坯可分为型材锅铲坯和锻铁锅铲坯。
4.根据权利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在于,为实现上述3点要求,需要特别制作的锅铲坯;为制作特型锅铲坯,须要有特种工具、模具。由于模具市场高度专业化,可提前定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锅铲,其特征在于,铲坯在汤镀锌之前要做好碱洗除油、酸洗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余国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