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国庆专利>正文

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963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主体,固定座下方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固定栓,固定座底面以及碳纤维布主体底面相对于固定栓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孔,固定栓底面中部开设有竖槽,竖槽中部滑板,滑板顶面与竖槽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竖槽两侧内壁相对于滑板上方的位置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贯通口,贯通口上端铰接有连杆A,连杆A下端铰接有连杆B,竖槽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竖槽下部插设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固定栓与隧洞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极大的增强了本装置对碳纤维布主体的加固效果,避免水流的冲击导致碳纤维布主体脱落的问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工隧洞是用于输水、引水或泄水的隧洞,若是水工隧洞内水外渗,渗水自覆盖从山体裂隙流出,将导致附近的山坡或公路边坡滑塌,引起严重事故,为了加固水工隧洞,工作人员通常会在隧洞内壁上固定一层碳纤维布,现有的方法多是采用固定螺丝等穿过碳纤维布将其固定在隧洞内壁上,这样的方法虽然简便但牢固度较差不利于抗击较大流量的水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主体,所述碳纤维布主体下方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边板,所述碳纤维布主体上相对于边板的位置开设有板槽,所述固定座下方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固定栓,所述固定座底面以及碳纤维布主体底面相对于固定栓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固定栓底面中部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中部滑板,所述滑板顶面与竖槽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竖槽两侧内壁相对于滑板上方的位置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贯通口,所述贯通口上端铰接有连杆A,所述连杆A下端铰接有连杆B,所述竖槽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竖槽下部插设有螺纹杆。
[0007]优选地,所述边板上端呈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所述边板外壁与板槽内壁滑动接触。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栓上端为圆锥结构,所述固定栓与贯穿孔插接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滑板与竖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杆A下部为U型结构,所述连杆A下侧端部为尖端向下的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杆B下端穿过贯通口内侧开口端延伸至竖槽内部并与滑板顶面铰接。
[0010]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与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面与滑板底面挤压配合。
[0011]3.有益效果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本技术设有固定座,工作人员在对隧洞顶壁进行加固时,可将碳纤维布主体的顶面先行与隧洞顶壁贴合,随之再利用固定座上的边板沿着与其对应的各个板槽穿过碳纤维布主体,随后在边板上端斜面结构的尖端部分作用下,边板可轻松的插入隧洞顶壁
中,以此可对碳纤维布主体进行初步的固定,达到了对碳纤维布主体的限位效果,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碳纤维布主体的后续加固工作。
[0014]2.本技术设有固定栓,在工作人员通过固定座沿隧洞内壁将碳纤维布主体完全固定好后,便可将固定栓沿着各个贯穿孔的位置插入,在固定栓上端圆锥结构的作用下,固定栓也可轻而易举的插入隧洞内壁中,待固定栓插好之后,工作人员便可使用螺纹杆沿着竖槽内壁开设有的内螺纹将其拧入,而后在螺纹杆上端的挤压下,滑板会逐渐压短压缩弹簧并使得连杆A与连杆B的内侧夹角逐渐缩小,如此便使得连杆A两侧下端的尖端部分可将固定栓外围的土壤破开,而后使得固定栓在隧洞内壁中形成T型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固定栓与隧洞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极大的增强了本装置对碳纤维布主体的加固效果,避免水流的冲击导致碳纤维布主体脱落的问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滑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1、碳纤维布主体;2、固定座;3、边板;4、板槽;5、固定栓;6、贯穿孔;7、竖槽;8、滑板;9、压缩弹簧;10、贯通口;11、连杆A;12、连杆B;13、内螺纹;14、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主体1,碳纤维布主体1下方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固定座2,固定座2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边板3,碳纤维布主体1上相对于边板3的位置开设有板槽4,固定座2下方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固定栓5,固定座2底面以及碳纤维布主体1底面相对于固定栓5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孔6,固定栓5底面中部开设有竖槽7,竖槽7中部滑板8,滑板8顶面与竖槽7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9,竖槽7两侧内壁相对于滑板8上方的位置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贯通口10,贯通口10上端铰接有连杆A11,连杆
A11下端铰接有连杆B12,竖槽7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3,竖槽7下部插设有螺纹杆14。
[0025]具体的,边板3上端呈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边板3外壁与板槽4内壁滑动接触。
[0026]进一步的,固定栓5上端为圆锥结构,固定栓5与贯穿孔6插接配合,工作人员在对隧洞顶壁进行加固时,可将碳纤维布主体1的顶面先行与隧洞顶壁贴合,随之再利用固定座2上的边板3沿着与其对应的各个板槽4穿过碳纤维布主体1,随后在边板3上端斜面结构的尖端部分作用下,边板3可轻松的插入隧洞顶壁中,以此可对碳纤维布主体1进行初步的固定,达到了对碳纤维布主体1的限位效果,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碳纤维布主体1的后续加固工作。
[0027]更进一步的,滑板8与竖槽7滑动配合,连杆A11下部为U型结构,连杆A11下侧端部为尖端向下的三角形结构,连杆B12下端穿过贯通口10内侧开口端延伸至竖槽7内部并与滑板8顶面铰接。
[0028]再进一步的,螺纹杆14与内螺纹13螺纹连接,螺纹杆14顶面与滑板8底面挤压配合,在工作人员通过固定座2沿隧洞内壁将碳纤维布主体1完全固定好后,便可将固定栓5沿着各个贯穿孔6的位置插入,在固定栓5上端圆锥结构的作用下,固定栓5也可轻而易举的插入隧洞内壁中,待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隧洞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主体(1)下方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边板(3),所述碳纤维布主体(1)上相对于边板(3)的位置开设有板槽(4),所述固定座(2)下方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固定栓(5),所述固定座(2)底面以及碳纤维布主体(1)底面相对于固定栓(5)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孔(6),所述固定栓(5)底面中部开设有竖槽(7),所述竖槽(7)中部滑板(8),所述滑板(8)顶面与竖槽(7)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9),所述竖槽(7)两侧内壁相对于滑板(8)上方的位置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贯通口(10),所述贯通口(10)上端铰接有连杆A(11),所述连杆A(11)下端铰接有连杆B(12),所述竖槽(7)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3),所述竖槽(7)下部插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庆余倩
申请(专利权)人:余国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