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57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和/或震动蜂蜜大桶,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2)剪切:将结晶状蜂蜜剪切至膏状或沙粒状结晶颗粒;(3)搅拌加热:搅拌并加热剪切后的颗粒,形成固、液两相混合物料;(4)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加热步骤(3)获得的固、液两相混合物料至液态状蜂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先剪切后分段加热的融蜜方法,取消传统融蜜烘房,使得整个融蜜效率提高,融蜜时间缩短至一小时之内,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成本,提高投料速率以及生产速率,并且保护蜂蜜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和保持蜂蜜新鲜度。

A method of segmented heating and honey mel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蜜加工的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蜂蜜加工厂多使用油菜蜂蜜、洋槐蜂蜜、紫云英蜂蜜、荆条蜂蜜、椴树蜂蜜、向日葵蜂蜜、苜蓿蜂蜜等作为原料进行蜂蜜加工,但是这些蜂蜜原料多数容易结晶,如油菜蜂蜜、椴树蜂蜜、向日葵蜂蜜,均为极易结晶的蜜种,尤其在冬季,往往出现整桶蜂蜜的结晶。结晶蜂蜜十分坚硬,导致蜂蜜原料无法正常投料使用,所以加工之前都需要将蜂蜜经过融蜜程序融化为液态状才可以投入使用。现有蜂蜜的融蜜程序基本是通过将原料大桶放置烘房、融蜜池或其他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融蜜,融化为液态状之后对包装大桶开盖,进而进行后续的投料作业。CN108618067A公开了一种蜂蜜的加工工艺,将蜂蜜原料加热至20-40℃,进行融蜜,待蜂蜜完全呈熔融状态时加入多肽液,搅拌得到混液。CN109601939A公开了一种冰蜜加工方法,在规定时间将蜂群放至指定区域内,并现场摇蜜,将摇蜜后所得的原始蜂蜜放入融蜜罐中,将温度控制在43℃,以使所述原始蜂蜜融开;将融开的所述原始蜂蜜过滤除杂后装罐冷却,并对罐装蜂蜜进行冰镇处理以得成品。CN109998068A公开了一种润肠通便蜂蜜的制备工艺,也是先进行融蜜,将结晶的蜂蜜加入融蜜池,通过温水将结晶蜂蜜融化,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至蜂蜜完全为液体为止,将融化好的蜂蜜抽入真空罐内,经过80目滤网过滤,除去杂质和蜂蜡。CN206866562U公开一种结晶蜂蜜加工系统,包括融蜜池、处理系统和洗瓶系统,利用融蜜池和处理系统对蜂蜜进行融化、浓缩,完成蜂蜜的自动化生产。烘房或融蜜池融蜜技术在国内外生产线中沿用多年,生产中融蜜阶段的优化程序都在围绕如何提高烘房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比如出现了风式控温解晶烘房,水浴加热解晶液化烘房,蒸汽弥散式加热融解烘房(CN205884621U)等。但是使用烘房加热原料桶融蜜的方式本身存在过多缺陷,烘房存在能耗高、排放高,热能利用程度不高、蜂蜜解晶液化程度不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仅导致蜂蜜原料经过烘房解晶处理后,蜂蜜桶内底部仍存在部分结晶无法融解的情况,而且高耗能必然不能长久发展。一般蜂蜜原料桶直径约60cm,高度约90cm,整桶结晶后基本呈现为较为坚硬的结晶圆柱体,通过烘房内提供的环境温度,使得原料桶体受热,桶内的结晶圆柱体由外围向中心传热,而由于蜂蜜导热相对较慢,要使得整桶结晶融化,这个过程一般需要6-12h,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长时间的加热过程,对原料桶内的结晶圆柱体外围较早融化的蜂蜜品种产生负面影响,新鲜度指标产生影响,如羟甲基糠醛(HMF)的快速升高,以及淀粉酶值的丧失。综上,目前的融蜜方法都是将原料蜂蜜直接进行加热融化至液态状,一般至少需要6小时以上,高耗能低效率,并且过长的加热时间影响蜂蜜新鲜度指标,所以亟需一种更高效的融蜜方法,以解决市场长期存在之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加热的融蜜方法,其优点是通过将结晶蜂蜜先剪切后分段加热的方式融化,节能环保,极大的缩短融蜜时间,最大程度保护蜂蜜的营养成分。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和/或振动蜂蜜大桶,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2)剪切:将结晶状蜂蜜剪切至膏状或沙粒状结晶颗粒;(3)搅拌加热:搅拌并加热剪切后的颗粒,形成固、液两相混合物料;(4)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加热步骤(3)获得的固、液两相混合物料至液态状蜂蜜。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1)短时加热温度为60-75℃。通过60-75℃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加热温度过高造成热能浪费,过低不利于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2)剪切同时加热蜂蜜。剪切同时加热蜂蜜使得结晶蜂蜜在剪切口的接触面先融化至液态,促进剪切充分,提高剪切效率。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剪切加热的温度为55-75℃。55-75℃的剪切加热温度最有利于促进剪切充分,提高剪切效率。剪切加热的温度过高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过低促进效果不明显。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2)将蜂蜜剪切至粒径5mm以下颗粒。蜂蜜剪切至5mm以下颗粒恰好形成膏状或沙粒状结晶。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3)搅拌加热的温度为55-75℃。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3)搅拌后的物料经10-30目滤网过滤。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步骤(4)列管式换热器加热温度为60-8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蜂蜜大桶是指装有结晶状原料蜂蜜的大桶,一般使用的原料大桶直径约50-80cm,高度约80-100cm,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尺寸的需要融蜜后处理的蜂蜜大桶。原料蜂蜜一般置于大桶中保存运输,结晶之后十分坚硬,导致蜂蜜原料无法正常投料使用,所以使用之前都需要将蜂蜜经过融蜜程序融化为液态状才可以投入使用。大桶原料蜂蜜处理时,对结晶蜂蜜原料进行预处理,通过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或者震动蜂蜜大桶,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或者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同时震动蜂蜜大桶,缩短预热时间,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短时加热温度为60-75℃,原料桶直径约60cm,高度约90cm的情况下,预处理时间15-30分钟即可以完成。一般表层融化0.5-1cm即可满足下一步投料需要,经预处理后的结晶蜂蜜大桶放入蜂蜜包装桶传送装置重载区域,开启桶盖,由投料机器人将桶体夹住,然后投料机器人进行投料,投料后的大桶通过蒸汽对桶内残留蜜进行吹洗,投料蜜进入投料区域。原料桶内的结晶蜂蜜体倒入剪切装置的料斗后,结晶蜂蜜在剪切装置中迅速转化为膏状或具有一定直径的沙粒状结晶颗粒,并流入下方的过渡融蜜罐体内搅拌加热,剪切过程1-3分钟可以完成。剪切过程可以伴随加热,剪切加热温度55-75℃,比如剪切刀口加热,或者剪切桶体加热均可以实现,加热一方面利于剪切充分,另一方面缩短整体处理时间。在过渡融蜜罐体内,经剪切后的结晶体再经过搅拌、加热,形成固、液两相混合物料状态,搅拌加热温度55-75℃,10-15分钟可以完成,随后通过物料泵输送至列管式换热器中加热,温度为60-80℃加热,5-10分钟可以完成,把未完全融化的蜂蜜最后加热直至完全液体状态,液态蜂蜜经过60-80目过滤后输送至储蜜罐内。本专利技术从结晶状蜂蜜到液态状蜂蜜仅需不到1小时的时间,大大缩短传统融蜜时间,对于原料桶内结晶程度小于整体结晶情形的,其处理速度更快。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先剪切后分段加热的融蜜方法,取消传统融蜜烘房加热过程,使得蜂蜜整个融蜜时间缩短至1小时之内,大大缩短融蜜时间,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成本,提高投料速率以及生产速率,并且保护蜂蜜营养成分和保持蜂蜜新鲜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知道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预处理: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和/或振动蜂蜜大桶,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n(2)剪切:将结晶状蜂蜜剪切至膏状或沙粒状结晶颗粒;/n(3)搅拌加热:搅拌并加热剪切后的颗粒,形成固、液两相混合物料;/n(4)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加热步骤(3)获得的固、液两相混合物料至液态状蜂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短时加热蜂蜜大桶至蜂蜜表层融化,和/或振动蜂蜜大桶,使得结晶状蜂蜜从大桶中分离;
(2)剪切:将结晶状蜂蜜剪切至膏状或沙粒状结晶颗粒;
(3)搅拌加热:搅拌并加热剪切后的颗粒,形成固、液两相混合物料;
(4)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加热步骤(3)获得的固、液两相混合物料至液态状蜂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短时加热温度为6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段式加热融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剪切同时加热蜂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贾英杰马世龙彭扬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生园蜂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