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骨关节炎疼痛的新疗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疼痛的治疗以及减缓其结构性骨关节炎进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特定治疗方案的生理活性化合物。具体而言,它涉及一种治疗方案,该方案包括在每个治疗周期每周给予三或四次生理活性化合物。专利技术背景软骨包含软骨细胞(源自间充质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分散在基质(一种紧实的凝胶状基质)中。软骨基质由这些细胞产生并主要包含II型胶原纤维(只有纤维软骨另含I型胶原),蛋白聚糖和弹性蛋白纤维。在关节的其他部位以及胸腔,耳朵,鼻子,喉咙,气管和椎间盘中也有软骨。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软骨: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根据它们的组织形态具有明显不同的功能特性。例如,关节软骨是具有粘弹性的、覆盖骨骼关节表面的透明软骨。关节软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光滑的表面以确保关节骨骼几乎无摩擦的运动。软骨疾病广义地指以软骨退变/解体和结缔组织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受累部位的炎症、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令病情加剧。这些疾病或许有病理原因,也可能是创伤或损伤的结果。成熟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这是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疼痛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所述生理活性化合物按照每个治疗周期至少3次来给药,所述给药间隔约1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7 EP 17193587.71.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疼痛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所述生理活性化合物按照每个治疗周期至少3次来给药,所述给药间隔约1周。
2.用于减缓骨关节炎患者结构性骨关节炎进展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所述生理活性化合物按照每个治疗周期至少3次来给药,所述给药间隔约1周、以一周为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途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所述给药间隔1周。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用途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所述生理活性化合物按照每个治疗周期至少3次或至少4次来给药。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用途的生理活性化合物,其中,2、3、4、5或6个月后重复治疗周期。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用途的生理活性化合物,包括每年1、2或3个治疗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H·雷德尔,H·焦耳林,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