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久平专利>正文

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44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用于油田采油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由炉体、加热管和燃气燃烧室、烟管组成的燃气加热炉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在炉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帽和烟管,在炉筒体的下部设有煤门、炉排、灰门和底座,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所述的加热管是由多根垂直排列的金属导热管上下端部依次连接组成的盘管系,在每根金属导热管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片,盘管系由固定板固定在炉筒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是热效率可达85%以上,节能环保又安全,比现有的单一燃气加热炉节约材料的减少体积,更大限度减轻了安装强度和用地面积,确保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用于油田采油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油井使用的管道加热炉主要采用卧式燃气结构,加热管水平装置在卧式炉体内,由燃气管燃烧直接加热输油管线。这种结构的管道加热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一燃气方式,对于缺乏气源的油井无法使用,并且加热管直接加热导致热效率低,浪费能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由炉体、加热管和燃气燃烧室、烟管组成的燃气加热炉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在炉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帽和烟管,在炉筒体的下部设有煤门、炉排、灰门和底座,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所述的加热管是由多根垂直排列的金属导热管上下端部依次连接组成的盘管系,在每根金属导热管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片,盘管系由固定板固定在炉筒体的内壁上;组成盘管系的导热金属管以轴线呈倒“U”字型对称分布,在金属导热管之间分布者多根吹灰管;所述的炉筒体是由内层、保温层和外层组成,在烟管内设有调风器,在锥帽上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吊鼻。本技术的效果是热效率可达85%以上,节能环保又安全,比现有的单一燃气加热炉节约材料的减少体积,更大限度减轻了安装强度和用地面积,确保了安全性。四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9,炉筒体9是由内层、保温层8和外层6组成。在炉筒体9的顶部设有锥帽3和烟管1,在炉筒体9的下部设有煤门15、炉排16、灰门17和底座18、筋板19。在烟管1内设有调风器2,用于调整燃烧强度,在锥帽3上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吊鼻5,以便于吊装。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9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9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14。加热管13是由多根垂直排列的金属导热管10上下端部依次连接组成的盘管系,在每根金属导热管10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片11。盘管系由固定板7固定在炉筒体9的内壁上。组成盘管系的导热金属管10以轴线呈倒“U”字型对称分布,在金属导热管之间分布者多根吹灰管4,以便清理金属导热管10和导热片11上附着的灰尘,保证其导热性。加热管13的两端分别与进出原油管12连接。如果使用燃气时,只需将燃气管从煤门插入炉体内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包括炉体、加热管和燃气燃烧室、烟管组成,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出原油管连接,其特征是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在炉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帽和烟管,在炉筒体的下部设有煤门、炉排、灰门和底座,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管是由多根垂直排列的金属导热管上下端部依次连接组成的盘管系,在每根金属导热管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片,盘管系由固定板固定在炉筒体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组成盘管系的导热金属管以轴线呈倒“U”字型对称分布,在金属导热管之间分布者多根吹灰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炉筒体是由内层、保温层和外层组成,在烟管内设有调风器,在锥帽上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吊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用于油田采油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由炉体、加热管和燃气燃烧室、烟管组成的燃气加热炉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在炉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帽和烟管,在炉筒体的下部设有煤门、炉排、灰门和底座,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所述的加热管是由多根垂直排列的金属导热管上下端部依次连接组成的盘管系,在每根金属导热管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片,盘管系由固定板固定在炉筒体的内壁上。本技术的效果是热效率可达85%以上,节能环保又安全,比现有的单一燃气加热炉节约材料的减少体积,更大限度减轻了安装强度和用地面积,确保了安全性。文档编号F24H1/00GK2802347SQ20052008326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于久平, 刘兰宝 申请人:于久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井燃煤燃气两用加热装置,包括炉体、加热管和燃气燃烧室、烟管组成,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出原油管连接,其特征是:炉体为立式塔型结构的炉筒体,在炉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帽和烟管,在炉筒体的下部设有煤门、炉排、灰门和底座,加热管设置在炉筒体内的上半部,在炉筒体下半部的内壁设有耐火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久平刘兰宝
申请(专利权)人:于久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