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电路板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供电模块为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供电,以使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且蓄电模块开始蓄电;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蓄电模块为发光模块供电,以使发光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在这种方式中,可以降低发光模块的功耗,进而降低供电模块的功耗。
A control metho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方法、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指一种控制方法、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配备了遥控器,以便用户远程操控电子设备。通常,遥控器中设置有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发射红外光线。现有技术中,遥控器内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用于控制晶体管(transistor)Q1电路,来实现红外发光二级管D1导通和关断。由于Q1的基级电流较小,即Q1通路上的电流较小,所以R2、D1、Q2通路上的电流约等于BAT1的输出电流。因为R1、Q2会消耗一定的功耗,所以BAT1利用效率较低。可见,现有技术中,遥控器的电路结构中,红外发光二极管D1消耗的电流较大,进而导致遥控器所需要的电池(图1中的BAT1)电流较大,功耗较高,电池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电路板及电子设备,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电池功耗。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且所述蓄电模块开始蓄电;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蓄电模块为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送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发光模块的导通电压确定占空比;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若控制模块没有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路板处于不工作状态。可选地,所述发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供电;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所述蓄电模块开始蓄电;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蓄电模块还用于为所述发光模块供电,所述发送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模块的导通电压确定占空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其中,若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若控制模块没有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路板处于不工作状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如上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种设置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蓄电模块和供电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连接;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供电模块为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供电,以使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且蓄电模块开始蓄电;当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蓄电模块为发光模块供电,以使发送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在这种方式中,可以降低发光模块的功耗,进而降低供电模块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红外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遥控器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CU向Q1发送的电压波形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CU向Q2发送的电压波形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板可以应用于例如以红外遥控器、红外激光设备和其它红外设备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下文以电路板应用于红外遥控器为例。如图2所示,电路板包括:供电模块201,控制模块202,第一开关模块203、蓄电模块204和发光模块205。蓄电模块204和控制模块202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203连接。控制模块202可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203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第一开关模块203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时,发光模块205消耗的功耗可以不同。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可以适用于图2所示的电路板或类似的电路板中。如图3所示,所述流程包括:S301、当控制模块202控制第一开关模块203处于导通状态时,供电模块201为蓄电模块204和发光模块205供电;发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方法包括:/n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且所述蓄电模块开始蓄电;/n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蓄电模块为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蓄电模块和发光模块;其中,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一功耗发光,且所述蓄电模块开始蓄电;
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蓄电模块为所述发光模块供电,以使所述发光模块以第二功耗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发光模块的导通电压确定占空比;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当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红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
若控制模块没有向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发送红外波形,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路板处于不工作状态。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
6.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吉,冯玉明,陈俊超,刘洪华,蓝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