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器和天线,所述接收器内部装配有控制板,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通过所述天线来接收遥控发射装置的遥控指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标、线缆和释放机构,所述接收器通过可控的所述释放机构与所述浮标形成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浮标具有正浮力,所述浮标上能够处在水面上方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还能够与执行控制模块的载体之间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具有操作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遥控可靠性高的优点。
Radio remote control recei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作业的遥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作业在水利、军事、水上交通等领域使用广泛。公告号为CN10721886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关于“一种水下聚能装置及布设方法”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聚能装置,包括外壳,在外壳底部嵌入垫板,在垫板正上方的外壳内安装药型罩,在药型罩底部沿边设置连接圈且该连接圈与外壳内表面贴紧。该水下聚能装置的布设方法,该布设方法采用潜水员敷设或采用沉排法投放;敷设法是先对船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利用水底孤石、礁石通常固有的多面临水的特点和受长期侵蚀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形状,潜水员潜入水下将聚能药包紧贴于水下孤石顶部凹岩,然后上压沙袋等重物固定;采用沉排法是将聚能装置进行投放,利用重沙袋进行定位,安放聚能装置前清理水下岩面表层淤泥和浮渣;在作业区水面上,采用浮箱组成方型框架平台,用尼龙绳拉成坐标网,定出每个聚能装置的坐标,用浮吊将聚能装置沉入水底。”上述技术方案仍存有不足之处:布设在水下预定位置的聚能装置是通过线缆来连接,使得水下施工布放的工作量大,作业速度较慢,致使水下作业的效率难以提升。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由潜水员携带的远程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和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来遥控操控载体;但是无线电容易被水吸收,故考虑设计一种能够在水下使用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是需要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水下使用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器和天线,所述接收器内部装配有控制板,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通过所述天线来接收遥控发射装置的遥控指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标、线缆和释放机构,所述接收器通过可控的所述释放机构与所述浮标形成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浮标具有正浮力,所述浮标上能够处在水面上方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还能够与执行控制模块的载体之间信号连接。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具有的优点是:1、能够在水面利用无线电来遥控载体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随载体一同随潜水员下潜并安装至水下预定位置。完成安装后,即可发出释放信号来释放浮标,浮标携带天线一同上浮至水面。潜水员在水面即可利用随身佩戴的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来发出无线电遥控信号,天线接收到无线电遥控信号经线缆传送给接收器31的控制板,控制板即将遥控信号传送给载体。、操作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潜水员无法在水中误操作启动执行控制模块,载体在没有收到遥控信号前,也不会被水下的干扰信号操控;进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载体,确保水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由操作人员自己来决定操控时机,同由他人来决定操控时机相比较而言,对操作人员更加安全。、遥控可靠性高邻近水面的空间环境对无线电的干扰信号少,能够可靠的传送电磁波信号,从而更好确保遥控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遥控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遥控装置中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遥控装置中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无线电遥控装置的中防误转控制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剖视图。图9为载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与载体连接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与载体连接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0载体:101燕尾槽,102定位孔;20遥控发射装置:遥控盒:201盒体(202指槽),203盒盖,204电源按钮,213通信布放线缆,205启动按钮,206停止按钮,207呼叫钮,208按钮开关,209传动轴,210螺帽,211按钮帽,212止转销,214发射换能器,215天线,216指示窗,217密封圈,218复位弹簧;30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31接收器:311公榫,312定位销,313压缩弹簧,314限位螺钉,315滑键;32浮标:321上壳体:322天线,323按键开关;324下壳体:325线缆罩;326电池;释放机构:331驱动电机,332电池,333螺杆,334螺母,335绕线轴,336线缆,337旋转支承座,338限位销,339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遥控装置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发射装置20和遥控接收装置;所述遥控发射装置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所述遥控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遥控信号;所述遥控发射装置和遥控接收装置之间通过介质传送通信模块实现通信连接;所述遥控接收装置上安装有近场通信模块,该近场通信模块用于与执行用的载体上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通信连接。实施时,载体上还装载有执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执行模块(如引燃并最终通过化学能来作业)或执行机构(如:机械操作手,通过机械力来作业;又例如,海底潜标或水下机器人(ROV);还例如,水下潜航器)),该执行控制模块与载体上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上述遥控装置中的遥控接收装置在装配使用前,与载体之间的距离要处在近场通信模块能够通信的距离内。上述遥控装置具有的优点是:一、能够更好的确保水下作业的顺利完成遥控接收装置与载体之间采用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使得载体能够传送控制信号给遥控接收装置上对应的执行机构(例如,该执行机构为释放浮标(浮于水面后起到提示作用,或者,收发空中的无线电信号)的释放机构;又或,该执行机构为自检提示机构(用于确保遥控接收装置与载体各自的状态以及相互之间通信是否正常))——可见,上述遥控装置能够轻易的实现丰富的功能(如,由载体来触发遥控接收装置自检等,遥控接收装置发出自检指示信号),从而确保各装置状态与执行功能的可靠性,确保顺利可靠的完成水下作业。由上,即采用本技术方案的遥控装置,能够由载体来优先发出一个控制信号来控制遥控接收装置上相应的执行机构动作并作为后续遥控的基础;与此同时,实现对载体的近场通信模块与遥控接收装置的近场通信模块是否正常的判断,确保后续遥控信号能够由遥控发射装置可靠的送达载体。二、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安全,能够实现更为及时高效的作业现有技术中载体采用有线线缆,有线线缆容易限制载体的布置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器和天线,所述接收器内部装配有控制板,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通过所述天线来接收遥控发射装置的遥控指令;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浮标、线缆和释放机构,所述接收器通过可控的所述释放机构与所述浮标形成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浮标具有正浮力,所述浮标上能够处在水面上方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还能够与执行控制模块的载体之间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器和天线,所述接收器内部装配有控制板,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通过所述天线来接收遥控发射装置的遥控指令;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浮标、线缆和释放机构,所述接收器通过可控的所述释放机构与所述浮标形成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浮标具有正浮力,所述浮标上能够处在水面上方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还能够与执行控制模块的载体之间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标内固定安装有光模块和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光模块供电;所述光模块通过信号传输缆线连接在所述天线与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之间;所述线缆为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内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接收器的控制板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载体内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形成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释放部分、槽榫配合结构和定位结构;
其中,所述释放部分用于与浮标连接和释放浮标,所述槽榫配合结构用于与载体的装配面上对应的槽榫配合结构插接相连,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保持壳体与载体连接后的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部分设于所述壳体上侧,所述槽榫配合结构和定位结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槽榫配合结构为公榫,所述公榫用于与载体的装配面上对应设置的燕尾槽构成槽榫配合结构;所述公榫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燕尾槽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压缩弹簧和限位螺钉;
所述壳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双妮,胡宇航,李志文,张泽涛,王毅,何利,朱泉江,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