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20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步骤S2:构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步骤S3:通过对检修计划实施进行分析,将检修计划执行时差和现场检查数据作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的输入,获得评价结果;步骤S4:根据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结果,按照相应的水平登记给予优化建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研究检修实施各环节下影响设备检修作业时长以及影响设备检修工作质量水平的关键因数,“零时差”及工作质量为管控目标,构建检修实施工作评价体系,对其工作水平与检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检修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maintenance plan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data dri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配网停电计划科学管控不仅关系到配网生产、作业能否有序开展,而且与用户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供电公司内部,配网停电检修工作涉及调控、运维、检修等多个部门,因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充分等原因容易出现现场勘查不充分、物资准备不到位、人员到达不及时等问题。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连接的设备众多,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设备数量增多,用电负荷也发生了快速增长,高效、高质的配电网检修工作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合理制定月、周、日计划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研究检修实施各环节下影响设备检修作业时长以及影响设备检修工作质量水平的关键因数,以“零时差”及工作质量为管控目标,构建检修实施工作评价体系,对其工作水平与检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检修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采集历史检修计划实施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步骤S2:构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步骤S21:从基准数据库中选取对应的基础数据,该基准数据包括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各个指标要素,从而建立检修计划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步骤S22:采用专家排序法构造出指标要素判断矩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步骤23:确地步骤21中各个指标要素的分值的计算公式:停电时差其中,t1表示实际停电时间;t2表示计划停电时间;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其中,s1表示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s2表示操作及工作许可计划时长;工作时差其中,T1表示实际工作结束时间;T2表示计划工作结束时间;送电时差其中,S1表示送电时间;S2表示预告送电时间;上述出现的时间单位均为min;操作规范程度c1=100-10X1-10*X2-20*X3,其中,X1表示检修作业指导卡上发现的不规范项数;X2表示检修作业流程执行不到位的项数;X3表示技术要求落实不到位的项数;工作内容完成度c2=100-20*n;其中,n表示未完成的检修项目的个数;工作记录质量c3=100-5*m-(25*l1+10*l2);其中,m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进行记录情况,若m=0,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及时进行记录;若m=1,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未按指定时间进行记录;l1表示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l2表示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分析,若l1=0,且l2=0,表示按时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若l1=0,且l2=1,表示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若l1=1,表示未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延期c4=100-5*k;其中,k表示检修设备中出现延期的次数;重复检修c5=100-10*j;其中,j表示检修设备中因诊断错误或检修质量差造成的重复检修的个数;步骤S24:根据步骤S22和S23确定的两个维度及其包含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以及各个指标要素的计算公式,构造评价模型函数:其中,该方法即可评价单个检修计划实施质量,也可评价各区域月度检修计划整体实施质量;针对单个检修计划实施评价模型函数:F=检修计划执行刚性指标×w1+检修实施工作质量指标×w2=(停电时差d1×w1.1+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d2×w1.2+工作时差d3×w1.3+送电时差d4×w1.4)×w1+(操作规范程度c1×w2.1+工作内容完成度c2×w2.2+工作记录质量c3×w2.3+工作延期c4×w2.4+重复检修c5×w2.5)*w2;其中,F为无量纲常数,用以评价检修实施质量水平的高低;w1表示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的权重值;w1.1表示停电时差指标的权重值;w1.2表示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的权重值;w1.3表示工作时差指标的权重值;w1.4表示送电时差指标的权重值;w2表示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的权重值;w2.1表示操作规范程度指标的权重值;w2.2表示工作内容完成度指标的权重值;w2.3表示工作记录质量指标的权重值;w2.4表示工作延期指标的权重值;w2.5表示重复检修指标的权重值;针对区域的月度检修计划整体评价模型函数:其中,P表示指标停电计划实施管控合格率;步骤S3:通过对检修计划实施进行分析,将检修计划执行时差和现场检查数据作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的输入,获得评价结果;步骤S4:根据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结果,按照相应的水平登记给予优化建议。优选的,在上述步骤S22中,确定两个维度及其包含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的具体过程为:步骤S221:确定标度值,建立判断矩阵:采用专家赋权的方式,通过多个专家对每个指标要素进行赋值,得出各个指标要素的赋值均数,利用分值的高低确定相对标度,构造指标要素判断矩阵B;采用1-9标度法,其判断矩阵B的标度定义为:得到判断矩阵B为:其中,Bn表示第n个指标要素;步骤S222:计算权重系数:采用方根法确定权重向量以及相应的最大特征值,首先,将判断矩阵B中的元素bij按行相乘,得到如下公式最大特征值计算公式:然后,计算向量Mi的n次方根,得到向量对向量Mi进行规范化处理:最后,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其中,(BW)i表示BW向量的第i个元素步骤S223: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用判断矩阵的阶数n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CI为一致性指标;其中,n为矩阵的阶数,用来估计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若CR<0.10则认为判断矩阵合理;若一致性比例CR≥0.1时,则该判断矩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其中,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阶数n123456789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6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检修计划评价指标要素及可靠性维度和合规性维度的初始权重向量:w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构建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采集历史检修计划实施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n步骤S2:构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n步骤821:从基准数据库中选取对应的基准数据,该基准数据包括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各个指标要素,从而建立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n步骤S22:采用专家排序法构造出指标要素判断矩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n步骤23:确地步骤21中各个指标要素的分值的计算公式:/n停电时差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据驱动的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构建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采集历史检修计划实施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检修实施工作持续时间基准数据库;
步骤S2:构建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模型:
步骤821:从基准数据库中选取对应的基准数据,该基准数据包括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各个指标要素,从而建立检修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S22:采用专家排序法构造出指标要素判断矩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和检修实施工作质量维度及其两个维度包括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
步骤23:确地步骤21中各个指标要素的分值的计算公式:
停电时差
其中,t1表示实际停电时间;t2表示计划停电时间;
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
其中,s1表示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s2表示操作及工作许可计划时长;
工作时差
其中,T1表示实际工作结束时间;T2表示计划工作结束时间;
送电时差
其中,S1表示送电时间;S2表示预告送电时间;
上述出现的时间单位均为min;
操作规范程度c1=100-10X1-10*X2-20*X3,其中,X1表示检修作业指导卡上发现的不规范项数;X2表示检修作业流程执行不到位的项数;X3表示技术要求落实不到位的项数;
工作内容完成度c2=100-20*n;其中,n表示未完成的检修项目的个数;
工作记录质量c3=100-5*m-(25*l1+10*l2);其中,m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进行记录情况,若m=0,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及时进行记录;若m=1,表示对完成的检修工作未按指定时间进行记录;l1表示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l2表示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分析,若l1=0,且l2=0,表示按时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若l1=0,且l2=1,表示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若l1=1,表示未对检修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工作延期c4=100-5*k;其中,k表示检修设备中出现延期的次数;
重复检修c5=100-10*j;其中,j表示检修设备中因诊断错误或检修质量差造成的重复检修的个数;
步骤S24:根据步骤S22和S23确定的两个维度及其包含的各个指标要素的权重以及各个指标要素的计算公式,构造评价模型函数:
其中,该方法即可评价单个检修计划实施质量,也可评价各区域月度检修计划整体实施质量;
针对单个检修计划实施评价模型函数:
F=检修计划执行刚性指标×w1+检修实施工作质量指标×w2
=(停电时差d1×w1.1+操作及工作许可时差d2×w1.2+工作时差d3×w1.3+送电时差d4×w1.4)×w1+(操作规范程度c1×w2.1+工作内容完成度c2×w2.2+工作记录质量c3×w2.3+工作延期c4×w2.4+重复检修c5×w2.5)*w2;
其中,F为无量纲常数,用以评价检修实施质量水平的高低;w1表示检修计划执行刚性维度的权重值;w1.1表示停电时差指标的权重值;w1.2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