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供需匹配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系统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供需匹配原理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千年生态系统框架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将人们通过精神的丰富、认知的提升,娱乐、美学的体验所获得的非物质社会生态利益定义为文化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出的服务被动接受的概念。在于绿线系统质量,蓝线系统质量等自然供给价值和潜在景观密度、丰富度、品质等社会供给价值相互杂糅以后,成为非消耗性直接使用价值,因此,在管理、政策制定、规划中,文化生态系统服务难以被量化和整合。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但景观文化意义的识别存在普遍的不足,公众很难表达自己;同时非物质价值与具体的地点或自然景观特征不能联系起来,改进之后的类属特征/特征场所制图方法强调景观及其特征,并通过参与式制图等方式将公众偏好和空间位置联系起来,实现文化服务价值的可视化,但这个方法具有区域限制,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供需匹配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确定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的供给量;/n确定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的需求量;/n计算供需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供需匹配的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的供给量;
确定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的需求量;
计算供需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系统社会文化服务包括供给服务和需求服务,所述供给量为供给服务的量化结果,所述需求量为需求服务的量化结果,所述供需比为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服务的项目层包括生态资源供给、人文遗产供给和感知承载供给;
所述需求服务的项目层包括物质资源需求、精神情感需求和发展建设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服务的各个项目层包括一至多个准则层,每个准则层包括一至多个指标层,根据指标层的评估等级值及权重,确定供给量;
所述需求服务的各个项目层包括一至多个准则层,每个准则层包括一至多个指标层,根据指标层的评估等级值及权重,确定需求量项目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资源供给的准则层包括绿线系统品质度和蓝线系统品质度,所述人文遗产供给的准则层包括文化遗产识别度和传统风俗保留度,所述感知承载供给的准则层包括景观丰富度、视觉敏感度和视觉品质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线系统品质度的指标层包括植被覆盖率和生物栖息地面积;蓝线系统品质度的指标层包括水源地面积和致灾区面积,
所述文化遗产识别度的指标层包括文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芳,王思睿,缪应璐,周瑶瑾,朱钟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