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20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确定发展方向类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目标区域的景观特征单元进行评价、叠加、分级,得到目标区域的不同景观管理单元特征,并将目标区域的景观管理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进行结合,对目标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县域尺度进行景观单元的规划,结合自然和人文特性的综合管理单元,对目标区域进行综合规划,为现有的规划发展提供校正。

A divis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landscape manage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景观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国际上对于景观管理与决策主要是景观单元的分类与划分,景观单元为根据一定自然特性划分的空间上的异质区域,后期在自然特性的基础上加入社会属性和数据进行校正。同时景观单元的分类结果可用于指导和修正规划与政策制定。国内对于景观特征单元的研究整体上以自然要素划分为依据,在全国的尺度或区域的尺度进行景观特征单元划分。但是,全国的生态地理区划是从地域差异性出发探讨全国范围内不同尺度的单元划分,研究大多尺度较大,且划分依据偏向自然要素,很少与国内行政管理体系相结合,使得综合自然区划要素单一,自然特性和环境管理单元发展不成体系,并且,我国缺乏在县域尺度进行综合规划决策的方法。因此,研究一种在县域尺度进行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研究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确定发展方向类别。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目标区域的景观特征单元进行评价、叠加、分级,得到目标区域的不同景观管理单元特征,并将目标区域的景观管理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进行结合,对目标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本专利技术从县域尺度进行景观单元的规划,结合自然和人文特性的综合管理单元,对目标区域进行综合规划,为现有的规划发展提供校正,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确定发展方向类别。所述综合景观单元的评价因子包括生态安全因子、收缩发展因子和特色风貌因子。所述生态安全因子的格局层包括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所述收缩发展因子的格局层包括自然限制发展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特色风貌因子的格局层包括视觉安全格局、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所述自然限制发展格局的指标层包括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的距离和植被覆盖率,所述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包括距交通主干道距离、人均GDP、劳动力、距建成区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各格局层包括一至多个指标层,所述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包括:根据各指标层的打分结果及权重,获得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对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处理,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或评价分布图。对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所述生态安全因子的评价结果分级为满意、理想和底线,所述收缩发展因子的评价结果分级为收缩、发展和不变,所述特色风貌因子的评价结果分级为价值低和价值高。根据GIS软件的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级。根据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形成决策树,优选地,按照生态安全因子、收缩发展安全因子和特色风貌安全因子的优先顺序,将各评价因子的分级结果形成十八种组合结果,根据组合结果确定发展方向类别,优选发展方向包括发展、游憩、生态、储备四大类。所述划分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数据,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栅格单元,优选所述栅格单元的大小为100m*100m,获得各个栅格单元的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而获得目标区域的发展方向,即景观特征管理单元的评价结果。其中,将景观特征管理单元的评价结果与行政管理体系结合,形成景观综合管理单元,根据景观综合管理单元确定不同的管理类型,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从乡村类型学视角出发结合自然和人文特性的综合管理单元,突破了中国自然区划和环境管理单元的单一特性;(2)在景观单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专门的乡村地区的类型划分,提出了乡村类型学的概念,对乡村类型的区分和划定有利于乡村地区的管理和规划;(3)本专利技术从县域层面对景观单元进行划分,是国内现有大尺度综合区划研究所缺乏的;(4)本专利技术采用决策树的方式综合决策,考虑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综合发展方向,形成综合管理单元;(5)本专利技术从县域层面进行景观单元的规划,突破了单纯类型学划分难以落地特性,形成的自然连续的管理单元打破了行政区划的边界,为现有的规划发展提供校正。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的评价分布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的决策树分析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武胜县的生态安全因子景观单元评价分布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武胜县的收缩发展因子景观单元评价分布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武胜县的特色风貌因子景观单元评价分布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综合决策下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评价分布图;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综合决策下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评价分布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综合决策下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叠加的评价分布图;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2018-2022年武胜县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自然生态保护空间布局图;图10示出本专利技术2017版2013-2030年武胜县城市总体规划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确定发展方向类别。本专利技术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是针对县域层面进行的,目标区域优选为县域行政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景观特征管理单元主要考虑的评价因子包括生态安全因子、收缩发展因子和特色风貌因子,从而可实现对目标区域景观特征管理单元的综合评价。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生态安全因子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的格局层包括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收缩发展因子从目标区域发展角度出发的格局层包括自然限制发展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特色风貌因子从目标区域特色角度出发的格局层包括视觉安全格局、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本专利技术中,各格局层包括一至多个指标层,所述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包括:根据各指标层的打分结果及权重,获得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对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处理,叠加处理包括加权叠加或分级叠加,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或评价分布图。本专利技术中,不同的分类标准以及赋值或打分依据主要根据现有景观单元划分国内外文献及专家打分的方式首先进行确定,优选采用层次分析法或专家打分方法再结合目标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综合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格局层、格局层对应的指标层以及指标层的打分。根据本专利技术,针对生态安全因子,根据指标层的评分结果,分别得到格局层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的量化结果,然后对各个格局层量化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n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n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叠加,确定发展方向类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景观特征管理单元划分的评价因子;
获得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
对所述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叠加,确定发展方向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景观单元的评价因子包括生态安全因子、收缩发展因子和特色风貌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安全因子的格局层包括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格局和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所述收缩发展因子的格局层包括自然限制发展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特色风貌因子的格局层包括视觉安全格局、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限制发展格局的指标层包括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的距离和植被覆盖率,所述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指标层包括距交通主干道距离、人均GDP、劳动力、距建成区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观综合管理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格局层包括一至多个指标层,所述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包括:根据各指标层的打分结果及权重,获得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对各格局层的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处理,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或评价分布图。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芳周瑶瑾缪应璐王思睿朱钟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