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根据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试验中实体模型所用的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以根据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设置应变片;对实体模型进行预设次数试验,得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将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规定仿真试验对标的工作流程,使得仿真试验对标流程更加规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多次对标,只需一次对标,节省了试验和仿真数据的处理时间,且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了数据错误率,提高了对标效率。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rength simulation and test benchmarking of railway trai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仿真和试验均是产品验证的重要手段。试验不仅能够对实际加工完成的车体模型进行验证,而且能够校核车体的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而仿真一方面可用于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验证,另一方面可预测结构危险位置,为试验测点的布置提供参考,同时也可补充试验测试数据的不足,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取结构强度数据。但是如果仿真模型误差较大就不能很好地预测车体结构强度风险,其计算结果也不可用于进行产品优化。因此,在仿真计算过程中需通过不断地仿真试验对标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和提升。然而,试验和仿真数据的处理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人为因素极易造成数据错误,导致对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试验和仿真数据的处理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人为因素极易造成数据错误,导致对标效率低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包括: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根据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试验中实体模型所用的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以根据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设置所述应变片;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预设次数试验,得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可选地,所述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包括:根据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结构危险位置;根据所述结构危险位置,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可选地,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包括仿真计算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包括试验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相应地,所述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应变值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应变值进行对标;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位移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侧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位移进行对标;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力载荷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力载荷进行对标。可选地,所述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之前,所述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还包括:对有限元模型与实体模型的一致性和/或准确性进行检查并修正;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对车体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其中,所述准确性包括:边界条件准确性和/或参数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得到模块和对标模块;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试验中实体模型所用的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以根据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设置所述应变片;所述得到模块,用于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预设次数试验,得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所述对标模块,用于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结构危险位置;根据所述结构危险位置,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可选地,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包括仿真计算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包括试验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相应地,所述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应变值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应变值进行对标;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位移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侧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位移进行对标;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力载荷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所述力载荷进行对标。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之前,所述轨道列车车体仿真与试验对标装置还包括:检查修正模块和仿真计算模块;所述检查修正模块,用于对有限元模型与实体模型的一致性和/或准确性进行检查并修正;所述仿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对车体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其中,所述准确性包括:边界条件准确性和/或参数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规定仿真试验对标的工作流程,使得仿真试验流程更加规范;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根据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提高了对标的准确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多次对标,只需一次对标,节省了试验和仿真数据的处理时间,且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了数据错误率,提高了对标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逻辑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n根据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试验中实体模型所用的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以根据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设置所述应变片;/n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预设次数试验,得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n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试验中实体模型所用的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以根据应变片所贴的位置和方向设置所述应变片;
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预设次数试验,得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
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结构危险位置;
根据所述结构危险位置,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包括仿真计算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包括试验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位移、力载荷中的至少一项;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应变值进行对标;
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位移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侧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位移进行对标;
将所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力载荷和所述车体强度试验结果的测点对应的位置的测量方向的力载荷进行对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之前,所述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方法,还包括:
对有限元模型与实体模型的一致性和/或准确性进行检查并修正;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对车体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得到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
其中,所述准确性包括:边界条件准确性和/或参数准确性。
5.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得到模块和对标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体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中的第一主应力分布,确定测点对应的位置和方向;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点对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豪,赵思聪,刘元君,王晖,鞠增业,马丽英,张冉,王晓军,王宗正,田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