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61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从基层顶面,由下而上分别为防水粘结层、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过滤层、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隔热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结构承载能力高,透排水性能优良,还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产生。

A kind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meable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铺装结构及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中普遍的混凝土路面没有透水和透气效果,这也使雨水不能及时渗透到地底下,导致地表植物因缺乏水资源而无法存活,地下水位却逐年下降;不透气的普通混凝土路面不能及时调节城市地表温、湿度,也会形成所谓的“热岛现象”。为了提高高等级公路的行车安全,国内进行了很多透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在沥青路面面层铺筑薄层的大空隙、开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这样,在雨天水能够从其多孔的结构中排出,不会在路表形成水膜,减少了车辆漂滑及喷雾现象,提高沥青路面在潮湿气候的行车安全。考虑到重载、超载交通条件下,对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而普通的排水路面铺装材料的承载能力不够。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透水路面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以提高路面的结构承载力,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透水路面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及材料为重载、超载交通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从基层顶面,由下而上分别为防水粘结层、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过滤层、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隔热层。各铺装层的空隙率一般为15%~25%,渗水系数不低于1900ml/min。排水沥青混凝土PAC-5上涂布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系数,具有隔热效果,可自体降温,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进一步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厚度为6~8cm,空隙率为22%~25%。下面层采用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可以最大化透水能力。进一步的,低掺量环氧混凝土PAC-10中面层厚度为4~6cm,空隙率为18%~22%,低掺量环氧沥青胶结料为环氧树脂和70#基质沥青的混合料。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可有效提高路面铺装结构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有效解决排水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进一步的,环氧树脂由双酚环氧树脂和聚酰胺固化剂组成,两者的质量比分别为(55~65):(35~45)。进一步的,低掺量环氧沥青胶结料由环氧树脂和70#基质沥青组成,两者的质量比分别为(20~40):(60~80)。进一步的,过滤层为透水土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制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的孔径尺寸≤0.15mm。滤层可以进一步对结构上层流出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的,土工织物中掺杂改性玄武岩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是土工织物的30%~40%。进一步的,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玄武岩纤维裁剪成段,浸泡在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的柠檬酸酸溶液中0.5~1.5h,取出后干燥,直接浸入2-甲基丙烯酸-四氢吡喃酯溶液中,浸泡0.5~1h,其中,2-甲基丙烯酸-四氢吡喃酯溶液是2-甲基丙烯酸-四氢吡喃酯溶解于0.5MNaCl中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提高土工织物与上下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粘结力,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同时由于2-甲基丙烯酸-四氢吡喃酯的改性,使玄武岩纤维的疏水性能提高,且抗脏污能力和抗菌能力均有提高,进而提高整个过滤层的抗菌性能和排污性能。进一步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厚度为3~5cm,空隙率为15%~18%。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可以起到筛孔过滤的作用,有效防止大粒径杂物下掉,堵塞塞孔,还能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进一步的,隔热层是在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的表面均匀地刷涂反射隔热材料形成的。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反射隔热材料基体材料包括如下组分:水400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1份、纤维素2.5份、多功能助剂1份、乳液90份、成膜助剂5份、助溶剂15份、防腐剂2份、消泡剂2.5份、增稠剂1份、流平剂1.5份、白水泥160份、石英砂30份和减水剂4.5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反射隔热材料填料包括如下组分:钛白粉100份、玻璃微珠180份和50份钛酸酯改性碳酸钙。钛酸酯改性碳酸钙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反射隔热材料与防水面层之间的粘结力,并增强反射隔热材料的机械强度,且钛酸酯改性碳酸钙具有疏水性能,有效提高反射隔热材料的抗水损害能力,且能够与醇酯十二起到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成膜效果,使膜更加致密,进一步提高反射隔热材料的抗水损害能力。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反射隔热材料基体材料包括如下组分:水400份、分散剂(5040)5份、润湿剂(LCN407)1份、纤维素(HBR250)2.5份、多功能助剂(AMP-95)1份、乳液(296DS)90份、成膜助剂(醇脂十二)5份、助溶剂(丙二醇)15份、防腐剂(CP11)2份、消泡剂(NXZ)2.5份、增稠剂(601)1份、流平剂(621N)1.5份、白水泥(525)160份、石英砂(200目)30份、减水剂(F10)4.5份。进一步的,防水粘结层厚度为1~2mm。进一步的,隔热材料的涂布量为5-50g/m2。进一步的,多层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总厚度为13~19c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结构承载能力高,透排水性能优良,还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此外,还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水粘结层、2.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3.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4.过滤层、5.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6.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1: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从基层顶面,由下而上分别为防水粘结层1、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2、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3、过滤层4、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5、隔热层6。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首先清理基层顶面,然后撒布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撒布量为0.5kg/m2~0.6kg/m2,待乳化沥青破乳后铺装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其中,乳化沥青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制备,乳化剂含量采用2.0%,稳定剂含量采用0.1%,油水比采用60:40。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厚度为7c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油石比采用4.7%,空隙率为23.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基层顶面,由下而上分别为防水粘结层(1)、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2)、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3)、过滤层(4)、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5)和隔热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基层顶面,由下而上分别为防水粘结层(1)、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2)、低掺量环氧沥青混凝土PAC-10中面层(3)、过滤层(4)、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5上面层(5)和隔热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下面层(2)厚度为6~8cm,空隙率为22%~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量环氧混凝土PAC-10中面层(3)厚度为4~6cm,空隙率为18%~22%,其中,低掺量环氧沥青胶结料为环氧树脂和70#基质沥青的混合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由双酚环氧树脂和聚酰胺固化剂组成,两者的质量比分别为(55~65):(35~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量环氧沥青胶结料由环氧树脂和70#基质沥青组成,两者的质量比分别为(20~40):(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排水沥青路面铺装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强陈美娟许海连万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千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