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252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中控装置、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第一测距仪朝向冲击台的端面设置,第二测距仪朝向冲击台的后侧面设置,中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连接。当机械臂放置试样后,采用第一测距仪测量试样与第一测距仪之间的第一距离,采用第二测距仪测量试样与第二测距仪之间的第二距离,中控装置分别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并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就可以确定试样在冲击台上的位置。如此,通过检测装置可以确定试样的位置,并且可以判断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一旦机械臂放置试样的位置出现错误,能够及时做出调整,有效提高了冲击试验的试样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冲击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击试验是确定金属材料在经受外力冲撞或作用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种试验方法。采用冲击试验装置进行冲击试验,可以评定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韧脆性转化趋势,反映金属材料的宏观缺陷及显微组织的微小变化。现有技术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通常采用机械臂将试样放置于冲击台上,但是机械臂放置试样时,可能出现放置位置存在误差的情况。例如,机械臂的示教点移动后,试样放置在冲击台上的位置就是错误的,进而导致冲击试验得到的数据也是错误的。目前,一旦出现这种错误,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及时发现机械臂放置试样的位置出错,影响冲击试验的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可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发现机械臂放置试样的位置出错,影响冲击试验的试验结果准确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200包括中控装置201以及靠近所述冲击台101设置的第一测距仪202和第二测距仪203;所述冲击台在冲击试验系统(100)中用于放置试样(104);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端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后侧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中控装置201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所述第二测距仪203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测量得到的第一距离,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测量得到的第二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试样104在所述冲击台101上的位置。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200还包括靠近所述冲击台101设置的第三测距仪204:所述第三测距仪204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后侧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三测距仪204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中控装置201与所述第三测距仪204连接,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测距仪204测量得到的第三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确定试样104在所述冲击台101上的位置。可选地,所述中控装置201还用于获取第一试样分别对应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以及获取第二试样分别对应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一差值,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差值,如果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第三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冲击试验系统100中的机械臂重复定位无误。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所述第二测距仪20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204均为激光测距仪。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仪202发射出的激光射到试样104的端面,且所述第一测距仪202发射出的激光与所述冲击台的顶面平行;所述第二测距仪203发射出的激光射到试样104后侧面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测距仪203发射出的激光与所述冲击台的顶面平行;所述第三测距仪204发射出的激光射到试样104后侧面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测距仪204发射出的激光与所述冲击台的顶面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所述第二测距仪20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204均为超声波测距仪。可选地,所述冲击试验系统100还包括推块105,用于将试样104推离所述冲击台101;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位于所述推块105的一侧,所述第三测距仪204位于所述推块105的另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与所述推块105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测距仪204与所述推块105之间的距离一致。可选地,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与所述冲击台101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测距仪204与所述冲击台101后侧面之间的距离一致。可选地,所述冲击台(101)的顶面具有凹槽(1011),所述凹槽(1011)将所述冲击台(101)的顶面分隔为第一平台(1012)和第二平台(1013);所述第一平台1012和所述第二平台1013的表面均为阶梯状,试样1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台1012中较低的阶梯面、所述第二平台1013中较低的阶梯面接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将第一测距仪朝向冲击台的端面设置,将第二测距仪朝向冲击台的后侧面设置,采用中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连接。当机械臂放置试样后,采用第一测距仪测量试样与第一测距仪之间的第一距离,采用第二测距仪测量试样与第二测距仪之间的第二距离,中控装置分别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并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就可以确定试样在冲击台上的位置。如此,通过检测装置可以确定试样的位置,并且可以判断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一旦机械臂放置试样的位置出现错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能够及时发现这种错误,进而能够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冲击试验结果出错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冲击试验的试样结果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冲击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激光测距仪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后的冲击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改进后的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冲击试验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冲击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冲击试验系统100可以包括冲击台101、冲击锤102和机械臂103。其中,冲击台101可以用于放置试样的冲击台;冲击锤102位于冲击台101的上方,可以用于执行冲击试验;机械臂103可以用于夹取试样。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冲击台101的顶面具有凹槽1011,该凹槽1011可以将冲击台101的顶面分隔为第一平台1012和第二平台1013。如此,机械臂103夹取试样后,可以将试样放置于凹槽1011上,并且,试样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平台1012、第二平台1013接触。更进一步地,第一平台1012的表面可以是阶梯状,类似地,第二平台1013的表面也可以是阶梯状,其中,第一平台1012和第二平台1013中较低的阶梯面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00)包括中控装置(201)以及靠近冲击台(101)设置的第一测距仪(202)和第二测距仪(203);所述冲击台在冲击试验系统(100)中用于放置试样(104);/n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端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之间的第一距离;/n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后侧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之间的第二距离;/n所述中控装置(201)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所述第二测距仪(203)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测量得到的第一距离,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测量得到的第二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试样(104)在所述冲击台(101)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系统中试样放置位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00)包括中控装置(201)以及靠近冲击台(101)设置的第一测距仪(202)和第二测距仪(203);所述冲击台在冲击试验系统(100)中用于放置试样(104);
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端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之间的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后侧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二测距仪(203)之间的第二距离;
所述中控装置(201)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所述第二测距仪(203)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距仪(202)测量得到的第一距离,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测距仪(203)测量得到的第二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试样(104)在所述冲击台(101)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00)还包括靠近所述冲击台(101)设置的第三测距仪(204):
所述第三测距仪(204)朝向所述冲击台(101)的后侧面,用于测量试样(104)与所述第三测距仪(204)之间的第三距离;
所述中控装置(201)与所述第三测距仪(204)连接,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测距仪(204)测量得到的第三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确定试样(104)在所述冲击台(101)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201)还用于获取第一试样分别对应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以及获取第二试样分别对应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一差值,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比较所述第一试样对应的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试样对应的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差值,如果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第三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冲击试验系统(100)中的机械臂重复定位无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杰孙敬忠徐海宁黄晓宾李梓齐王广来姜鑫张华伟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