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3250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量子点油相溶液并装入第一微流道,提供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并装入第二微流道中,第一微流道的末端嵌套于第二微流道的末端中,第一微流道的末端和第二微流道的末端缩窄且均连接交汇微流道;使量子点油相溶液和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在交汇微流道内汇聚并形成聚合反应底物包裹在量子点油相溶液外部的结合体;通过引发使结合体中的聚合反应底物至少部分聚合,得到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液相封装方式保证每个量子点可在液相环境中自由移动,降低量子点淬灭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量子点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量子点
,涉及一种量子点封装工艺,特别涉及到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一种可将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进行束缚的半导体纳米结构。通过对量子点施加电场或光照,量子点能够对外发出光子。现有技术当中提供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公开号为“CN10975535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具体在蓝光LED芯片表面设计隔热层,在硒化镉量子点层表面设计保护层,利用PMMA透镜封装对量子点层进行包覆,以此解决硒化镉量子点的水氧隔离以及隔热问题,提高了硒化镉量子点的稳定性、寿命及量子点LED的色域与色纯度,降低了成本。但缺点在于进行的多层复合安装导致封装工艺繁复;外罩呈凸透镜,不符合目前产品轻薄化趋势;选用的AB胶,其阻隔有效性有待商榷;量子点的光转换效率因固化在胶层中而不可避免的下降。公开号为“CN10756500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具体包括非金属支架、LED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量子点油相溶液(6)并装入第一微流道(1),提供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并装入第二微流道(2)中,所述第一微流道(1)的末端嵌套于所述第二微流道(2)的末端中,所述第一微流道(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微流道(2)的末端缩窄且均连接交汇微流道(4);/n使所述量子点油相溶液(6)和所述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在所述交汇微流道(4)内汇聚并形成所述聚合反应底物包裹在所述量子点油相溶液(6)外部的结合体;/n通过引发使所述结合体中的聚合反应底物至少部分聚合,得到所述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量子点油相溶液(6)并装入第一微流道(1),提供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并装入第二微流道(2)中,所述第一微流道(1)的末端嵌套于所述第二微流道(2)的末端中,所述第一微流道(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微流道(2)的末端缩窄且均连接交汇微流道(4);
使所述量子点油相溶液(6)和所述水相聚合反应底物在所述交汇微流道(4)内汇聚并形成所述聚合反应底物包裹在所述量子点油相溶液(6)外部的结合体;
通过引发使所述结合体中的聚合反应底物至少部分聚合,得到所述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油相溶剂并装入第三微流道(3),所述第二微流道(2)的末端嵌套于所述第三微流道(3)中;所述第三微流道(3)的末端缩窄且连接交汇微流道(4);
所述油相溶剂通过所述交汇微流道(4),使所述交汇微流道(4)中的所述结合体分散在所述油相溶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剂为挥发性油相溶剂;优选地,所述挥发性油相溶剂的沸点小于等于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相封装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完全或部分去除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荣康永印周健海
申请(专利权)人: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