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幕墙窗,涉及幕墙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内层玻璃、设置于框架上的外层玻璃以及设置于内层玻璃上的透明保温层,所述框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在框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上且呈波浪形的折板以及安装于框架且用于驱动折板远离顶板的一端沿竖向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折板上开设有多个进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便减少较强的光线进入室内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减少较强的光线进入室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幕墙窗
本技术涉及幕墙窗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节能型幕墙窗。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围护结构,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对于土地的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189667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节能铝合金幕墙窗,包括底板、进气腔、出气腔、铝合金支撑架、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底板为与窗洞长宽相配合的长方形板体,所述底板的底部内侧开设有进气腔,所述底板的顶部内侧开设有出气腔,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内侧设有铝合金支撑架,所述铝合金支撑架上设有两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靠近室内的内层玻璃和靠近室外的外层玻璃。虽然该节能型幕墙窗能够对室内进行保温保热,但是当室外阳光的光线强度过强时,无法减少光线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当室外阳光的光线强度过强时,可以减少光线进入室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内层玻璃、设置于框架上的外层玻璃以及设置于内层玻璃上的透明保温层,所述框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底板、顶板以及两个侧板均为中空板,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在框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上且呈波浪形的折板以及安装于框架且用于驱动折板远离顶板的一端沿竖向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折板上开设有多个进光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外阳光的光线强度过强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折板向下移动,折板向下移动对幕墙窗进行遮挡,然后阳光从进光孔进入室内,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线进入室内,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进光孔可使室内不至于太昏暗。中空板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降低成本,还可减轻框架的重量,便于对框架进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均沿竖向设置,所述折板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对折板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折板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并且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与折板的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移动块的移动带动折板移动,以此便于操作人员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块同时沿竖向滑移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板内且水平设置的水平轴、分别设置于水平轴两端的两个主动锥齿轮、分别竖直设置于两个侧板内的两个丝杠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杠底部的两个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两个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丝杠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板内;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杠;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轴转动的传动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水平轴转动,水平轴转动带动两个主动锥齿轮转动,两个主动锥齿轮转动驱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两个丝杠转动,两个丝杠转动驱动两个移动块移动,通过驱动部件驱动两个移动块同时移动,这样可使折板移动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轴的蜗轮以及转动连接于底板内的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蜗杆的远离水平轴的一端凸出底板外侧壁设置并且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蜗杆,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水平轴转动,这样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均沿竖向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移动块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滑槽与两个丝杠螺纹连接,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因而可以节省材料;再者,第二滑槽对移动块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移动块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顶板以及两个侧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完全敞开的开口,每个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便于对升降组件进行安装,因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室外阳光的光线强度过强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折板向下移动,折板向下移动对幕墙窗进行遮挡,然后阳光从进光孔进入室内,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线进入室内,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进光孔可使室内不至于太昏暗;2.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水平轴转动,水平轴转动带动两个主动锥齿轮转动,两个主动锥齿轮转动驱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两个丝杠转动,两个丝杠转动驱动两个移动块移动,通过驱动部件驱动两个移动块同时移动,这样可使折板移动的更加稳定;3.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蜗杆,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水平轴转动,这样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凸显透明保温层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显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凸显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凸显框架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框架;11、底板;12、顶板;13、侧板;131、第一滑槽;132、第二滑槽;14、开口;15、盖板;2、内层玻璃;3、外层玻璃;4、透明保温层;5、升降机构;51、折板;511、进光孔;52、升降组件;521、移动块;522、驱动部件;5221、水平轴;5222、主动锥齿轮;5223、丝杠;5224、从动锥齿轮;6、传动部件;61、蜗轮;62、蜗杆;63、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内层玻璃2、设置于框架1上的外层玻璃3以及设置于内层玻璃2上的透明保温层4,透明保温层4可选用阳光板层,框架1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均为中空板,内层玻璃2和外层玻璃3之间在框架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机构5包括焊接于顶板12且呈波浪形的折板51以及安装于框架1且用于驱动折板51远离顶板12的一端沿竖向移动的升降组件52;折板51可选用弹簧钢板,并且折板51上开设有多个进光孔511;两个侧板1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31,两个第一滑槽131均沿竖向设置,折板51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内层玻璃(2)、设置于框架(1)上的外层玻璃(3)以及设置于内层玻璃(2)上的透明保温层(4),所述框架(1)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均为中空板,所述内层玻璃(2)和外层玻璃(3)之间在框架(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12)上且呈波浪形的折板(51)以及安装于框架(1)且用于驱动折板(51)远离顶板(12)的一端沿竖向移动的升降组件(52);所述折板(51)上开设有多个进光孔(5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内层玻璃(2)、设置于框架(1)上的外层玻璃(3)以及设置于内层玻璃(2)上的透明保温层(4),所述框架(1)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板(12)以及两个侧板(13)均为中空板,所述内层玻璃(2)和外层玻璃(3)之间在框架(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12)上且呈波浪形的折板(51)以及安装于框架(1)且用于驱动折板(51)远离顶板(12)的一端沿竖向移动的升降组件(52);所述折板(51)上开设有多个进光孔(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3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31)均沿竖向设置,所述折板(51)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2)包括两个移动块(521);两个所述移动块(521)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131),并且两个所述移动块(521)分别与折板(51)的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幕墙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块(521)同时沿竖向滑移的驱动部件(522),所述驱动部件(522)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金荣,盛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