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0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采用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进行矫形,具体包括如下矫形步骤:步骤1,调试;步骤2,一次矫形:将U型抗震管束的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并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外侧接触,同时,将U型抗震管束下压,使得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内侧与下模上的弧形面进行贴合;步骤3,二次矫形;步骤4: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管束进行矫形,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矫形过程简单、省时、省力,能够有效的减小人为影响,进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使得产品质量可控,使得产品的合格率达9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属于抗震

技术介绍
抗震管束其结构主要是U型,用于固定管道,在实际的使用中,若发生地震导致楼体震动,管束能够对管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管道损坏的概率,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U型抗震管束一般采用下述方法进行生产:下料、冲孔、折弯成型;但是,在实际的制造中,采用折弯成型的方式形成U型结构,由于金属材料在冲压后会出现反弹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管束在开口处大于实际需要的尺寸,即:U型抗震管束两侧部(支脚)具有较大的倾斜,不能实现平行的目的;这样就导致实际的安装中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安装效率。因此,如何对U型抗震管束进行矫形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属材料在冲压后会出现反弹的情况,将材料折弯形成U型结构的管束时管束在开口处大于实际需要的尺寸,导致后期安装困难的缺点,提供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该矫形方法用于对U型抗震管束进行矫形,能够提高U型抗震管束的质量,使得产品的合格率达96%以上,进而提高后续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采用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进行矫形,所述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包括基座、底座、下模、上模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下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上模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形状与U型抗震管束的支脚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槽上端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相接触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移后能够将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与所述弧形面相贴合;具体包括如下矫形步骤:步骤1,调试:调试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的位移量;步骤2,一次矫形:将U型抗震管束的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并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外侧接触,同时,将U型抗震管束下压,使得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内侧与下模上的弧形面进行贴合;步骤3,二次矫形:将完成步骤2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然后将U型抗震管束的另一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并重复步骤2的过程;步骤4:检验:将经过两次矫形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测量U型抗震管束两支脚间的距离。其中,在步骤1中,具体过程如下:S1:将U型抗震管束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压至于U型抗震管束接触时,驱动装置停止,记录接触位置A1;S2:重新驱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从记录位置A1处继续驱动上模下移1-3mm,然后进行步骤3及步骤4,判断U型抗震管束是否合格;若检验合格,则记录上模下移的位置为矫形位置A2,完成调试;若检验不合格,则在矫形位置A2的基础上驱动上模下移1-3mm,直至检验合格为止。其中,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模下端四周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螺柱,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供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柱穿过通孔后通过螺母进行旋合。进一步优化,上模下端设置有硬质橡胶垫块。其中,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泵,所述液压缸竖直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上模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动端上,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泵连接。其中,作为一种选择,下模焊接在底座上。进一步优化,下模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限位槽连通,所述缺口内可拆卸安装有一成型块,所述弧形面设置在所述成型块上,所述成型块安装固定后,成型块上的弧形面与限位槽侧面相切。进一步优化,所述成型块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缺口处设置有螺孔,所述成型块与下模通过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折弯后的U型抗震管束进行矫形,能够有效的减小U型抗震管束两侧部间的倾斜角度,能够使得U型抗震管束两侧部(支脚)趋近于平行,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安装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管束进行矫形,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矫形过程简单、省时、省力,能够有效的减小人为影响,进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使得产品质量可控,使得产品的合格率达96%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所述U型抗震管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的下模与成型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底座,3下模,4上模,5驱动装置,6螺栓,7限位槽,8弧形面,9凸起,10凹槽,11缺口,12成型块,13沉孔,14螺孔,15液压缸,16硬质橡胶垫块,17U型抗震管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包括基座1、底座2、下模3、上模4和驱动装置5,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座2通过螺栓6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下模3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驱动装置5安装在基座1上且与上模4连接,所述上模4位于下模3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上模4靠近或者远离下模3,所述下模3上设置有一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形状与U型抗震管束17的支脚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槽7上端与U型抗震管束17的弧形部相接触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8,驱动装个置驱动上模4下移后能够将U型抗震管束17的弧形部与所述弧形面8相贴合。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驱动装置5驱动上模4向下模3运动,进而是的上模4与U型抗震管束17的弧形部接触,并在上模4的作用下将U型抗震管束17的弧形部与下模3上的弧形面8进行贴合,进而实现对U型抗震管束17的矫形,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将U型抗震管束17的其中一个侧部(支脚)插入限位槽7中,进行一次矫形;然后重复操作,对另一个支脚进行矫形,如此即可实现对U型抗震管束17的矫形;能够有效的减小U型抗震管束17两侧部间的倾斜角度,能够使得U型抗震管束17两侧部趋近于平行,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安装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使用前需要进行调试,测试出下模3下降的距离,进而保证后续矫形的进行。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凹槽10,所述下模3下端四周设置有凸起9,所述凹槽10内设置有若干螺柱或者螺栓,所述凸起9上设置有供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柱穿过通孔后通过螺母进行旋合。这样设置使得下模3能够更换,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根据不同管束的规格来选择下模3,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能够使用与不同弧度的管束。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模4下端设置有硬质橡胶垫块16;这样,在下模3与U型抗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进行矫形,/n所述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包括基座、底座、下模、上模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下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上模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形状与U型抗震管束的支脚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槽上端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相接触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移后能够将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与所述弧形面相贴合;/n具体包括如下矫形步骤:/n步骤1,调试:调试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的位移量;/n步骤2,一次矫形:将U型抗震管束的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并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外侧接触,同时,将U型抗震管束下压,使得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内侧与下模上的弧形面进行贴合;/n步骤3,二次矫形:将完成步骤2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然后将U型抗震管束的另一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并重复步骤2的过程;/n步骤4:检验:将经过两次矫形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测量U型抗震管束两支脚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进行矫形,
所述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包括基座、底座、下模、上模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下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上模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形状与U型抗震管束的支脚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槽上端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相接触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移后能够将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与所述弧形面相贴合;
具体包括如下矫形步骤:
步骤1,调试:调试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的位移量;
步骤2,一次矫形:将U型抗震管束的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并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外侧接触,同时,将U型抗震管束下压,使得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内侧与下模上的弧形面进行贴合;
步骤3,二次矫形:将完成步骤2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然后将U型抗震管束的另一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并重复步骤2的过程;
步骤4:检验:将经过两次矫形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测量U型抗震管束两支脚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具体过程如下: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远洋雍磊董海波易树林王鑫淼谢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