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包裹输送方法及物流分拣系统,其中输送装置包括靠边机,靠边机的输出端衔接有由其所要靠向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的第一输送线及反向靠边机,第一输送线包括并行的定向输送线和位于定向输送线和反向靠边机之间的偏转轮/球输送线,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衔接,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均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并行识别装置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一输送线上是否存在并行包裹以控制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工作。本方案通过并行识别装置来识别是否具有并行包裹来调整定向输送机和偏转轮/球输送线的供状态,使包裹逐一由输出,有效提高可靠性,且提供了具体的实现结构,易于实现。
Batch parcel one by one conveying device, its parcel conveying method and logistics sor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包裹输送方法及物流分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包裹输送方法及物流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近些年,物流行业随着电商的高速快速崛起和普及得到蓬勃发展,物流分拣业务也在逐年连续增长。传统的分拣业务流程通常是将混合包裹集中运输到分拣场地,由人工进行卸车处理,然后或通过皮带机进行矩阵分拣,或通过交叉带分拣机进行分拣。矩阵分拣入口必须将包裹逐一卸车摆放,传统的卸车环节需要大量人工按要求逐一卸车摆放包裹,对包裹卸车摆放的间距要求较高,导致卸车环节速度慢,耗时长,既降低了包裹和车辆的流转速度,又浪费了时间和人工。自动供件系统虽然能有效提升了交叉带分拣机的供件效率,但是在卸车环节同样有着严格的摆放要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对包裹卸车后进行预处理。因此,如何将批量的包裹逐一进行输送的设备成为各大物流设备企业竞相研发的重点,例如申请号为201811451447.5所揭示的实现包裹单件分离的方法,其公开了通过归中滚筒输送机使包裹靠边输送至窄带输送机,再由窄带输送机输送到分离滚筒输送机进行二次分离,包裹归外滚筒输送机将无法进入到窄带输送机的包裹靠向滑槽输送。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1.由于包裹有大有小,为了保证能够适应绝大多数尺寸的包裹,窄带输送机往往会设置为足够的宽度,因此,在实际输送时,经常会出现两个相对较小的包裹同时进入到所述窄带输送机上并行进行输送的问题,此时,就无法保证包裹逐一输出到分离滚筒输送机中,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2.上述方案中对于通过分离滚筒输送机实现二次分离仅仅是一种预设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并没有提供出具体地实现方案,例如,没有给出通过什么样的结构来实现分离,如何确定是否需要分离等,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是难以通过申请文件记载的内容来实现单件输出。3.这种结构中,由于窄带输送机的宽度有限,能够通过的包裹体积只能是适中,一旦有尺寸明显大于窄带输送机的输送面宽度的包裹就无法通过窄带输送机进行输送,因此影响了整个分离设备所适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包裹输送方法及物流分拣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包括靠边机,所述靠边机的输出端衔接有由其所要靠向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的第一输送线及反向靠边机,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并行的定向输送线和位于所述定向输送线和反向靠边机之间的偏转轮/球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均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并行识别装置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一输送线上是否存在并行包裹以控制所述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工作。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靠边机所要靠向的一侧设置有一组轴线与所述靠边机的输送面垂直的缓冲滚轮。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定向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排支撑球或轮。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并行识别装置是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图像采集装置、激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并行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前半部分或中部。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反向靠边机的外侧并排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反向靠边机的两侧具有高度差,其第一侧的输送面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面的下方,其第二侧的输送面与所述第三输送线的输送面匹配,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与第三输送线的输出端衔接,且其上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下料辊筒,所述下料辊筒由动力源驱动。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下料辊筒为内置电机辊筒,其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向输出端延伸不超过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至少两段,且输送速度递增。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回流线衔接,回流线的输出端与上包线衔接,所述上包线向所述靠边机输送包裹。物流分拣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的包裹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包裹进入到靠边机并随靠边机靠向第一输送线所在侧及向第一输送线移动;S2,进入到第一输送线的包裹输送经过并行识别装置确认是否有并行包裹;S3,如存在并行包裹,偏转轮/球输送线变向将其上的包裹向反向靠边机侧输出至反向靠边机上后复位;S4,如不存在并行包裹,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保持相同的方向和输送速度进行输送;S5,所述第一输送线上靠近外侧的包裹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继续输送;S6,未进入到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包裹进入到所述反向靠边机靠向相反侧。优选的,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的分离方法还包括S7步骤,其包括S71,确定第一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上是否架设有大包裹及第一输送线上是否存在与大包裹并行包裹;S72,如确定没有大包裹,则控制下料辊筒保持转动以向第二输送线外侧下料;S73,如确定有大包裹且无与其并行包裹,则控制下料辊筒在大包裹移动至第二输送线时停止,且在大包裹移出到下料辊筒远端外时,下料辊筒恢复转动下料;S74,如确定有大包裹且有与其并行包裹,则控制下料辊筒保持转动以向第二输送线外侧下料。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通过使第一输送线分为并行的定向输送机和偏转轮/球输送线,并使定向输送线靠外,偏转轮/球输送线靠内,结合并行识别装置来识别是否具有并行包裹,当有并行包裹时,调整所述偏转轮/球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或调整定向输送机和偏转轮/球输送线的输送速度及启停状态,从而可以通过多种调节方式使包裹逐一由第一输送线输出到第二输送线上,有效的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并且提供了具体的实现结构,且易于实现。采用偏转轮/球输送线,可以分区域控制不同的偏转轮/球,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并行包裹前后包裹的输送影响,保证输送的稳定性、有效性。本方案的靠边机所靠向一侧边有缓冲滚轮,有效的降低了包裹靠边时的碰撞,提高了包裹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包裹与靠边机侧边摩擦的阻力,改善了输送的顺畅性。本方案在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之间增加支撑球或轮,即可以有效的对包裹提供支撑,不影响正常的输送,同时,在有并行包裹时,也可以减小定向输送线和偏转轮/球输送线不同的输送方向和输送速度对它们上方各自包裹输送的影响,减小干扰。本方案的结构中,增加了与反向靠边机并行的第三输送线,可以有效地增加输送面积,从而当靠边机上的包裹为大件时,可以架设在第一、第三输送线上进行输送,而当靠边机输入的包裹为小货物时可以单独从第一输送机上进行输送,有效的满足了大件与小件均可使用的要求,并且在大件输送到所述单件输送线上时,由于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边机(1),所述靠边机(1)的输出端衔接有由其所要靠向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的第一输送线(2)及反向靠边机(3),所述第一输送线(2)包括并行的定向输送线(21)和位于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反向靠边机(3)之间的偏转轮/球输送线(22),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线(4)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调整输送线均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并行识别装置(5)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一输送线(2)上是否存在并行包裹以控制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偏转轮/球输送线(22)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边机(1),所述靠边机(1)的输出端衔接有由其所要靠向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的第一输送线(2)及反向靠边机(3),所述第一输送线(2)包括并行的定向输送线(21)和位于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反向靠边机(3)之间的偏转轮/球输送线(22),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线(4)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调整输送线均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并行识别装置(5)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一输送线(2)上是否存在并行包裹以控制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偏转轮/球输送线(22)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边机(1)所要靠向的一侧设置有一组轴线与所述靠边机的输送面垂直的缓冲滚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输送线(21)和偏转轮/球输送线(22)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排支撑球或轮(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识别装置(5)是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图像采集装置、激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识别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前半部分或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靠边机(3)的外侧并排设置有第三输送线(6),所述反向靠边机(3)的两侧具有高度差,其第一侧的输送面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输送面的下方,其第二侧的输送面与所述第三输送线(6)的输送面匹配,所述第二输送线(4)的输入端与第三输送线(6)的输出端衔接,且其上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线(4)的一侧设置有下料辊筒(7),所述下料辊筒(7)由动力源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批量包裹逐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辊筒(7)为内置电机辊筒,其从所述第二输送线(6)的输入端向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熙,张书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峰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