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68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夹具,其包括:与机床连接的中空设置的外部固定组件、贯穿外部固定组件内腔设置并能在该内腔中进行轴向活动的活动组件和套设在活动组件顶部的双锥涨套;活动组件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拉杆和螺纹拉套组件,外部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锥柱,贯穿并伸出于锥柱外的拉杆顶部外径向上逐渐扩大,双锥涨套的中孔上部侧壁与拉杆顶部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双锥涨套的中孔下部侧壁与锥柱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拉杆带动双锥涨套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双锥涨套在拉杆顶部侧壁和锥柱侧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径向扩张实现对电机壳的固定或发生径向收缩释放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夹具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夹持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A kind of clamp for moto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壳夹具。
技术介绍
当前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电机机壳铸造设备驱动力由石化燃料向电力的转变,电机作为实现电能转换及能量传递的一种装置,在能量形式的转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机机壳是电机中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特点是薄壁铸钢件,加工工序多,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变形,需进行多次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电机壳体加工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机车电机的性能。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对电机壳工装夹具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壳工装夹具不仅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不高,并且难以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电机壳,应用范围小。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适用范围广的电机壳夹具,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壳夹具,其包括与机床连接的中空设置的外部固定组件、贯穿外部固定组件内腔设置并能在该内腔中具有轴向活动范围的活动组件和套设在活动组件顶部的双锥涨套;活动组件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拉杆和螺纹拉套组件,其中,外部固定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床连接的中空设置的外部固定组件、贯穿外部固定组件内腔设置并能在该内腔中进行轴向移动的活动组件和套设在活动组件顶部的双锥涨套(1);/n活动组件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拉杆(2)和螺纹拉套组件,其中,外部固定组件的顶部中央向上设置有外径向上逐渐缩小的锥柱(51),拉杆(2)贯穿并伸出于锥柱外的顶部(21)外径向上逐渐扩大,双锥涨套(1)的中孔上部侧壁与拉杆顶部(2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双锥涨套(1)的中孔下部侧壁与锥柱(5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n在轴向外力驱动作用下,拉杆带动双锥涨套(1)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双锥涨套(1)在拉杆顶部(21)侧壁和锥柱(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床连接的中空设置的外部固定组件、贯穿外部固定组件内腔设置并能在该内腔中进行轴向移动的活动组件和套设在活动组件顶部的双锥涨套(1);
活动组件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拉杆(2)和螺纹拉套组件,其中,外部固定组件的顶部中央向上设置有外径向上逐渐缩小的锥柱(51),拉杆(2)贯穿并伸出于锥柱外的顶部(21)外径向上逐渐扩大,双锥涨套(1)的中孔上部侧壁与拉杆顶部(2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双锥涨套(1)的中孔下部侧壁与锥柱(5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
在轴向外力驱动作用下,拉杆带动双锥涨套(1)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双锥涨套(1)在拉杆顶部(21)侧壁和锥柱(51)侧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径向扩张实现对电机壳的固定或发生径向回缩释放电机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夹具,其特征在于,螺纹拉套组件为一件或由至少两件上下螺接的螺纹拉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夹具,其特征在于,外部固定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以下部件:用于支撑电机壳的支撑盘(11)、顶面向上延伸出锥柱的锥度本体(5)和法兰盘(7),支撑盘(11)与法兰盘(7)之间直接连接或者支撑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体座(6)与法兰盘间接连接,锥度本体(5)沿中心轴设置供拉杆(2)贯穿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壳夹具,其特征在于,螺纹拉套组件为一件螺纹拉套(8),支撑盘(11)与法兰盘(7)之间通过一个连接体座(6)进行固连,连接体座(6)的中部设置供螺纹拉套(8)下部贯穿的通孔,连接体座(6)顶面设置与所述通孔同轴连通的二级台阶孔;锥度本体(5)的底部嵌入第一级台阶孔中,第二级台阶孔与锥度本体底面凹槽围成活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传立尚周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涵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