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6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座,具体涉及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包括底板、收纳槽和定位柱,所述收纳槽呈圆筒形且槽口朝上,所述收纳槽设置于底板的上板面的一端,底板上板面的另一端用于放置增重块,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收纳槽内,以使得Co‑60棒束在解体为单棒时,能快速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A fixed base for underwater Co-60 rod bundle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底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
技术介绍
为实现医用Co-60放射源国产化,本公司使用秦山三期核电重水反应堆生产的医用Co-60棒束组件为原材料,根据Co-60棒束组件生产工艺,需在水井内将棒束解体为单棒,用以进行下一步生产工艺。而在水井内对棒束进行解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固定底座对棒束进行固定,现有专利中也公开了很多种类型的固定底座或工装底座,例如申请号为20181080301603的专利技术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底座,其中设置有定位柱、支撑柱能结构,但是这种底座并不能用于棒束的固定。并且,不仅是该申请文件中的底座不能用于水下棒束固定,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水下棒束解体用的固定底座,使棒束的固定十分不方便,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的固定底座来使棒束在解体为单棒是能稳定的固定,并且使棒束的固定十分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以使得Co-60棒束在解体为单棒时,能快速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底座上。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包括底板、收纳槽和定位柱,所述收纳槽呈圆筒形且槽口朝上,所述收纳槽设置于底板的上板面的一端,底板上板面的另一端用于放置增重块,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收纳槽内。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定位柱设置为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收纳槽内,两个所述的定位柱沿收纳槽的直径对称分布;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定位柱包括竖向设置的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板面相连,所述圆柱部的上端与所述圆台部的圆面积较大的一侧相连。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圆柱部的高度为10mm,圆台部的高度为5mm,所述圆柱部的直径为4mm,所述圆台部圆面积较大的一侧的直径为4mm,圆面积较小的一侧的直径为1mm。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收纳槽上端的槽壁从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两个所述的定位柱之间中心轴线的距离为24.95-25.05mm。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底板呈长方体形,所述底板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80mm、高度为10mm,所述收纳槽的外径为70mm,且所述收纳槽的圆心位于底板上板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两个所述的定位柱的圆心均设置在底板上板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将底板放置在水井操作台面上,通过在底板的上板面放置增重块以使底板能稳定放置,然后通过收纳槽对棒束的下端进行固定,在将棒束放置于收纳槽内后,通过转动棒束,使棒束底部的连接孔与定位柱相配合,便可实现棒束的稳定放置和快速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利于棒束的稳定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主视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的俯视图。图标:101-底板,102-收纳槽,103-定位柱,104-圆柱部,105-圆台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包括底板101、收纳槽102和定位柱103,收纳槽102呈圆筒形且槽口朝上,底板101呈长方体形,收纳槽102设置于底板101的上板面的一端,底板101上板面的另一端用于放置增重块,定位柱103设置为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收纳槽102内,两个定位柱103沿收纳槽102的直径对称分布,其中,定位柱103包括竖向设置的圆柱部104和圆台部105,圆柱部104的下端与底板101的上板面相连,圆柱部104的上端与圆台部105的圆面积较大的一侧相连,圆柱部104的高度为10mm,圆台部105的高度为5mm,圆柱部104的直径为4mm,圆台部105圆面积较大的一侧的直径为4mm,圆面积较小的一侧的直径为1mm,收纳槽102上端的槽壁从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两个定位柱103之间中心轴线的距离为24.95-25.05mm,底板101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80mm、高度为10mm,收纳槽102的外径为70mm,且收纳槽102的圆心位于底板101上板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两个的定位柱103的圆心均设置在底板101上板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将底板101放置在水井操作台面上,即是使底板101的下板面与水井操作台面相连,进而实现底板101位置的初步固定。收纳槽102用于存放Co-60棒束,两个定位柱103用于与Co-60棒束下端的两个连接孔配合,实现Co-60棒束在收纳槽102内的稳定放置,定位柱103设置为两个并且沿收纳槽102的某一条直径对称分布,进而实现与棒束下端连接孔的准确配合。具体的放置方法为:先将底板101放置在水井操作台面上,通过在底板101的上板面放置增重块以使底板101能稳定放置,然后通过长柄夹具将棒束的下端放置于收纳槽102内,通过收纳槽102对棒束的下端进行固定,在将棒束放置于收纳槽102内后,通过转动长柄夹具来带动棒束进行转动,使棒束底部的连接孔与定位柱103相配合,便可实现棒束的稳定放置和快速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利于棒束的稳定固定。将收纳槽102设置在底板101上板面的一端的目的在于可以在底板101的另一端预留出放置区域,在放置区域上放置增重块,可以是底板101的放置更加稳定,对底板101起到配重的效果,并且在将棒束放置到收纳槽102内时,还可以更好的起到平衡的效果,进而使棒束的放置更加稳定。定位柱103的圆柱部104和圆台部105相配合共同起到定位的效果,圆柱部104和圆台部105可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欧冠,圆柱部104和圆台部105也可以是可拆卸相连的,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收纳槽(102)和定位柱(103),所述收纳槽(102)呈圆筒形且槽口朝上,所述收纳槽(102)设置于底板(101)的上板面的一端,底板(101)上板面的另一端用于放置增重块,所述定位柱(103)设置于收纳槽(10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收纳槽(102)和定位柱(103),所述收纳槽(102)呈圆筒形且槽口朝上,所述收纳槽(102)设置于底板(101)的上板面的一端,底板(101)上板面的另一端用于放置增重块,所述定位柱(103)设置于收纳槽(1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03)设置为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收纳槽(102)内,两个所述的定位柱(103)沿收纳槽(102)的直径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03)包括竖向设置的圆柱部(104)和圆台部(105),所述圆柱部(10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01)的上板面相连,所述圆柱部(104)的上端与所述圆台部(105)的圆面积较大的一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Co-60棒束解体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104)的高度为10mm,圆台部(105)的高度为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波张双明徐强田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