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发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2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至少一个连接单元和线缆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各自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点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外部包覆有第一注塑层,并且所述线缆单元设置有第二连接点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注塑层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点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第一连接点、第二电接点进行低压注塑封装,对第一连接点、第二电接点外侧密封包覆,防水性强,安全稳定,加热膜单元故障点少,检修方便,满足加热产品在铺装过程中的需求,减少安全隐患,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可定制线缆单元长度,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Graphene heat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发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发热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对于采暖产品地面铺装需求逐渐增多,提倡使用电力清洁能源采暖。但现在地面加热产品在接线过程中,存在连接线不够长需要接线,防水连接快插防水性差,容易出现问题,连接点检修需要地面破坏,大型工程不允许地面接线等问题。石墨烯加热膜具有柔性强、硬度强、高导电导热、电热转化率接近100%等优异性能,逐渐应用于地面加热产品。因此,针对现有石墨烯发热组件在铺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成为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保证连接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防水性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至少一个连接单元和线缆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各自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点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外部包覆有第一注塑层,并且所述线缆单元设置有第二连接点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电连接。第一注塑层保证第一连接点密封防水,减少安全隐患。优选的,该石墨烯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注塑层,所述第二注塑层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点外部,第二注塑层保证第二连接点密封防水,减少安全隐患。优选的,所述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选自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优选的,为了减少故障点,所述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包括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和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在同一侧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点以与所述连接单元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点以与所述连接单元电连接。优选的,为了便于平衡支撑第一拼凑加热单元与第二拼凑加热单元,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和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各自还包括第三注塑层,所述第三注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或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的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设置于房屋地板下,而所述线缆单元和所述第二注塑层设置于房屋墙面上,便于对该线状发热电缆防水连接组件进行检修。优选的,为了进一步保护第二注塑层,该石墨烯发热组件还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设置于所述第二注塑层外侧。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包括一个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和两个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在第一连接点、第二电接点进行低压注塑封装,实现第一连接点、第二电接点外侧密封包覆,防水性强,安全稳定,加热膜单元故障点少,检修方便,不需要破坏地面进行检修,满足加热产品在铺装过程中的需求,减少安全隐患,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可定制线缆单元长度,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适用于家庭地暖、工程采暖、大棚、养殖、道路融雪等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A-A剖视图;图5为图1中D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三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三个连接单元2、第一注塑层4、线缆单元5、第二注塑层7、第三注塑层8、连接盒9。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进行组合。本实施例中三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具体包括一个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0和两个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3。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包括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0和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3。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0包括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2,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1与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2在同一侧分别与一个连接单元2的两个分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形成两个第一连接点3,两个第一连接点3分别位于第一拼凑加热单元11与第二拼凑加热单元12同一侧的不同端部,连接单元2的两个分支为串联。两组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3分别与两个连接单元2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形成两个第一连接点3,以与连接单元2电连接。如图3-4所示,在第一连接点3外侧进行低压注塑封装,低压成型工艺以2-20bar的注塑压力将封装材料注入模具并于5~50秒内固化成型,以达到绝缘、耐温、抗冲击、减振、防潮、防水、防尘、耐化学腐蚀等功效。具体为在第一连接点3外侧套入注塑模具,利用低压注胶机将封装材料注入注塑模具中,待冷却固化后取掉注塑模具形成第一注塑层4,第一注塑层4密封包覆于第一连接点3外侧,防水性强。第三注塑层8设置于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1或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2的与第一连接点3相对的一侧,以稳定支撑拼凑加热单元。如图5-6所示,线缆单元5一端与三个连接单元2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点6,第二注塑层7采用低压注塑封装包覆于第二连接点6外部。具体为在第二连接点6外侧套入注塑模具,利用低压注胶机将封装材料注入注塑模具中,待冷却固化后取掉注塑模具形成第二注塑层7,第二注塑层7密封包覆于第二连接点6外侧,防水性强。根据工程需要,三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设置于房屋地板下,而线缆单元5和第二注塑层7设置于房屋墙面上,检修时可直接在墙面进行检修,不用对地面进行破坏后检修,省时省力,经济效益好。连接盒9设置于第二注塑层7外侧,进一步保护第二注塑层7。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石墨烯发热组件安全稳定,密封防水性好,检修方便,满足加热产品在铺装过程中的需求。(2)解决了地面接线,防水连接快插容易出现问题,检修需要破坏地面等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3)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可定制线缆长度,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4)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家庭地暖、工程采暖、大棚、养殖、道路融雪等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和线缆单元(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各自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点(3)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3)外部包覆有第一注塑层(4),并且所述线缆单元(5)设置有第二连接点(6)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和线缆单元(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各自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点(3)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3)外部包覆有第一注塑层(4),并且所述线缆单元(5)设置有第二连接点(6)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注塑层(7),所述第二注塑层(7)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点(6)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选自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0)、整体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3)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凑式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0)包括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2),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1)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膜单元(12)在同一侧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点(3)以与所述连接单元(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军
申请(专利权)人:牛墨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