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包括外壳、导电铜环和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线路板上通过贴片不同放大倍数的场效应管FET,使对应焊盘输出不同的灵敏度;线路板上多个相同的FET可以根据要求分别耦接不同的抗干扰、抗静电、滤波等电路。可根据线路板及驻极体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的尺寸,贴片多个FET管芯,只需采用一个此传声器在选择开关的控制下进行灵敏度转换即可,用户在定型产品灵敏度、电路时,方便用户试验时选取,大大减少了打样试制、试验时间。
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 with selective sensi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
本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人机交流的拓新、智能家居的不断拓展,各类智能设备中用来接收人语及声音的电声产品传声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因体积小、稳定性高成了目前传声器的首选。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传声器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常规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制成后,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固定的灵敏度、不同配套应用传声器内部需要配置不同的单一滤波电路,如需要调整灵敏度只能是通过用户成品的后级放大电路调整进行,如需要不同的滤波电路就必须重新设计不同的传声器(现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在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内置滤波、抗干扰、抗静电电路元件,例如:电视用传声器、监控用传声器、电话用传声器、会议系统用传声器滤波电路均不相同),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单一的线路板设计和制作,做好的产品只能用于单一产品领域。假如某一产品需要根据拾音的距离变化配置不同灵敏度的传声器,在目前情况下需要采用多个不同灵敏度的传声器通过选择开关来实现、或需要调节后级输出放大声音来实现;那么面临的问题就是:多个传声器没有太多地方放置空间、后级放大后本体噪音和失真度也随之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克服了现有单一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存在的缺陷,采用本技术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后,实现了同一只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可以有多个灵敏度和多个配套电路的输出,只需采用一个传声器在选择开关的控制下进行灵敏度转换即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包括外壳、导电铜环和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线路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型号不同或/和滤波电路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型号相同或/和滤波电路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场效应管FET在此选择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导电铜环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外壳接负极。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压敏电阻V,电阻R1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压敏电阻V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V的另一端接负极。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与电容C2,电阻R1取值为0,电阻R1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负极。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电阻R3与电容C3组成的L型滤波电路,电阻R2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3的另一端接负极。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电阻R3、电容C4与电容C5组成的π型滤波电路,电阻R3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负极。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容C6与电容C7、压敏电阻V组成抗静电的π型滤波电路,电阻R4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容C7的一端、压敏电阻V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V的另一端接负极。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线路板上通过贴片不同放大倍数的场效应管FET,使对应焊盘输出不同的灵敏度。线路板上多个相同的FET可以根据要求分别耦接不同的抗干扰、抗静电、滤波等电路。可根据线路板及驻极体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的尺寸,贴片多个FET管芯,即不同灵敏度的电路。只需采用一个此传声器在选择开关的控制下进行灵敏度转换即可。根据不同的FET型号、放大输出数集一体的单个产品上,方便用户任意灵敏度的选取;用户在定型产品灵敏度、电路时,方便用户试验时选取,大大减少了打样试制、试验时间。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的放大倍数场效应管及滤波电路的电路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放大倍数场效应管及滤波电路的电路图;图中,1-外壳,2-拾音孔,3-防尘网,4-振膜,5-绝缘垫片,6-背极板,7-绝缘塑环,8-导电铜环,9-线路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以无线监控安全摄像装置为例,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部设有拾音孔2,拾音孔2的外侧设有防尘网3,外壳1内设置有振膜4、绝缘垫片5、背极板6、绝缘塑环7和导电铜环8,外壳1的底部设有线路板组件9,背极板6、导电铜环8与振膜4构成平行板电容器,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为传统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结构,其结构本身不是本技术的创新点。如图2所示,线路板组件9包括至少两个场效应管FET,每个场效应管FET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场效应管FET在此选择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本例中,以线路板组件9上设置四个场效应管FET及相应的滤波电路为例进行说明,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的尺寸为φ9.7*4.5mm,在线路板组件9上设置四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四个场效应管及滤波电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处是完全相同的,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只是为了容易描述。以场效应管FET1及相应的滤波电路进行说明,其余三个场效应管FET1及其滤波电路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不再详细说明,场效应管FET1的栅极分别与导电铜环8连接,场效应管FET1的源极、外壳1接负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压敏电阻V,电阻R1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压敏电阻V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V的另一端接负极。还包括可使用外设选择开关,选择开关的动触片可选择性连接输出端,即电阻R1的另一角,该选择开关置于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外,为减小传声器本体的体积,使用时通过其相应的焊点焊接即可。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滤波电路可以使用电阻R1、电容C1与电容C2组成普通滤波电路,电阻R1取值为0,用于手机等通信类传声器。也可以使用电阻R1与电容C2,组成L型滤波电路,用于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类传声器。也可以使用电阻R1、电容C1与电容C2,组成π型滤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 包括外壳(1)、导电铜环(8)和线路板组件(9),其特征在于:线路板组件(9)包括至少两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包括外壳(1)、导电铜环(8)和线路板组件(9),其特征在于:线路板组件(9)包括至少两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分别耦接有一个滤波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型号不同或/和滤波电路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型号相同或/和滤波电路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FET在此选择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导电铜环(8)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外壳(1)接负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选择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压敏电阻V,电阻R1的一端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压敏电阻V的一端和输出端Term,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V的另一端接负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信,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平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