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及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58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及机床,属于机加工领域。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调整座、调整杆和密封片,调整座内部设置有密封腔,调整杆位于密封腔内部,调整杆第一端与机床底架相连接,调整杆第二端位于密封腔内;密封片中心设置有与调整杆相配合的圆孔,密封片设置在调整座上,用于密封密封腔;调整座还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与密封腔连接,用于控制排气孔与密封腔连通或不连通。通过调节密封腔内的压强,调节调整杆顶出的距离,即可对机床平衡进行调节。

A kind of machine tool balance adjustment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及机床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及机床。
技术介绍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在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零件更多地应用在高速、高温等极端条件下,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日益提高,这也对机床的支撑平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无法保证机床的高度平衡和稳定,必然会严重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使高精度的加工机械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加工效果,而单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成本极高,只有综合把控生产环境才能有效提高机床生产效果,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因此,如何实现机床平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如何实现机床平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及机床。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调整座、调整杆和密封片,所述调整座内部设置有密封腔,所述调整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部,所述调整杆第一端与机床底架相连接,所述调整杆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片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调整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密封片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用于密封所述密封腔;所述调整座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或不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设置有调整座、调整杆和密封片,在调整座上设置排气孔,通过向排气孔中压入空气,空气进入调整座内设置的密封腔,密封腔内的压强升高,将密封腔内的调整杆顶出,通过调节调整杆顶出的距离,即可对机床平衡进行调节。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片的圆孔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在调整杆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可以更精准地调节调整杆的顶出距离;同时在密封片的圆孔内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杆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片的圆孔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整杆第二端为光杆。和上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对调整杆外表面不做整体的外螺纹设计,而是在调整杆第一端设置外螺纹,第二端不做处理即为光杆形式,如此,节省了调整杆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调整座为圆台型。将调整座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台型,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调整座下端,且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密封腔的一端为排气孔第一端,所述排气孔通向大气端为排气孔第二端,所述排气孔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排气孔的气塞。在排气孔第二端设置气塞,用于堵住排气孔,从而保证密封腔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机床工作面的平衡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座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气塞,所述气塞与所述排气孔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气塞一端连接有连接件,对气塞和排气孔做可拆卸连接,便于控制排气孔的通断。另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床,所述机床包括底架和上述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所述底架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调整杆相配合的固定孔。本技术的机床,其底架下方通过设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大气压强,实现对机床工作面平衡性的调节。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杆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孔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机床的固定孔内设置和调整杆第一端面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以更好地控制调整杆的顶出距离,调节机床的工作平面的平稳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孔共四个,所述四个固定孔分别等距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四个边角下方,所述固定孔下方均设置有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在机床底架的四个角上等距设置四个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可简单方便的调节机床工作平面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定本方案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方案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方案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方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方案。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单向进气塞去掉密封片后的立体图。图中:1、调整座;2、密封腔;2、调整杆;31、调整杆第一端面;32、调整杆第二端面;4、密封片;5、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在本文的说明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图1为该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调整座1、调整杆3和密封片4,调整座1内部设置有密封腔2,调整杆3位于密封腔2内部,调整杆第一端31与机床底架相连接,调整杆第二端32位于密封腔2内;密封片4中心设置有与调整杆3相配合的圆孔,密封片4设置在调整座1上,用于密封密封腔2;调整座1还设置有排气孔5,排气孔5与密封腔2连接,用于控制排气孔5与密封腔2连通或不连通。使用时,通过向排气孔5内压入气压,利用大气压强可以将调整杆3向上顶起一定距离,通过控制压入气压的多少,可控制调整杆3向上顶出的距离,进而可以通过该机床平衡调节装置调节机床工作平面的平整度。为了更好、更精准的控制调整杆3的顶出距离,可以在调整杆3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同时在密封片4的圆孔内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腔2的密封性。图2为本技术新型机床平衡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在调整杆3的第一端31设置外螺纹,调整杆第二端32则设计为光杆形式,因为调整杆第二端32悬浮位于密封腔2内,其外表面有无外螺纹对实现调整杆3的顶出距离并无影响,将调整杆第二端设计成光杆形式,既节省了调整杆的加工时间,也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调整座、调整杆和密封片,所述调整座内部设置有密封腔,所述调整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部,所述调整杆第一端与机床底架相连接,所述调整杆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片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调整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密封片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用于密封所述密封腔;所述调整座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或不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调整座、调整杆和密封片,所述调整座内部设置有密封腔,所述调整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部,所述调整杆第一端与机床底架相连接,所述调整杆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片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调整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密封片设置在所述调整座上,用于密封所述密封腔;所述调整座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或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片的圆孔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片的圆孔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整杆第二端为光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床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为圆台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床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津野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