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49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操作台、一排由多个间隔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且供F角钢材放置的定位座组成的定位模块以及两组均安装于操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两侧用于固定焊接板的固定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固定模块以及定位模块的固定功能,从而来保证焊接时的效率以及焊接的效果。

A fixing device for welding f angle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固定
,特别涉及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角钢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对角钢不同部位的焊接会形成各种形式的角钢,例如:“工型角钢”、“L角钢”以及“F角钢”等等;其中,F角钢则是在原料钢材(也可以称F角钢材)上焊接辅料钢材(也可以称焊接板),如今焊接的全程工作均有人工完成,即:清理物料、定位物料以及焊接等,并且,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在焊接的过程中还要掌控物料之间的固定、定位等效果,因此,存在焊接效率较低且焊接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操作台、一排由多个间隔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且供F角钢材放置的定位座组成的定位模块以及两组均安装于操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两侧用于固定焊接板的固定模块。优选为:各定位座均包括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定位座本体、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上的第一凹腔、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凹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凹腔、设于第一凹腔的腔壁上且用于连通其与第二凹腔的铰接口、通过减震弹簧组与第一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自露出第一凹腔外的支撑块、与铰接口内壁转动连接的施力模块以及设于第二凹腔内且通过施力模块控制其露出第二凹腔并用于调整F角钢材的定位块。优选为:所述减震弹簧组包括若干个以“弓形”且围绕第一凹腔腔底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减震弹簧,各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施力模块包括转动连接于各铰接口的铰接轴、固定连接于铰接轴外侧壁与支撑块底部中心处的L形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铰接轴外侧壁且位于第二凹腔内的摇摆轴,所述摇摆轴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块包括与第二凹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且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第一定位块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本体顶部且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二定位块本体,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的上底与第二定位块本体的下底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的底部与支撑板底部接触。优选为:各组固定模块均包括多个分别间隔设于所述定位座本体一侧且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其向操作台中心靠近的L形定位板以及安装于各L形定位板顶部且用于固定焊接板的固定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L形定位板上且输出端朝上的第二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输出端且通过其控制升降的第一升降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板任意侧且垂直向L形定位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升降板、固定安装于L形定位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气缸间隔设置并位于L形定位板靠近操作台中心一侧的铰接座以及与铰接座铰接且一端与第二升降板固定连接并通过另一端对焊接板固定的固定部分。优选为:所述铰接座包括两根均与L形定位板固定连接且间隔设置的铰接基板;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基板之间的第一圆柱销、两个间隔固定连接于该第一圆柱销外侧壁固定连接且靠近第二升降板的连接块和远离第二升降板的固定块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板上的短轴,所述短轴远离第二升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靠近连接块的一侧凹陷设有供所述连接块自由端活动的驱动腔,且连接块的两侧均通过第二圆柱销与驱动腔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一圆柱销的一端底部设有供夹持焊接板的缺口。优选为:所述定位座本体两侧的各第一气缸均相互错位设置,且各定位座本体两侧的第一气缸均与各定位座本体错位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定位模块和固定模块可以对F角钢材进行固定,并且将焊接板与F角钢固定,在焊接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参与对物料的固定,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固定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焊接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的C-C剖视图;图6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7为图2中的C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固定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操作台10、一排由多个间隔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0上且供F角钢材5放置的定位座20组成的定位模块2以及两组均安装于操作台10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2两侧用于固定焊接板6的固定模块3。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定位座20均包括与操作台10固定连接的定位座本体200、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200支撑端面上的第一凹腔201、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200支撑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凹腔201间隔设置的第二凹腔202、设于第一凹腔201的腔壁上且用于连通其与第二凹腔202的铰接口203、通过减震弹簧组204与第一凹腔201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自露出第一凹腔201外的支撑块205、与铰接口203内壁转动连接的施力模块206以及设于第二凹腔202内且通过施力模块206控制其露出第二凹腔202并用于调整F角钢材的定位块207。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弹簧组204包括若干个以“弓形”且围绕第一凹腔201腔底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减震弹簧2040,各减震弹簧2040的一端与第一凹腔201的腔底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块205固定连接;所述施力模块206包括转动连接于各铰接口203的铰接轴2060、固定连接于铰接轴2060外侧壁与支撑块205底部中心处的L形连接轴2061以及固定连接于铰接轴2061外侧壁且位于第二凹腔202内的摇摆轴2062,所述摇摆轴2062远离铰接轴20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4,所述定位块207包括与第二凹腔202的腔壁滑动连接且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第一定位块本体207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本体2071顶部且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二定位块本体2072,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2071的上底与第二定位块本体2072的下底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2071的底部与支撑板2064底部接触。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操作台、一排由多个间隔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且供F角钢材放置的定位座组成的定位模块以及两组均安装于操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两侧用于固定焊接板的固定模块;各定位座均包括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定位座本体、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上的第一凹腔、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凹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凹腔、设于第一凹腔的腔壁上且用于连通其与第二凹腔的铰接口、通过减震弹簧组与第一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自露出第一凹腔外的支撑块、与铰接口内壁转动连接的施力模块以及设于第二凹腔内且通过施力模块控制其露出第二凹腔并用于调整F角钢材的定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操作台、一排由多个间隔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且供F角钢材放置的定位座组成的定位模块以及两组均安装于操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两侧用于固定焊接板的固定模块;各定位座均包括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定位座本体、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上的第一凹腔、凹陷设于定位座本体支撑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凹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凹腔、设于第一凹腔的腔壁上且用于连通其与第二凹腔的铰接口、通过减震弹簧组与第一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自露出第一凹腔外的支撑块、与铰接口内壁转动连接的施力模块以及设于第二凹腔内且通过施力模块控制其露出第二凹腔并用于调整F角钢材的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角钢焊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组包括若干个以“弓形”且围绕第一凹腔腔底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减震弹簧,各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施力模块包括转动连接于各铰接口的铰接轴、固定连接于铰接轴外侧壁与支撑块底部中心处的L形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铰接轴外侧壁且位于第二凹腔内的摇摆轴,所述摇摆轴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块包括与第二凹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且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的第一定位块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本体顶部且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二定位块本体,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的上底与第二定位块本体的下底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块本体的底部与支撑板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F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芳张晓惠俞建平朱晨王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不老神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