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馈通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2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馈通保护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馈通容易发生短路、安全性低、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包括:外保护套和绝缘内保护套;其中,所述内保护套包括电馈通凹槽、电极保护延长端、隔板和热偶通孔;所述外保护套包括形状贴合所述内保护套的内保护套槽和贴合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的电极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外保护套和内保护套,内保护套无需直接接触电极,同时使用内保护套隔离两电极,避免两电极接触短路、提高电路安全性,并可防止电极受碰撞损坏,延长装置寿命;通过固定环、螺钉等结构连接,外保护套套嵌安装在内保护套中,安装拆卸方便,装置成本低廉。

A kind of feed on protection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馈通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电极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馈通保护套。
技术介绍
超高温超高真空实验领域,例如蒸发源等装置,往往需要连通至真空环境的电源。然而,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装置由于不能耐高温、在超高真空环境下会发生放气等问题,不适用于超高温超高真空环境。现有技术中,此类实验中,常使用的是低蒸气压金属通过与陶瓷焊接制造的电馈通往真空环境供电。然而,现有技术中,电馈通往往使用裸露的电极,引线间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此外,电源插接过程中,电极容易受到碰撞,从而发生倾斜或断裂损坏,甚至与陶瓷焊接处损坏,然而更换成本较高,甚至需要中止实验打开真空腔体更换电馈通,严重影响实验进度。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对电馈通电极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电馈通保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电馈通保护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一种电馈通保护套,包括:外保护套和绝缘内保护套;其中,所述内保护套包括电馈通凹槽、电极保护延长端、隔板和热偶通孔;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和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馈通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套和绝缘内保护套;其中,/n所述内保护套包括电馈通凹槽、电极保护延长端、隔板和热偶通孔;/n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和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套背离所述电馈通凹槽的一侧;/n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包括连通所述电馈通凹槽的两个电极槽;/n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和所述热偶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两侧;/n所述外保护套包括形状贴合所述内保护套的内保护套槽和贴合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的电极端;/n所述内保护套可拆卸式固定至所述内保护套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馈通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套和绝缘内保护套;其中,
所述内保护套包括电馈通凹槽、电极保护延长端、隔板和热偶通孔;
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和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套背离所述电馈通凹槽的一侧;
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包括连通所述电馈通凹槽的两个电极槽;
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和所述热偶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两侧;
所述外保护套包括形状贴合所述内保护套的内保护套槽和贴合所述电极保护延长端的电极端;
所述内保护套可拆卸式固定至所述内保护套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馈通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套设置与所述内保护套相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设置于所述内保护套槽靠近所述电极端的一侧,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大于等于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嘉峰周波谢斌平卞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费勉仪器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