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1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插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所述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呈梯度设置;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直针插片;所述卡接固定部连接有卡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插座上设置直针插片,通过直针插片的第二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另外,通过直针插片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充电插座
,具体涉及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各个国家的插头各有不同,存在包括美规、英规等多种规格的插头和插座,插头的插脚也各不相同,为了在不同国家使用充电器必须携带相应国家规格的充电器,否则无法使用插座,带来极大不便。现有技术中的可更换插脚的充电器插座,其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都是通过焊接导线实现,焊接的部位容易因焊接质量不佳导致电性接触不良,使得充电的过程不稳定,而且长时间使用后焊接的部位容易脱焊,质量得不到保障。另外,现有技术中插脚与插座之间,一般是通过突起的导电弹片与插脚插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由于导电弹片与插脚插片之间仅通过外部插座与插脚之间的区域限位,易发生连接不稳定造成接触不良,充电过程电流电压不稳定,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在插座上设置直针插片,通过直针插片的第二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另外,通过直针插片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所述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呈梯度设置;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直针插片;所述卡接固定部连接有卡接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直针插片包括连接端和弧形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限位槽、L型突起部、U型突起部,所述L型突起部设置于连接端的末端,所述第一限位槽与U型突起部分别设置于连接端末端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U型突起部内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连接有导线柱,所述导线柱为金属导线柱,与现有技术中线路板的导线末端固定连接,通过将导线柱过盈设置于第二限位槽内部,即可实现直针插片与线路板的电性连通。本技术中,通过直针插片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卡块,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卡块配合连接;所述L型突起部与固定槽配合固定连接。通过此设置方式,可将直针插片的连接端固定在固定槽内,实现与连接部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件、弹簧件,所述卡接件包括按压部、弹性限位部、卡块,所述按压部设置于弹性限位部的上方,所述卡块设置于弹性限位部的一侧;所述弹簧件与弹性限位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对侧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卡扣。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固定部对称设有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限位导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弹簧件配合设置于连接槽内部。本技术中,可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沿限位导槽、连接槽伸入卡接固定部,通过卡扣固定,避免弹性限位部位移;也可以通过向卡扣施力,使得弹性限位部与卡接固定部脱离,安装方便。通过卡接组件与卡接固定部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向按压部施力,可实现卡块与插脚的对应配合位置的固定连接与分离,方便插脚的更换。本技术通过在插座上设置直针插片,通过直针插片的第二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另外,通过直针插片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固定部1、挡板部2、连接部3,所述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呈梯度设置;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直针插片4;所述卡接固定部连接有卡接组件5。进一步的,所述直针插片4包括连接端41和弧形端42,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限位槽411、L型突起部412、U型突起部413,所述L型突起部设置于连接端的末端,所述第一限位槽与U型突起部分别设置于连接端末端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U型突起部内设有第二限位槽414,所述第二限位槽连接有导线柱(未标注),所述导线柱为金属导线柱,与现有技术中线路板的导线末端固定连接,通过将导线柱过盈设置于第二限位槽内部,即可实现直针插片与线路板的电性连通。本技术中,通过直针插片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卡块32,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卡块配合连接;所述L型突起部与固定槽配合固定连接。通过此设置方式,可将直针插片的连接端固定在固定槽内,实现与连接部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卡接件51、弹簧件52,所述卡接件包括按压部511、弹性限位部512、卡块513,所述按压部设置于弹性限位部的上方,所述卡块设置于弹性限位部的一侧;所述弹簧件与弹性限位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对侧设置的第一连接杆512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之间的第二连接杆5122,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卡扣5123。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固定部对称设有限位导槽11,所述限位导槽之间设有连接槽12,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限位导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弹簧件配合设置于连接槽内部。本技术中,可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沿限位导槽、连接槽伸入卡接固定部,通过卡扣固定,避免弹性限位部位移;也可以通过向卡扣施力,使得弹性限位部与卡接固定部脱离,安装方便。通过卡接组件与卡接固定部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向按压部施力,可实现卡块与插脚的对应配合位置的固定连接与分离,方便插脚的更换。本技术通过在插座上设置直针插片,通过直针插片的第二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的导线柱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简化了插座与线路板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同时更加稳定耐用。另外,通过直针插片可以使插座与插脚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所述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呈梯度设置;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直针插片;/n所述卡接固定部连接有卡接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所述卡接固定部、挡板部、连接部呈梯度设置;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直针插片;
所述卡接固定部连接有卡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插片包括连接端和弧形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限位槽、L型突起部、U型突起部,所述L型突起部设置于连接端的末端,所述第一限位槽与U型突起部分别设置于连接端末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突起部内设有第二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连接有导线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通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良鲁忠渝王修洪瑞德
申请(专利权)人: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市锦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